多图!翼龙-10无人机成功执行海洋气象观测科研试验任务 - 海洋观察航空器

[复制链接]
) [3 L0 j( Y* a

“放飞!”随着对讲机里传来的一声指令,11月27日9时,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翼龙-10无人机腾空而起,搭载毫米波测云雷达、掩星/海反探测系统等,经过几十分钟飞行后到达任务空域,与天基、海基、岸基气象观测仪器一起,对海洋上空云系、温湿廓线分布以及海面风场等气象要素进行协同观测。

+ K4 `' _7 }2 d4 I& W

在无人机气象保障服务指挥调度平台上,技术人员看着屏幕上一组组实时传输回来的试验数据很是兴奋:“这些数据用常规气象探测手段几乎无法获取到。”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翼龙-10各系统状态良好,任务载荷工作正常,此次飞行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6 X j6 q# r* n, r/ ]9 v0 z

在本次任务中,翼龙-10无人机搭载多种气象探测载荷,涵盖了海洋气象多要素、多维度以及高分辨率的全方位探测,开创了同一无人机平台多模式应急气象协同观测的先河。该任务是继2020年翼龙-10执行我国首次无人机台风探测试验任务后的又一次技术突破,是建设以无人机为主体的空基观测体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为今后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海洋开发利用、防灾减灾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重要支撑,并为全球气象服务提供全新精准的技术手段。

0 {5 ~, U7 X- o, [/ ?- ^ z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总工程师张雪芬介绍,此次试验将在验证翼龙-10无人机平台、改进载荷的性能、观测方法、指挥系统、试验流程以及自主研制的掩星系统和太赫兹雷达的同时,为最终建立完善的无人机气象应急探测业务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4 w% j, M4 ]2 x' J

我国海岸线漫长,以台风为代表的海洋气象灾害频发,每年给沿海居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我国对台风等气象灾害的预报误差改进明显,但是现有的空基观测手段无法对其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抵近式探测,对台风等气象灾害的精细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这也是受台风(热带气旋)影响的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 @+ L7 `9 @6 c( c

利用无人机对台风直接观测是提高台风强度预报、路径预报准确率的重要手段。为此,2020年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航空工业实施开展“海燕计划”,对台风等海洋气象观测开展科研探测试验,本年度试验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开展机载气象载荷功能和性能测试。

7 l4 [9 G8 d# P5 S5 X) O

“为更好地适配多型任务载荷,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对翼龙-10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确保了飞机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此次科研试验。”翼龙-10现场指挥唐克兵说。

, a* e# E! T5 S. j" C: l2 t s

翼龙-10无人机是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高空高速无人机系统,具有航速快、飞行高度高、自主能力强、系统可靠、安全性高、部署使用便捷高效等特点,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5 F% v, }- W h( o" {) s1 `

未来,航空工业将根据国家和市场需求,聚焦关乎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服务保障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能力水平,持续输出先进航空技术,基于有/无人飞机、机载系统与服务保障融合的体系化供应能力,打造新时代航空工业整体解决方案。

0 Z3 D! @0 n. u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 |. k5 X: w. ~% B/ C

流程编辑:U016

( i4 r( s& O' x+ b) w/ A5 H+ b* R _8 |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 p4 {/ @+ j% M9 x* x$ m8 U E% h' ]' z2 ?, x/ Q 5 |3 W, w. [# E, K' j( o " k5 m$ O# T9 R( O, |; v# G) J# T H6 ?* h1 l4 u0 \! D$ k. P$ b6 Z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