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h: W* D+ X- s 2 T/ j. ~- R- I
“我现在这个年纪,
' n4 K$ w7 U) T, z( K1 e L2 W 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 E/ N6 D* I1 V0 i) x* U4 w 作者:李璐璐
( U. I8 p% F1 S) K. L O# v 近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其中,一个特殊群体引发关注——“银发知播”群体。
8 f4 [) @; l P3 R* N 他们平均年龄77岁,由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组成,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传播科学和人文知识。87岁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就是其中一位。 " T; F% E# ^! V( e% M
- S M t: e, R: P2 u, X8 D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致敬“银发知播”群体。 ( h7 X6 |* ] @: v: _ r2 D- M$ W( l" k
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
0 O% o* I) F7 G; d3 ] 2020年,他开始通过这种新形式向大家介绍深海世界,凭借丰富有趣的知识科普,受到众多年轻网友喜爱,不到半年便成为粉丝逾百万的up主。
& v+ _* T+ r6 T" `1 i 汪品先一生与大海打交道。他和妻子分居30年,曾以82岁高龄9天3次下潜南海,深达1400米,让中国海洋研究在世界扬眉吐气。 * C- F5 O" p! f2 g* N* L# @: d
. j% R: ^* _: l “我们中国人也能下潜了!” " T. M: O9 b) S6 \& j
2018年5月13日,辽阔的南海西沙海域,“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万顷波涛中轻轻晃动着,船上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 ) ]. Q+ S3 k1 A$ E6 c/ u# h* h
下午5点多,“深海勇士”号深潜器浮出海面。只见82岁的汪品先一跃,稳稳地跨上最后一级阶梯,走出了深潜器。 * o# u8 H$ c# W9 w+ |6 ?3 k% G
如雪的白发和红蓝相间的潜水服在辽阔的大海上如此引人注目,他把左手紧握成拳放在胸膛前,沧桑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笑容。
; l Y$ S& S1 Y. B3 F$ Z% v “我们中国人也能下潜了!2010年之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4个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汪品先朗声笑道。 : x* n8 u. m6 u% [1 b: x* I
他探索大洋近40年,从没想到,在过了退休年龄20年后,迎来了科研事业上的重大突破。
% j, u1 M+ }0 v( r$ v 耄耋之年潜到海底去,这在此前是绝无仅有的,可汪品先很坚决,这是他“蓄谋已久”的挑战:“喊了半辈子进军深海,总得进到海底有个亲身经历。 & t4 A% S( S4 Q3 |" o! Y1 B
* L7 K( _. g, M5 |; K+ L0 v3 b ·汪品先在“深海勇士号”深潜器里。 / C8 f* W1 W# h) E: g2 z
13日一大早,汪品先在深海研究所所长丁抗以及驾驶员的陪同下来到甲板上。蔚蓝色的大海波光粼粼,目之所及处,海天一色,非常壮丽。
2 R9 q6 ?) ?2 ?' V! r3 A$ P 8:05,三个人进入“深海勇士”号深潜器; 9 M: O: I' {+ Q$ F) B. ^- i$ R
8:10,“深海勇士”号缓缓吊离甲板;
& ]9 h5 T, ?7 G* U 8:20,“深海勇士”号下水,并以每3分钟100米的速度下潜; 1 ^+ f) Y& n5 Y0 F
9时许,“深海勇士”号下潜到1400米左右的海底。一个从未见过的、神奇的海底世界呈现在了汪品先眼前。 ! }# m L/ R6 Z
“我们首先看到了冷泉,这还是在西沙群岛地区第一次遇到冷泉,意味着这儿的海底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生物系统。”
* X: q5 L9 ~& p7 \- @ 冷不丁地,他们还撞上了冷水珊瑚林。“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汪品先兴奋极了:“海底的珊瑚几年才生长1毫米,一根根地立在海底岩石上,在海水中摇曳生姿。这片珊瑚林为海洋动物提供了栖居地——上面爬着海星、章鱼等生物,真是美丽。” * S% z- x5 h8 k j. {5 Z Y& L
: p8 J' }( X+ L' u1 x5 R* N* h ·汪品先深潜发现的“珊瑚林”。 $ d& ]* f& m9 [* S
冷水珊瑚林的发现对研究海底生物有着重大意义。
8 D) J/ T* A/ ^/ v& s" T$ I1 U “海水平均水深3700米,上面200米才有光,地球上海水95%是黑的,是一个我们了解很少的黑暗世界。从前,大家认为海底岩石是没生物的,但我现在看到了冷水珊瑚,而且这些珊瑚全部长在石头上,那么就说明,岩石质的海底是有生物圈的,这在中国是没有注意过的。”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汪品先解释道。
% X! j8 [( ~6 _$ W7 D' r “深海勇士” 号在海底航行了四五公里,观察采样逾8个小时。当汪品先神采奕奕地走出深潜器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 `* y' I5 X3 @: u! E" y
可汪品先意犹未尽,他深知,这是“南海大计划”的收尾之作,要求尽善尽美。
+ A$ m1 y: k* I2 L: r2 o* o4 f. f, P 2 b0 g3 q) K7 q" ?2 g I
差点丢了工作
+ g: f1 ^) o( i9 s- S 汪品先与海洋有着特殊的缘分,他一生之中做了两件与海洋有关的大事:
! e( z+ g6 X3 A! e4 D 一是从事深海科考研究,二是创办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现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N5 _" f$ M" p 1936年,汪品先出生在上海南京路上一个普通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前往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习古生物,回国后被分到华东师范大学。 0 h1 ]- I5 _5 O8 |9 ?. G% z1 ~& v
那时,华东师大正在筹建海洋地质系,连条舢板船都没有,海洋科研无从谈起。 $ W& _+ f+ {7 d* k; Z4 E
接着又逢“文革”,汪品先被下放到马陆公社参加劳动。他一度非常苦闷,但幸运的是,转机很快就到来了——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上海“62722工程”筹备组,任务是筹备海洋石油钻探工作。
2 b/ P' R6 F0 ]- T: k' ^2 O8 r 为响应中央培养海洋地质人才的号召,汪品先和同事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招收“学习海洋地质”的学生,得到批准。
! o% v/ V( y! C0 M+ [; \ 同年,华东师大成立海洋地质专业,十几位工农兵学员入学,成为第一批新生,汪品先回到华东师大任教。 ; @7 D! t. |2 E4 n; K
1972年,这支“海洋地质连队”的师生从华东师大开进了同济大学。3年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正式成立。 ' o$ y1 t& u! a5 {# J& l. \; t
- u x; l, J. S* i
·汪品先在研究海洋沉积里的微体化石。
1 }; g8 M; B6 l! d$ ]3 S* q( J1 p 新系建立之初,单身老师的宿舍是消过毒的原肝炎病房,实验室是废旧车间,而一台两只眼睛对不上焦的显微镜,就是当时的全部实验设备。但时代的发展变化是惊人的,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一切都不一样了。 # Y, y' X4 ^9 z% k: t1 i7 Q5 e5 `
1978年,汪品先受石油科学代表团邀请,去美国、法国访问两个月,成为改革开放后同济大学访问西方第一人。
9 _! x3 K9 z& O1 D5 F- j 在美国访问时,汪品先结识了大名鼎鼎的美国海洋科学家洛勃里克,从他嘴里知道了“深海找油”这个概念。 . p+ p" W5 F0 T1 D, t5 U- y: i) Q
1981年,汪品先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以45岁“高龄”负笈德国,在基尔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在这里,汪品先触摸到了国际海洋科学的前沿,受到震动。 2 q% @7 V& g e; G8 o6 {
“自古以来,所谓的海洋开发都是从外部利用海洋。而当代的趋势,却是进入海洋内部,深入到海底去开发。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 e8 S* x. b: p9 w; x
1982年回国后,汪品先正式主持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工作。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他只留下一名优秀老师,请走了所有工农兵教师,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 I* e4 z( h/ J% s8 v# h 当时有很多人给校党委写信告状,一向文质彬彬的汪品先表现出了少有的强势,他改掉了苏联模式的教研室,撤除了教研室主任的职位。为此他差点丢了工作。
$ s5 N1 h. h7 j+ C- l 1985年,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也是在那一年,汪品先的《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学》在德国和中国联合出版,法国杂志评论说:“中国海洋研究崛起了。”
$ J" R4 r$ Y2 r! H 1991年,汪品先当选了中科院院士。
; k+ X! B: F8 d( e/ S 8 F5 \" W! O7 @* P% C% }4 B) v. _
“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 g* h* I* u# q5 y, F) y( f
20世纪晚期,地球科学的突破主要来自深海。汪品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把眼光瞄向了南海。
, p0 S2 d7 f3 m+ g" l" j4 v3 d 1997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以每年50万美元会费成为“参与成员国”。这一年,汪品先提交了《东亚季风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建议书,得票最高,一举拿下ODP184航次。
7 D6 o9 }) i( M* | 两年后,ODP184航次在南海实施,年过六旬的汪品先担任首席科学家,登上了美国科考船“决心”号,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
! |7 V/ d/ Y. y" |/ T) M1 ]- O 8 V+ d: |( Z. r/ h! b3 D
·1999年,汪品先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设计并主持南海大洋探钻。 # w6 I9 O2 |2 L' Z) N
“此前,我从没参与过大洋钻探,突然当了首席科学家,压力很大。我跟老伴说,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 w$ X$ l/ M3 B2 ? 在南沙海域,当第一口井开钻时,美国船长下令升起中国国旗,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汪品先的心中似乎也涌出了鲜红的热血。
5 |: K: O# n$ M' G" u# M + d X5 O% Y) p( @
·2003年,汪品先和意大利同行在地中海西西里岛考察。
6 W2 ^/ ^8 h+ v 2010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立项“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的重大研究计划,2011年启动至2018年结束,总投入超过5亿元。这项计划旨在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探测海盆,揭示南海的演变过程。汪品先是这项计划的发起人,也是负责人、专家组组长。
, n7 ~9 y+ I' n 7 j+ ~% T, D+ }7 [5 \$ M7 G1 M
“我们终于有了家”
7 p7 A g: r( o# N 大洋钻探、南海科研……亲历了中国海洋“大事”的汪品先,却经历了长时间“妻离子散”的日子。
! R" V- b/ c( h/ _% | 汪品先和妻子孙湘君曾在莫斯科大学同一专业留学,从同学成为知己,最后发展为恋人。回国后,汪品先被分到了华东师大,孙湘君却被分到了北京科学植物研究所,二人两地分离长达30余年。
+ t; M4 d3 g% p2 M2 a' X) m 5 o# u T: K9 C" _
·汪品先(第二排左二)在苏联留学时。 - L% L7 `& a; s- _" Q7 x" j t9 j
在妻子的眼里,汪品先是世界上最好最优秀的男人。
! }" O+ B) R3 L1 { “在莫斯科大学,他是系里指定的班长,他的俄文在我们当中是最好的。那时候听课,教授用俄文讲一大堆,我们坐在下面,很难听懂。但汪品先能把教授讲的内容全记下来,每逢考试时,不仅中国学生向他借阅笔记,就连苏联同学也来借阅。他写的俄文作文,老师看了后直夸文笔极好,还在校广播台播颂。”已是白发苍苍的孙湘君眼睛里闪着光,毫不掩饰对丈夫的倾慕之情。
$ U. N$ T; O, \ _6 I 2000年,孙湘君退休后来到上海,两人才得以团聚。 9 c% p! C6 H: f3 \2 V
最初,同济大学也给孙湘君安排了间办公室,但她不愿意去,而是把汪品先办公室隔壁的会议室当作了自己的办公室。“她就想和我一起办公。” & Q6 q8 h1 |& p$ E' ^' @
3 O0 ~: p& `1 `8 F8 b3 B& ] ·汪品先和夫人孙湘君。
3 m- V5 M9 I2 Z4 G, @( P2 k+ E! Z( `# d0 ` 如今,这对科研伉俪经常一起去学校办公室,分头工作。在办公室待的时间,比家里还要多。30多年的分离,从青丝到白发,让两个人格外珍惜朝朝暮暮的时光。
- C4 H* j6 d9 [; o 不过,这也令汪品先有着“甜蜜”的烦恼,孙湘君担心丈夫的身体,“命令”他要在晚上10点半之前必须从办公室回家,不然脸色就不对了。
( T; W8 x* q$ D: a( {8 V# I! C$ a 比起自己的身体,汪品先更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研究机会。“我国的海洋事业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而我现在这个年纪,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我还有很多计划要去实现。” ( g8 w3 e4 s- M0 Q" b
总监制: 吕 鸿
p& `. W7 h- {* u 监 制: 张建魁 ( q$ b9 z( {) ~ O8 F+ t# v
主 编: 许陈静 * z; h+ p: U9 T% L2 n
编 审: 苏 睿 , d! P7 s4 w% f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4 v& i" Q w3 l% {3 S$ B/ P
( j" _6 \4 N# b; }. M3 c. x* _2 t"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