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8 x$ B6 S# j8 P
这里只针对PADI系统下的OW和AOW,其他课程随着您的进阶自然会了解到。
) B! X) s, C( r5 W
OW课程:
" I4 R+ y$ t* V: e! E; T a V. v
5个单元的理论知识
Q9 J, z" r/ V7 X: q% B 是结合看视频,教材以及做习题来一起完成的,最后需要完成一份期末考试卷才算理论通过,期末考试在核发证书之前完成即可,未必要在最后一次开放水域潜水之前完成。有些学生会
9 ~# V3 {9 Q1 O; Y" X+ U2 I$ Q
! W1 _4 F) R. E2 ~2 N 比较担心理论不过,其实题目都不难,只要自己把教练给的习题认真做过一遍并确实理解了就一定能过。理论是潜水的基础,千万不可以忽视其重要性。
7 t5 F6 _ G1 X" u
m( I6 Y9 H1 Z% r 浮潜课程
9 g3 `: N9 G: l/ p6 S% B4 k
5 W0 ] y# P& s5 _* l 原本是PADI另外收费的一项课程,但鉴于越来越多水性不太好的国人来学习潜水,有些潜店的中文教练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免费增加的一次课程,不是必须的课程,所以并非每个潜店都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教练都应该知道浮潜7 l# Y7 d" Y+ y/ u" V7 z* y( m
/ s- ~/ d8 J* e5 T: m8 n1 w
练习对于后续学习潜水的作用有多大,一位学员的水下状态在浮潜时就可以看得八九不离十,提前在浮潜练习中纠正一些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水下的学习质量。对于不会游泳就来学潜水的同学而言,浮潜真的是必不可少!
$ l% Y5 O) H- p$ H" b' r* W) {' H0 _
. j1 G) q5 l/ f; ~& q1 m( n 平静水域技巧练习
" Q) c0 @5 j: p1 P# I4 w, C9 C( |1 C B* t$ N8 L4 ]- ^* T9 z! v
·准备、穿戴和调整装备
( E8 p/ V# r- Z! @$ m) S' H2 y
·在水面上将BCD充气/泄气
: }- ?8 E/ h" k0 X4 W
·调节器排水--吐气和按排气钮
; K$ a' u. b% b( i7 U8 s
·调节器寻回--手臂横扫法和顺管摸索法
$ n/ V1 a5 f' N, W' l ·清除部分进水的面镜积水
7 }, w1 L0 p9 I6 b, n+ r
·使用备用气源
- Y0 I1 D3 e" L A; a ·下潜和耳压平衡
7 K9 ^$ @8 X, N+ Y7 n; h8 n3 r# x0 u
·手势
3 S4 @! y3 x: c: _
·水底游动
" ]4 D& |, E6 \+ ?& d+ I& | ·使用压力表和监测空气量
. Q& m$ U4 n0 g# ?8 c' P ·上升的五个步骤
- I3 N) y$ l9 K( t3 }5 f! {4 g ·在水面以口吹方式将BCD充气
3 C4 ~# C& f; P8 M
·下水前的安全监察-BWRAF
/ Q; b% C/ d9 N1 g* v, C
·深水区入水
! I$ u' M# O6 U0 I4 `& b o* N ·使用适当的配重和检察配重
, X) ?, d# x' m m: R9 S U ·呼吸管和调节器互换
/ f5 y3 ]1 Y0 z" b ·水面游动--良好的水面习惯
" f3 i S* a1 K! ]( E ·下潜的五个步骤
: H- I4 p- E2 d j1 U
·中性浮力--低压充气阀
/ K9 X0 \' l) y7 ^8 {: G# E ·清除完全进水的面镜积水
& g" c/ u% i+ a: K' t C5 v( _8 f ·脱下、戴回面镜并清除面镜积水
+ \3 M6 d/ t# Q0 I7 e. V8 X/ P l; R
·无面镜呼吸
% a. m3 d2 I3 M( N0 k! W
·对空气用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
9 @+ ]/ c$ v6 g6 N( W# V3 L: x ·空气管理误差在20bar/300psi的范围内
6 d' V3 i1 [# j% F0 W+ K ·为自己和潜伴解除抽筋
& E, O) h( h6 [2 n0 m4 R- `# ^$ _ ·目视参考物的下潜
! L8 X9 t c4 Z' e& C4 J ·悬浮30秒
' H1 F! D! K; d$ u- f: u
·水平游动--调整身体平衡状态(trim)
; |1 v7 L @" A# ^
·空气用完与备用气源的使用
' B: O- ` S% ^; Q9 u ·使用备用气源游动与上升
8 l% F4 y/ l; t1 \0 {4 t7 E9 Z1 r9 c
·有控制式紧急游泳上升(CESA)
, \7 |% O t1 k8 _, @6 ^8 x3 }' k ·和潜伴检察配重和身体平衡状态(trim)
* F1 z |# v1 P
·拖带疲惫潜水员25公尺/码
/ R n' J( q5 x4 E" j( a ·在水面脱下和穿回水肺装备
1 c; g- _( k- M4 c- ~$ T ·下潜--在接触水底前停下来
, k- F/ S- S3 j" T0 f# |& ?
·游过敏感的水底环境
5 R6 q4 Y9 h g% R0 D& p ·悬浮--以口吹方式将BCD充气--1分钟
7 T L7 I) u8 _) a7 B) t ·从不断漏气的调节器呼吸
$ k2 J3 C" s, P7 F3 Z) } Z9 S ·无面镜游泳
" M) @- ~+ v. P# P, b1 M5 c
·在不接触水底的情形下上升
+ l$ g0 A! q' r# x, O; `
·在水底脱下和穿回水肺装备
( z8 ^- e* X: l2 k$ ?5 r: C: G9 L$ A
·在水底脱下和穿回配重
% R E7 T- U' H6 `3 Y ·出水
# V$ S5 y6 @" @& P
·浮潜技巧
) r! c9 {3 B4 {2 H |# ^. T8 b
·解开低压充气管
5 k% ]1 S- @) X7 A2 m, L ·松开的气瓶固定带--重新固定
1 L; s# N' |6 ]( L. x1 B
·在水面脱下和穿回配重
! k1 j7 K6 `5 t ^+ I
·紧急丢弃配重
5 D* @" J" ~3 k+ ^% q V+ n
是不是被这么多内容吓到了?要在泳池课程里完成如此多的内容,确实会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请一定要坚持,平静水域课是最累的,同时也是OW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毫不夸张的说,泳池可以解决掉课程中80%的问题,这个部分顺利了,后面的出海都会变得轻松有趣。有经验的教练都格外注意这个环节!这个部分的练习,有些潜店会安排一次性完成全部内容,有些则会安排二次。不管怎样的安排,所练习的技巧都是一样的。
) X% G: k! j) T4 G! U8 x' e
我在教学时通常会因人而异,状态好些的学生半天可以顺利完成所有技巧;但也有同学即使经过两次练习仍然不能掌握所有技巧。此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的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再花更多时间进行平静水域练习了,该怎么办?此时教练们会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更重要的基础技巧上,确保学生可以顺利进行开放水域的第一和第二次潜水。这样即使学生最后无法顺利完成OW课程的所有内容,最终也是可以得到一个证书:Scuba diver。这是个比Open water Diver低一级别的证,证明您学过水肺潜水的部分课程,但还无法脱离教练独立进行潜水活动。将来可以凭此证去到任意一家潜水机构继续学习未完成的课程,完成之后可以升级为Open water Diver,当然学费是需要额外再交的。
' S% w9 M: F |8 n9 R! ^
开放水域技巧练习
' x7 j) E+ P8 k4 I4 W
5 D' }+ E! u1 o2 s D7 ~5 E: `2 n! c4 f
·模拟为自己以及潜伴解除抽经
+ _8 U( N- C9 j( P2 Y
·水面疲惫潜水员拖带
1 s5 |4 N: c* d* B8 b' P! F ·象拔(DSMB)的用法
6 g V1 E$ h W- @- O& w3 w, A2 }
·指北针直线往返导航
! W5 s; t* J. v( v) D( U2 F ·浮潜管与调节器互换
: ^ C9 a5 z$ c4 L( n3 _ ·水面穿脱配重
: l6 D: i! W/ I& d' J' X ·水面穿脱装备
( Y* V) b2 m" J% y8 [ ·紧急丢弃配重
1 l9 T2 G* j6 Z' Q/ A' d% z6 P" s ·有控制式紧急游泳上升(CESA)
1 O8 v) P* \! f7 ?* ?5 x ·辨认及使用常用手势
/ H& k& D: o, S, {8 s
·熟练穿戴及调整装备
% M% \# L- d0 b
·下水前个人安全检查及潜伴检查,BWRAF五步骤
( {2 V$ l, l7 G8 Q p
·检查和调整配重
) w b- H4 H4 ^
·BCD充气后正确入水
9 n" ` k- ~6 x& H& W$ ? ·利用下潜绳或水底斜坡作为参考进行有控制的下潜
7 I# U2 d8 ^4 U9 R$ t ·水下掌握身体平衡(trim)
( J( ?6 I" y, I2 i6 M( d ·半面镜排水
) e7 I# c Z/ T. z$ O" n1 N
·全面镜排水
3 p! ^) G G0 _$ ]/ h& i4 q5 O
·面镜摘除、戴回再排水
9 l- u+ x# ~- [$ Q0 k ·调节器寻回并排水
2 o4 n' x T1 ~- c. j1 t& h
·以手势表示剩余气量
# r! g! w' K: w' C: L9 p ·探索潜点;23.正常上升
. y# r$ N X4 u3 ~- P0 J6 S! Y+ Y
·水面口吹BCD充气
" _) x2 ^1 z( G, A# }3 [" e" e( z ·水下使用充气阀及口吹方式调节BCD达到中性浮力
2 A3 u: J& Q7 B' F: r+ n, G ·使用潜伴的备用气源并正确上升
& R4 b$ m0 J3 f6 E3 S8 v5 w% b
·避免触底,固定好松开的装备
# V- Z8 p; |4 e+ R: T: l
·执行安全停留(5米3分钟停留)后正常上升
5 e# N$ D# d& G9 U) a) e ·目视参考物下潜
' o" d5 ]) P5 R* H$ w2 Q ·无目视参考物的自由下潜
& N- t7 q, ?4 {! p1 r4 f 看上去内容也不少是吧?其实大都是在平静水域练习过的内容,只不过换个环境多练几次而已,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无法完成这种事情,在平静水域你可以做好的事,在开放水域也一样能做好!不过有一些技巧对于新入门的学员来说,例如象拔的使用,即使一个有几十潜经验的人,第一次使用象拔都有可能被迅速带上水面。这是略带危险性的一项技巧,所以教练们会根据学员的个人情况而定,未必会让学员们亲自动手,取而代之的是教练的水面讲解以及水下示范。再有无目视参考物的自由下潜,水性的好坏对此技巧有很大影响,另外耳压平衡技巧也需要掌握熟练。有些同学水下状态良好,无奈耳压平衡总是有些问题,受此限制要顺利做到自由下潜就有些困难。任何人最开始的几次开放水域
0 Q* v* l: c1 R
: c$ \6 C* \7 q, y' G0 ]* j# }; ^
练习难免都会有些紧张,适当转移注意力,看看周围的景色,这样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由紧张转变成享受,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过程。
8 N/ L) i$ J7 n' z
( P: u5 j- e W5 k# a" h R4 S OW顺利通过之后,大家原则就是一名合格的潜水员了,可以独立参加深度不超过18米的休闲潜水
/ a' h/ a$ x+ U+ i! {% X
3 n6 F$ X2 ^/ _1 a" }4 W8 x, p/ ]
活动。
/ V/ u9 }' P- j# e+ }9 B0 l, g5 ]( F$ c* e' o# @
AOW课程:
$ K" ~# w8 R# ]
3 T4 K) p) y8 J) E: U7 W AOW课程是在OW毕业之后才能学习的,该课程均在开放水域进行,一共有5次潜水。当然也包括理论课,但是不像OW时那么辛苦了,理论考试也容易许多。抱着轻松的心态去学习就可以,无需太多担心,可以通过OW的同学都有能力通过AOW。
* B- T$ ~$ Y+ r AOW课程是从众多项目里面选出至少5项(可以多于5项)来学习的。选项如下:高海拔探险潜水,鱼类识别探险潜水,鲨鱼保育探险潜水,船潜探险潜水,深潜探险潜水,数码水底摄影探险潜水,潜水员水中推进器(DPV)探险潜水,放流探险潜水,干式防寒衣探险潜水,高氧空气探险潜水(nitrox或EANx),多层深度和潜水电脑表探险潜水,国家地理探险潜水,夜潜探险潜水,顶尖中性浮力探险潜水,搜索与寻回探险潜水,侧挂气瓶探险潜水,水底自然观察家探险潜水,水底导航探险潜水,水底摄影探险潜水,水底录影探险潜水,沉船探险潜水等。其中深潜和水底导航是5项中2项必选内容。
$ {- X. Q, X1 Y' F 所谓“探险潜水”就是指您在该领域的第一次潜水,不要被名称唬住了~众多项目难以选择是吗?首先一些项目只有去到特定地区才有,例如,高海拔潜水,必须是在海拔300~3000米之间的水域;放流,必须有一定强度的水流才能实现;干式防寒衣,也不是每家潜店都会推出这个项目,通常用在水温15℃以下水域;国家地理探险潜水,很少教练拥有此类教学资格;侧挂,将气瓶挂在潜水员身体侧面而不是像传统的背在背上,水下看上去很酷。原本是起源于洞穴技潜,在休闲潜水中并不是必须用到的技巧。鲨鱼保育和沉船,未必每个地方都会有,所以得看在哪儿学的潜水了,再者您选择的项目首先应该考虑对将来的潜途是有最大帮助的。
) n7 [& F8 B8 ?' P+ e 所以除了深潜和水底导航,在这里首推顶尖中性浮力,这个可以说是水肺潜水的核心内容,一切愉快的玩耍都离不开它。进一步锻炼您对中性浮力的控制,让您掌握更好的呼吸的技巧及踢法。不管学员是否选择此项,反正每次课程我都会在每一潜当中参杂一些内容给学生练习。其次是夜潜,夜晚潜水的感觉和白天很不一样,神秘,新奇,有些学员觉得恐怖。其实每个人都有手电筒,不会是您想象中那样伸手不见五指的。有些水下生物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所以对于一个潜水爱好者来说,夜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船潜,总有学员把船潜和沉船两个项目搞混淆,所谓船潜其实就是搭乘潜水船去潜水,是跟岸潜相对应的。是不是忽然很鄙视它了…..东南亚许多地方都是采用船潜的方式出海,所以没有必要特别选择这个项目。沉船,就是你想象的那个了,但是跟您想象的又有点不同,因为在这个阶段,是不允许进入沉船内部的!那些对沉船探险和寻宝充满期待的朋友是不是有点小失落?不过就算不能进到船舱里面,沉船也是值得一看的景点,世上不少潜点就是因为沉船而出名的。如果所在地区有沉船,选这个也是很不错的。
- ~! K8 d+ y7 M* x) }) W: x8 D+ |
高氧空气,在这里我要单独拿出来说一说!首先大家要知道咱们平时所用的都是压缩空气气瓶(千万不要习惯性的说成氧气瓶),气体的比例跟正常空气是一样的,21%的氧气,78%的氮气以及1%其他气体。而这里所说的高氧空气,也不是指纯氧,而是指氧气含量高于21%的氮氧混合气体而已,具体高多少并不是确定值,这跟您准备下潜的深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使用高氧气瓶不能让您潜得更深,相反的,使用高氧后会有更加严格的深度控制。另外使用高氧也不会让您在水下呆的总时间变得更长:原本一瓶空气可以潜40分钟,使用高氧依然只能潜40分钟,不会变成50分钟。有人疑惑了,那我还学高氧干嘛?那最直观的好处是,使用高氧可以延长在某一深度下的免减压极限。这里有个专业词“免减压极限”需要解释一下,通俗来讲:在一定深度下潜水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就会患病的风险(减压病),这个时间限制就叫免减压极限,使用高氧可以延长这个时间限制。有些潜水员为了看到特定的生物或场景,希望在某个深度下尽量呆得久一点,这时就会考虑使用高氧空气了。高氧还有其他很多优势,例如连续潜水后用空气瓶的会比用高氧的更容易疲倦,两次潜水之间高氧只需要休息更短的时间,使用高氧潜水后可以隔更短的时间搭乘飞机等等。不过我从来都建议学生不要把水面休息或者搭乘飞机的时间算得太死,留出充足的休息时间百利而无一害。高氧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使用,因为氧气在某中条件下会导致人体中毒,这主要跟氧分压有关(氧气含量以及潜水深度会影响氧分压3 \ h, ]% K! z1 J
0 _+ ?2 d* k6 j! z0 j( @0 N- r )。考虑到高氧如此特殊,任何一个潜水机构都是非常的重视,特意开设了一门专长课程同时还配有课本,其目的就是教大家如何安全的使用高氧。
3 a) J: b; T0 \' u' T
U* L5 e; a& w( k c+ w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的选择有所帮助,AOW顺利毕业后,您的精彩潜水历程才算刚刚开始,世上神秘而美丽的海底风景多不胜数,等着我们去探索。在这里也给出一个建议,学完AOW之后去玩请循序渐进,不要一味追求著名潜点而忽略了是否适合自己。潜点就在那里不会跑,等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水平再去才是明智之举。
0 u& g- c1 D' Y
5 E; G4 I, X/ Q0 ]4 H: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