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r& C+ E/ u. w H: ^
首先,题主对“鲸的尸体养活很多的生物”里的“生物”有什么样的概念呢?题主说:“鲸的尸体养活很多种类的生物,不仅仅是肉被其他鱼类吃掉了,剩下骨架那么简单。”的确如此。这里说的生物,除了海洋里大大小小的动物,还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 E* o6 \6 t2 i/ t# c1 K, K 要理解鲸落
6 Q. ?5 e9 X) k3 Z0 _0 ~
7 z" O* U' s1 F' {! }& t 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认识下鲸落的完整过程。
鲸落的发展可以视为生态群落的演替,其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移动清道夫阶段(Mobile-scavenger stage),②机会主义者阶段(Enrichment-opportunist stage),③化能自养阶段(Sulfophilic stage),④礁岩阶段(Reef stage)。 Q9 D k' J O
①在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刚刚落入海底,盲鳗、鲨鱼、一些甲壳类生物等以鲸尸中的柔软组织为食。这一过程可以持续4至24个月(取决于鲸的个体大小)。期间90%的鲸尸将被分解。
/ _) e2 s, C) M; f4 `! f) {
②机会主义者阶段,机会主义者(机会种)能够在短期内适应相应环境而快速繁殖。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鲸尸、鲸骨。在这个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能够以残余鲸尸作为栖居环境,一边生活在此,又一边啃食残余鲸尸,不断改变它们自己的所在环境。
' P% U9 i, Q+ |; L' W
& V( N Y( W* u. ~' Q ③化能自养阶段中,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例如硫化菌,则将这些硫化氢作为能量的来源,利用水中溶解氧
/ S) W$ x9 v; Y; @
1 B0 a- v! E _% \ 将其氧化,获得能量。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
④礁岩阶段,当残余鲸落当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
1 k; J- K& M: s7 O 从鲸落的整体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鲸落的意义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首先,最直观的,它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这些海洋生物除了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还有许多微生物3 \/ S. B3 x5 K' H5 {, J, L& i
。与这些微生物相比,鲸的个体大小差别巨大,因此一头鲸的死亡能够养活的海洋生物个体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其次,鲸落为许许多多的底栖生物提供了复杂的生境。一望无际的海底平原因为鲸落的出现而产生了小规模的生境变化,这样的生境变化尤其受一些钻孔生物、附着生物的欢迎。残余鲸落的出现为一些底栖动物提供了庇护场所,也为它们提供了有机质
- r, T! E0 p" K& ^$ B' G1 } 来源。
另外,鲸落促进了海洋上层有机物向海洋中下层的运输。深海的生产力仅依靠化能自养细菌供给是不够的,海洋生物进食和死亡产生的碎屑,例如海雪和鲸落,促进了营养物质; j; G' C& E$ G0 F1 s
向下运输,以供给深海的生物,也促进了化能自养细菌产生更多的能量。
最后,鲸落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促进了一些新生物种的产生。称其为新生物种,主要是因为这类物种只出现于鲸落这一特定环境,目前科学家们还未在其它海洋生境当中发现。例如Osedax frankpressi 和 Osedax rubiplumus 都是仅发现于鲸骨当中的小动物(形态描述发表于2004年)。鲸落里的秘密还有许多等着我们去发现。
5 u. Z" w& ]- W5 Z# D+ U8 z' p; V 鲸落的形成和消失对许多生物来说是漫长的。现存的鲸类数量比过往少之又少,有些特定种群,例如灰鲸的西太种群仅可怜的两位数,现状令人担忧。倘若人类捕食鲸类、食用鲸肉而不加以节制,恐怕其影响的生物数也数不清。但是,深海里的生物也不全靠鲸落生存,其各有各的生存之道。鲸落的消逝对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在人们的探索目标中。
" }4 l% O, \% N$ P R 图片来自文献:Smith, Craig R.; Glover, Adrian G.; Treude, Tina; Higgs, Nicholas D.; Amon, Diva J. (2015). Whale-Fall Ecosystems: Recent Insights into Ecology, Paleoecology, and 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 7(1), 571–596. doi:10.1146/annurev-marine-010213-135144
( L( \5 \. a5 x. q, C 有评论说我这篇回答抄的百度百科的,其实是百度百科的部分内容引用了我的这篇回答。本回答发布于2015年,当时有热心网友想把这篇回答的内容编入百度百科的词条里,就私信与我商量了,也提到会注明出处。此前因为词条里有注明引用来源,就没有被质疑过。然而最近我发现引用来源被删除了,于是在此贴出2015年我与词条编辑者的私信对话。
+ a/ o9 F( D3 o& B! i" W5 {) }% C
' [; f0 @- U3 v" j# }( T9 Q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