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G' F: ~. L" r; f3 g# I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朱虹 霍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5月6日,第三届中俄极地声学与信息技术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论坛聚焦新时代极地声学与信息技术领域前沿科技,中俄近40家单位、百余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极地声学研究。
6 y' s0 s* a; p 4 t0 T" W) F# ^9 W! w+ e+ B/ _
活动现场。王一勇/摄
' d* s9 M: d2 }2 x8 n+ S& ] 论坛上,极地海洋声学与技术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殷敬伟介绍,经过多年研究,学校在我国极地装备技术领域形成了稳定的人才队伍、雄厚的技术储备、良好的开放共享合作关系,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现已成为我国极地装备技术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t2 i7 z' Q% O6 i3 g$ v
他表示,未来,实验室将面向极地海冰区环境监测与保护、极地海洋资源勘探与利用、水面水下航行与安全保障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极地海洋声学基础理论、极地海洋特殊环境、极地海洋声学技术、极地海洋观监测系统构建等科学与技术重大难题,着力解决我国在极地海洋声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卡脖子”核心技术,以提升极地技术与装备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极地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促进极地海洋声学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能力。以“冰上丝绸之路”、“极地战略新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集中打造针对极地海洋声学研究方向国家级高层次科研创新合作平台。
& q/ O5 n( T! c9 u8 l 俄罗斯玛林内特行业中心监事会主席亚历山大·平斯基表示:“我们的任务是使北极成为一个适合人类永久居住和经济活动的地区,事实上是将人类的栖息地扩展到新的地区,同时要不破坏该地区脆弱的自然环境,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是无法应对这种挑战的,我们必须树立一个真正开放的科技合作榜样。” 0 Z4 a5 q- W2 C% ~' n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表示,中俄两国是“冰上丝绸之路”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已与俄罗斯相关科研机构,在极地声学领域开展了理论、技术、设备和试验等多方面的联合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中俄双方在开展极地海冰区条件下的声学特性和水声信息技术的合作研究为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Q, Q/ k. d0 {4 |3 I
据悉,此次论坛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俄罗斯玛林内特行业中心、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以及俄罗斯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大会现场还分享了涵盖极地声学研究方向和热点的28篇报告。 ( m# @/ o, R4 [' r, }9 ?' `0 n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3 u' {3 t" }! `2 n( f: q
5 N1 ?7 d! \# s2 S6 B( I+ I+ N
2 k8 n' g& O) t* n
) z: x. H, k* z
$ g2 i. y, K, }6 s5 S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