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学科的摇篮之一!厦门大学将“第五校区”建到了海上! - 海底浮游生物采样装备

[复制链接]
厦门大学0 I1 Y& [. S7 W# s5 j( G

中国离海最近的一所大学

6 \$ H( |) g& u: E; e3 T) t9 u

也是中国海洋学科的摇篮之一

! ~' I* ?6 ?6 q( Q9 c

不仅如此

1 H3 s8 @, U- e

它还拥有自己的“海上分校”

7 x* x$ E+ N& j! F' C

“嘉庚”号海洋科考船

& K: o; b8 l/ S4 n4 X& B" H+ Q

知识点: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考船,2015年3月开工建造,2016年5月下水、命名,2017年4月正式交付使用并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是一艘全球级(global class)、无限航区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以“嘉庚”号命名科考船,是为了缅怀厦门大学校主、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0 f( T# t M. S% a6 y4 y1 u; I7 r

今天,海鸥君想和大家一起

" v- F& s7 T5 w

通过两个关键词

' c$ x) W; v3 G3 W& A2 l

去认识一下它

, L$ K% W5 g- x6 Z2 C

& N6 S3 I3 R2 p! I+ }; y

关键词1  海上厦大

3 ^, _$ p- b6 ~

“嘉庚”号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国外进行初步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建造的崭新合作模式,并由厦门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中国深远海科学考察的主力船之一,它的建成,标志着厦门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科考船的综合性高校。

3 f+ r" g8 o# c, c

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气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同步观测和研究,在“嘉庚”号上通通可以实现。厦大许多年轻科研人员的海上科考之路,就是从这里起步,它也因此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厦大“第五校区”、“海上厦大”

' N5 I& a6 [; E8 K9 h1 s9 y8 j

8 ~! Y7 T2 X2 F& S7 ^, x& h

5 I. R3 |- I7 D2 k6 i, M

正在作业的科考队员

. t5 l3 \. q1 Q7 Z2 {

例如,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就是依托“嘉庚”号完成的。利用科考船的多学科先进设备,厦大成功将本科生的海上实践性教学从原先的近海“升级”到深海大洋。

0 T+ U* w$ s% N7 N

2019年第二届“海丝学堂”,“嘉庚”号就在厦大和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整整航行了一个来回,不仅首次将实训范围拓展到了东南亚,也实现了中国科考船在马来西亚港口的首次停靠和首个开放日活动。“嘉庚”号科考船,真·厦门大学海上“分校”!

, p! w1 c) V' G$ y; c# S

& p! j' G) A: N

海丝学堂志愿生为当地参访者介绍海洋科技设备(图源:财经时报)

% ]6 ^& G& q$ T9 S

关键词2  装备党

3 j8 s [0 Y" Y$ s$ r3 Q- o

正如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主任王海黎说的:我们对“嘉庚”号的定位,是希望上船来做科研的人,能够感觉到这是一艘好用的船。

6 O# i9 ?3 ~6 T1 R5 _( I& V ]6 e% d

H8 A8 Y3 W9 ] o6 i

而好用的背后,离不开船上科考设备矩阵的强大支撑。

0 \' `1 d8 p4 R2 G3 N! T& B( x i

* P+ T/ i2 y/ n# t% b) u

比如~~~痕量元素专用采水系统

/ T( {! S8 M: t, _) y6 V

痕量元素,也叫痕量金属,指含量非~~~~~常少的金属,水里、气体里都有。海洋痕量金属,指海水中浓度低于1微摩尔每千克的金属元素(可以理解成放大镜怼脸都看不出来的程度)

6 [0 Y: c+ _- m0 r0 o- m* a

( I, [- I- Y A5 L) @/ g

含量这么少,意味着但凡过程中哪怕只有一丢丢其他元素混进来,你辛辛苦苦从海里取回来的样本就不再是当初“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

" l8 H4 U, L% Y# o! O) [6 k x& i0 x5 p

而“嘉庚”号上搭载的国内首套超洁净痕量元素专用采水系统(超洁净CTD)及可移动式痕量元素专用采集与分析实验室,可以保证从采样到分析等各环节不受外界污染的干扰。

* x* i& b2 l! r

, q$ A6 C& J2 x5 Y- m1 M

目前为止,“嘉庚”号是国内唯一有这种采样和作业能力的科考船。

0 ~3 }! H# k0 d! ~

长岩芯重力活塞取样器负责海底沉积物柱状取样,曾经成功在1539米水深处取得15米长的海地沉积物样品。

4 G% D( d1 F6 k1 _9 [- k

(图源:厦门大学嘉庚号官网) ! S0 Y$ W- B4 F* z

深海可移动集成抓斗取样平台负责海底块状沉积物取样,比如硫化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结壳和其他沉积物。

& V% D- s3 l7 ^" \5 h9 k

4 M+ _. h- r1 w" h- I5 V6 H3 W

同时具备水下高清拍摄、采集、实时传输数据等近海底多功能调查、探测能力。

e) L! x6 H$ F; j8 O( i- U; |

依托“嘉庚”号航次来使用、开展研究的高科技装备也不少。

: d f( g; g- [) W2 _4 n

ROPOS号ROV(无人缆控水下机器人),自带各种传感器、原位测量装置、摄像机、样品采集工具等装备,从不同角度对海底进行观测、采样。曾在南海东北部与中部开展水深1000米至4000米海底的观测、实验和采样工作。

8 y4 y* @' Y/ p& I

5 {" w/ x" F( W' A" E) Z( i: k

(图源:厦门大学嘉庚号官网)

" B' f% y- v2 H- n6 ~

: A5 ~3 R! Z) n/ K% V

水下滑翔机(图源:厦门大学嘉庚号官网)

' q% |' b+ \6 T% y, \0 ]/ }

陆地实验室有的设备,“嘉庚”号上有,陆地实验室没有的设备,“嘉庚”号上也有。喊它一声“装备党”真是一点不带夸张的!

$ H; v( h, Q. h& G. r

3 J, {, f. d* X8 q8 Z/ x. P! e+ w

浮游生物拖网

% B7 ^' I V6 a: y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科考过程中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在“嘉庚”号上是不存在的。

5 h0 B% f, r* z- U

1 H' P/ F- a W/ h9 Z6 J- J2 \

它是国内第一艘通过挪威船级社船舶噪声船级符号Silent R+F指标的科考船。这意味着:“嘉庚”号从水面开过去,可能连正在睡觉的鱼都不会被吵醒。

8 T4 n% H# E: }* m) ? n. t

7 i% p' y4 }/ ?" i3 g, d8 ^* G

6 [* C8 i* M5 O' V3 r8 c5 B. j

7 c+ B" k6 L$ \: n" o3 V0 n( `2 {% |

“嘉庚”号科考过程中拍到的部分海洋生物(图源:厦门大学嘉庚号官网)

- d+ |& T" f! t; b/ J& M

“力挽海权,培育专才”,以校主为名的“嘉庚”号,将承载着一代代厦大学子的南强梦,扬帆远航、探秘深蓝!

END信息来源:东南卫视公众号。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大家都在看 ! P0 Y0 O* d) _0 O

' o) B' W [8 p/ U. ~: z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X+ f. ?4 P* W* y" g8 L# L% d/ y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B1 ^. x9 \. J3 y9 Y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 `8 I) T' E. R7 d

中国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讲话

0 n$ k2 k9 J' o4 ]+ Z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2 u: r4 m+ r6 F$ v$ ?* V" g) b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 P( X5 W! Z0 g/ s& ?0 s0 t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7 E2 \% _6 x: G4 H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 k$ z; y6 c7 X# i" Z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c# V/ F$ U, N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7 {* p! n9 U% ` X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 q0 `: \0 a! T. ~) d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9 }# c: v, J3 Y- I9 J* N2 e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 s: A7 p. N2 |3 o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3 A) ~% J, i) ^4 y2 J, @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3 ~- l M9 q! o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 d% I0 D5 r' J3 ~1 J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 \/ d! q" h6 ]( N/ H$ Y0 G1 O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9 c" x, M, ~5 J+ y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 v( P7 J$ J9 {+ r& x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0 w* `$ ?& T4 q' s0 x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h* j2 Y( l4 S5 X' m5 _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骆永明等编著

7 J6 T( o' F7 ^8 X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 ~7 c- y8 g# a3 a- d7 @

►《地球系统与演变》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 v5 N7 N2 W) u6 }7 H! {; I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

, z5 R$ K: \0 ~+ U/ d

: D. [2 t% v6 d% c- I* B" b: S

海洋知圈

( y1 X1 s, b7 H4 a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k' L9 u" u N- H$ ?' _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 k, W6 B$ H0 O, O" {1 S

) h! k1 @5 Y d6 F; Q6 {

' G& G1 W" d8 Y% k& |9 {/ ?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那些果儿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