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构造解析示范 -海底地质条件复杂

[复制链接]
% S$ D6 \) N, {
6月1日上午9时30分,距离深圳约200公里的南海东部油田恩平15-1平台,随着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再通过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以初期每小时约9吨的速度缓缓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的“穹顶”式800多米水深的海底地层中。
. h% Z, i8 x% S; H4 [! @. o
+ b i% O5 O: r$ I: o D1 ]% m
1 P8 T' d/ C/ ^
- S9 P' N2 t4 n ]; W
南海东部油田恩平15-1平台。
2 `, P3 q# a& ~1 }
这是我国首个成功投用的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T# e# J' N. b) m$ a
当天,中国海油在深圳中海油大厦和恩平15-1平台首次陆海连线举行项目投产仪式。仪式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齐美胜主持。
5 H; `. R; |% A8 j& Q& u: D' u
" g9 Z: o& U( T- a" p
2 V5 R9 w3 N" D5 y, { t
5 B& m( P5 [& J4 P
项目投产仪式深圳中海油大厦会场。
L4 e- A3 b7 Z4 t' y+ A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昂代表深圳市政府致辞,热烈祝贺该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向南海东部油田团队攻坚克难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崇高敬意,对中国海油长期以来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9 H2 O2 F" q" K) ?: G, x
刘昂说,当前深圳已开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历史新篇章。这为海洋油气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契机。深圳将秉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传统,为中国海油在深圳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希望中国海油充分抓住深圳“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的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好深圳培育壮大“20+8”产业集群政策,加快进军深海步伐,持续在海洋科技、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油气生产等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该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为起点,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绿色油田、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助力深圳成为海洋碳中和发展的典范,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打造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K+ ?. v+ z2 r8 H( I( w' \# A
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执行官周心怀说,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的成功投用,将有力促进中国海油增储上产和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推进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积极探索“岸碳入海”,为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
: u; V; n7 [8 J' V6 ~' z0 a6 d
( z# e: t8 }) c# ?/ J
/ Q0 [& C% @0 y. H
' K# @# ^. U$ U
南海东部油田恩平15-1平台作业现场。
: a7 N5 c) y4 h5 s8 S7 J8 x
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于2022年12月投产,作业水深约80米,所在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过7000吨。但该油田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高达95%。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3 x* d9 s! ~% C2 h1 I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说,随着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应用于恩平15-1油田,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同时对海底油藏的高效开发利用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1 w8 G5 X4 J a5 d4 E
) X; ?4 S# e+ d g
( ]+ V3 n$ `/ i& x) E2 R
( k2 Z5 N! ]# P: ~" t! O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于2021年启动二氧化碳封存技术攻关。项目团队历经600多天奋战,开展了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构建了安全可控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和装备体系,攻克了海上操作空间受限、海洋高湿高盐环境、高难度浅层大位移水平井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5 Z3 k! _0 f0 }- g' p n" d7 ]6 y
中国海油恩平油田总经理万年辉介绍,该工程项目创新应用7项国内首创技术,自主研发制造出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自主设计实施了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本次回注二氧化碳的海底地质构造,类似于倒扣深海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闭性,可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此前,中国海油历时两个月完成一口世界级难度的二氧化碳回注井,建立了一条从海上平台通往海底“巨碗”的碳封存“绿色通道”。
; d& `( u- c) Y0 N
: v* K/ ?! i: l$ i7 Q0 x. z7 x" p; u# d
y4 X! h- J/ x) f0 j% m
0 F! R* v3 O3 M1 c: }, p. |
南海东部油田恩平15-1平台作业现场。
. l6 a) T- G+ H: J u
据了解,低碳化是全球能源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碳排放强度将下降10%-18%,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资本性支出之比达到5%-10%。力争到2050年,中国海油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产量占比超过传统油气产量占比,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8 F U' ]4 B( S D, S n
目前,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中国海油还将继续推动前沿领域研究,联合材料业、设备制造业和海洋工程业等多个行业,对二氧化碳源汇匹配、捕集、输送、封存、监测、利用等开展技术攻关与工程示范,率先在南海东部海域打造出油气资源绿色开发和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基地。而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的投用,也将奠定了未来“岸碳入海”的技术支撑和现实条件,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快速降碳的可行方案。
% L2 W! h( f: z: V# k
7 B( y6 z+ T( A7 V. ^- |
D. Z# A, E# f1 t
7 K6 f7 f# ~. j+ T0 m5 I8 x8 q
南海东部油田恩平15-1平台作业现场。
0 ?" i0 J( W, R' m+ S% D* g6 D
(原标题《中国首次将二氧化碳封存深海“巨碗”》)
2 V4 S0 C- R6 ]$ }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吴昊)
, ^; s% e% u2 x
/ b! X( G+ M) D6 f" m1 \
举报/反馈
2 w( g6 W! _5 @$ q: g
5 {- p; P) V7 H; {. f5 S8 x! f% W) r @4 q. O6 T # t# ] S! q5 \2 N 9 A/ j' [& c) Q4 \( R* _) ~ O 5 P( Q' `, e, x4 z9 W. i* t/ l# }1 V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张进国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