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R# i+ p) X# W" C A6 ?3 ?8 \9 r
2011年和2013年一艘韩国破冰船前往南极和新西兰南部附近海域,这是该海域最偏远的海域之一。在那里,它从海底挖掘出了一些物质,这些物质揭示了此前未知的地球熔深区域。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地球不同地区海底样品中一种叫做同位素的化学变体混合物,以找出是什么“地幔域”产生了这些同位素。地球表面或附近的大部分固体物质,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个星球炽热的熔融内部的一部分。但是内部不同部分(或区域)包含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因此产生不同的泄密成分或特征。
6 U% i. B2 l @& X H ' Y. X' ]' o8 a A
博科园-科学科普:科学家们研究了来自遥远澳大利亚南极海脊(AAR)的这种物质,确定它具有独特的化学特征,这个新签名意味着样本必须来自以前未知的域。研究人员在2019年1月28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这片1200英里(1900公里)宽的区域是海底地质模型的“最后一个缺口”。科学家们曾预测AAR的同位素特征将与太平洋类似,这表明这两个海底区域来自地球地幔的同一部分——即后来夹在地壳和地核之间的热岩区。 " Y, O, V% W. C7 y( C) j* f
图片:Shutterstock相反,它似乎是独立于地幔自身部分而爆发的,这可能是大约9000万年前发生一次重大地质破坏的一部分。那时,地球上的陆地板块连在一起,形成了冈瓦纳超级大陆,现在的南极洲位于大陆的中心。当冈瓦纳大陆最终分裂时,一种“深地幔上涌”,他们称之为“新西兰-南极膨胀”,似乎在分裂的大陆板块之间推进,形成了相对较浅的AAR海底。这是海洋地幔域的最后一部分,但是,关于所有这些新的地幔域和已经存在的地幔域如何在整个地球史前深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我们今天所认识这颗行星的讨论,很可能不会到此结束。 * ~! P/ f( h* s1 }0 c( |
l( B" i! J' ^& s+ V3 v
博科园-科学科普|参考期刊文献:《Nature Geoscience》 6 Y6 f. O# g* G* m/ [' Q
文: Rafi Letzter/Live Science 5 H6 p1 z6 ` _: H
DOI: 10.1038/s41561-018-0292-4 博科园-传递宇宙科学之美/ e* t4 }; V* M# H0 r
7 e3 Z# ^' {! c3 V, E7 Q7 _
2 f4 P% S' c1 _6 R( Z) `4 u4 l- ?3 R" |
6 t# j2 m8 h& A#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