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N0 k* X% ^+ v. e3 C& k1 n5 v: w
新华社广州9月6日电(记者马晓澄、李嘉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近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人员合作,在南海中央海盆水深约4000米处,进行了我国第一条跨洋中脊深海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剖面的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在复杂的深海地形条件下,大功率人工源电磁探测技术取得了进一步突破。 ' h# [2 U' z9 w# F& Q
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珍表示,本航次使用的全部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电磁发射和接收装备。为了进行本次实验,项目组筹备时间长达4年。实验于今年7至8月举行,整个剖面长度近100公里,共有16个接收测点,取得了质量较好的电磁数据。 4 X2 d! t5 M/ q. ]% i- X
海洋电磁法是一种重要的探测海底地质结构的方法。此前,国际上少数单位具备在深海中开展人工源电磁与大地电磁联合探测的成熟技术和装备。近20年,经国内多家单位研究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在海底电磁场观测、大功率人工源电磁发射、电磁法海上作业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5 K8 r/ h) Z0 @! t2 N
“这次探测实现了用一条地球物理剖面同时探测浅部地壳和深部地幔电阻率结构的目标,将显著提升我国利用海洋电磁法探测海底地质结构和资源的实力。”电磁联合探测航次负责人姜峰说。
% R1 I r- L" s" m) d4 K% }% X | 此次跨洋中脊海洋电磁法联合探测作业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执行。 8 W5 P2 v3 I* N' s% ?. `
编辑:谭慧婷 ' `5 d6 R+ J2 ]2 K! y6 f9 q: F
! ?! L) @- c$ F' H3 r
举报/反馈 ( Q" ]8 O& K6 C7 f H) h
* S) _& N" w* U# m* x
n- U! ~" k6 x" j* p
5 x1 g- c( g. _" ^& L3 D5 j
$ K2 Y" V1 ^# e! D' M* |0 D6 j; z2 f; q. \: `: g0 Z; n8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