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科目都是什么啊?

[复制链接]
, r# a% d% Q7 i L
o* r# e$ i7 K. b
贴过来的,有点长,慢慢看,希望能帮到你,你也可以自己我们官网看看。% G: ~; n7 f: e: y [; D 参考书目: / u: b7 ~1 i9 ]6 Z# j 1. 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4 J* }) ]3 v3 C. y3 X1 K3 C+ g/ \ 2. 顾敏童等,《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 b- j; M8 m# H9 P- F 3. 王杰德,《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3 X f+ Z; z0 C5 ~- V6 f7 f" A 4. 徐兆康等,《船舶建造工艺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7 @" r& G: h& B2 ?: r- I' Z' i+ ~2 [8 t! r+ ]6 I% w& W 武汉理工船海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纲( c3 [2 @% r) o9 B i, I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0 B3 H" m2 L! y$ E' Q$ l- ~% X9 U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5 z! q% m0 h( B, J 一、考试性质" e' w* i( l' g8 X5 T# s0 C: h6 S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通过本科目综合考查考生是否熟练地掌握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所涵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满足硕士生阶段专业学习的需要。8 c$ }& F- x0 w' ]6 T" Q 考试对象为报考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z4 i( z% }2 u 二、考试学科范围及考试中所占比例 4 Z ]: i2 N; u ~ 考试范围:船舶静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 c8 q" H4 c# l! C 以上考试范围包含的四部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考试中均占25%的比例。 ' X: l' k4 ~4 H( M( [. c+ g. Z# S 三、评价标准 6 W% Y* B. A f8 \- O) z 1. 掌握船体近似计算的方法,定积分及变上限积分的实际应用; ' j' K9 ?) d- r 2. 掌握船舶静水力曲线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7 _+ w2 {* h c! q" o 3. 掌握船舶浮性、稳性的基本概念、稳性衡准值的计算方法及浮态计算方法; : @' b. b' U* Q( J, Q 4. 掌握动稳性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船舶稳性的基本衡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u. n) c$ F5 o 5. 掌握非完整稳性的概念及破舱稳性的计算方法;5 o# E8 q; g2 d' \0 Y2 [1 C# Y0 d 6. 掌握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并能用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船舶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 E& Q8 c/ [8 u5 s 7. 能对一般排水型船舶进行总强度计算; " w0 l; X! V7 c; }3 a 8. 掌握船体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 5 g6 ~+ H0 G# f9 A# c0 L 9. 掌握船舶建造的基本理论、工艺原则、工艺装备和工艺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建造工艺问题。2 n2 a) m7 p# k) q: e8 c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J+ n# e, D* K8 @/ ]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 ^9 t2 x d' R0 J4 V+ h* I. r+ e 2. 答题时间:180分钟; 6 ?" |4 Y+ z* t- F 3. 试卷分数:总分为150分;其中,船舶静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各部分试题的分数均占总分的25%左右。! Y: N8 \$ r4 t; | 4. 题型比例: ' w9 U) O7 S" a% V# C4 z (1)名词解释题 约16%; 0 ]# \# F2 X* e (2)填空题 约16%;. w, R3 G4 U' M5 i/ J, j+ p5 k (3)判断题 约8%; + s7 J: e0 R& P; M (4)计算题 约36%; - N5 z% z' P, ~& n2 x8 f* N (5)综合分析题 约24%。. `6 [4 q$ g7 j0 \ 五、参考书目: + L' M8 M7 j4 J, L; P 1. 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 F8 t$ e) I0 U% }8 i 2. 顾敏童等,《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M1 T s. v5 H# y: f7 b3 W 3. 王杰德,《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 / Y, d- ^1 h/ i: ? 4. 徐兆康等,《船舶建造工艺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6 w; w1 z$ p4 h- G1 G# A' }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M% T" f, M5 M$ S7 E6 V 一.船舶静力学 , T$ |3 W/ e" S& j$ h/ M 1. 船体近似计算方法0 H6 G2 N1 N/ d7 ^' o3 } 定积分与变上限近似积分方法在船舶静水力计算中的应用。% {2 \0 Z" j2 I 2. 船舶浮性 5 d N ?; M1 H% O 船舶浮性的概念; 0 ^6 ]% B( p$ R/ f! l: { 船舶浮性参数的积分表达及计算方法;. O b. a! {6 j) u2 @# ~ 3.船舶初稳性 : g% N; B+ o, K/ y 初稳性的定义及稳性参数的定义; $ ]& K% `( _6 F" W8 O4 r 初稳性公式的推导; + y: c& W: s% ^' J9 H: X 初稳性公式的应用;* w& `$ D" y' t: D9 [ 特殊载荷(悬吊、自由液面)对稳性及浮态的影响;" ~5 `7 U" `) B# k- \% I 稳性及浮态计算。- z5 O, G6 |4 \" V" o( a 5.船舶大角稳性& {7 V3 [/ z% w3 i0 M0 e 大倾角稳性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Y: C4 ^3 u7 V9 ~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的特征参数及计算方法;4 y ]$ i+ @! X 动稳性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1 i8 }1 N8 i) c8 _+ W! ]) R 稳性基本衡准方法及应用。 % O1 C4 w2 C8 [& K5 ?" X5 S/ d+ X. Y 6. 船舶非完整稳性' ~& f% H& _/ F( x7 s- s7 u% [ 船舶破舱的浮态和稳性计算;- R* ?1 h9 e0 M C& [4 ^ 可浸长度曲线计算原理及分舱。* T1 f, q6 r+ N* j5 r 二、船舶设计原理/ `6 n# g2 i- J) Q% O9 t2 p4 _ 1.船舶设计概要0 z" q0 ?- r* W& T 船舶设计特点; ! y# j' N& q! c) X. {! i* r! p 船舶设计要求; & n& T8 D: D& w' f 船舶设计阶段;8 n# ]4 f1 }; B, v1 n E' d 船舶设计技术任务书的一般内容及相关定义 ! D4 U; s& _, ` 2.海船法规相关内容& D$ i9 G# m3 h 载重线、完整稳性、船舶吨位丈量的主要内容;船舶消防一般知识1 Z; o; d: B9 ]2 X* M) @ 3.船舶重量与重心 3 f" N- o9 H" g 空船重量的分类及估算方法2 M; K2 Q! j' H' _ 载重量定义及计算; 1 s! q) o+ C$ y 排水量估算和 重量鱼浮力的平衡; # S3 l: O5 [5 j! N( w 重心估算方法;! r8 J1 |1 d# ?" b; d7 Y* q 4.舱容和布置地位, N4 i' x: j' Q# S7 m 积载因数基本概念; 4 {) S! v# k% H6 P 各种舱容估算与校核方法;, g. c( `- i6 _& ~7 c4 i 船舶的布置地位;3 q! ^3 v9 r% _# U 5.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 3 x1 V _" ?& `+ t* G# l3 R 载重型船与布置地位型船特点及设计步骤& A6 A, [/ X6 C( `' A" m$ O) T 主尺度和主要性能估算方法 6 L' [ g- n6 o# }3 C 6.型线# ^' {/ K3 w# L# q 横剖面面积曲线特征;9 `! k1 M( t; U! V" h& @& N 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3 R: @( p) \6 M7 e" U 型线图设绘方法 3 b2 p$ b% c1 o6 e8 ^5 j, E! k 7.总布置设计$ d9 b- |1 j7 `# Z 总布置设计主要内容 ) N6 n6 `/ u8 `5 T% E 典型船舶布置特征 3 k' X7 q) ?5 |3 z 总体布局的区划 " n9 D% W6 L! S, q; f 浮态调整 # q+ R) i, f! E# H) m4 M 三.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 8 L) z" }2 m$ I* T' T, w0 B$ z 1. 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外力计算 $ |! F+ J4 @' u" D2 Z; r 船体梁受力与变形8 A+ ]% S& T7 } 重量曲线5 q+ J, V9 P7 q; T! b 静水剪力与弯矩曲线 4 Q2 V: q4 f4 n% ^( N 静波浪剪力与弯矩曲线( X r1 c( t; b3 K& }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实例7 J4 S% x' k" V$ Y* f W 2. 船体总纵强度计算$ j* T) m. y# r/ q1 p0 G2 T9 X 船体总纵弯曲应力的第一次近似计算3 ?$ `1 o9 W1 r f( } 构件的稳定性检验和总纵弯曲应力的第二次近似计算: \) `2 }3 R, u- M0 k _2 F- D 构件的多重作用和按合成应力校核总纵强度 ) O- v" z8 f R# ?2 v# F 许用应力& Y# @& i3 s$ X9 \% R: C9 E8 X 船体极限弯矩的计算 + U7 N6 E, M; X 总纵强度计算实例 - V0 v; K3 M/ [! W6 B u 3. 船体中剖面计算法设计+ f- F3 ]2 G7 F/ J* ]& d8 w k 船体结构钢料和结构型式的选择 ; ^7 S, Y. @# K6 L8 Z( J( ~# H 中剖面计算法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策略 9 V1 n3 r" W: U6 H1 M6 Q 中剖面纵向构件相当厚度的决定 2 e3 t* h* @! N; Y P' c 纵向加筋板的设计——板与纵骨间的材料分配' R4 z# K3 n% v \- B( \ 考虑构件剖面折减后的中剖面设计 9 f; |1 _; r6 m/ Q 4. 船体结构规范法设计 * C! g7 e) ]1 \( s! V Q9 M 船体结构规范法设计的基本考虑 ' @" s* V5 K6 Y* C% F) a 规范对纵向强度的要求与分析 6 M; H, b8 E; S% _7 l 外板及甲板的设计. e* Z7 a, D: }' \ 船体骨架的设计 6 e. C. Y- d% I/ v9 ?" s" v4 d 应力集中区的结构设计4 J# v7 H0 A' u S; {; \* W 四.船舶建造工艺学 F$ q2 T5 L9 `7 B/ r2 i 1.造船工艺的内容、流程和任务" [) y! d/ j# ^ w3 [ 2.船体放样与号料3 m8 R c) x9 y$ o8 i0 z 船体放样的投影概念,! G$ I' ]# ?# c3 O ]! i 船体型线和船体结构线放样的方法、步骤、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 `% |- V* m" o! W' K4 y" G 船体构件展开三要素、展开原理和展开方法# N4 S y9 x' s1 L7 A$ g3 m 三角样板和正样箱的作用及制作方法;$ w0 _& p5 V' g 3.船体数学放样 2 f+ r! Q b- S' D7 f 船体型线数学放样原理3 Z b3 f# T1 k& C; x# S8 X5 b 建立样条函数的思路与方法. A# ^& E6 @. S" W# Q) A 单根型线数学光顺判别和修改方法; X- S l- F. Q5 m- a% \2 _ 4.船体钢料加工 ) I; ]8 j0 m+ Y& @ d, P 钢材预处理的意义及构成钢材预处理流水线的实质性工位 % U+ ^& R; y1 O/ p6 f* X9 o) [ 船体构件边缘加工和成形加工的原理及方法9 Y0 p# F4 D! T. Y$ G @6 ] 5、船体装配0 K2 Q0 L8 J4 R" a) t) Z9 L 船体部件、分段和总段的装焊工艺原则及方法 , z! E+ ? r! q7 H 船体分段临时加强及吊运翻身方法 a- Q' Q$ T0 `2 F; e( i 船台装配的类型、工艺装备、装配工艺 # u3 X+ q* a7 a" c5 R: I4 ^# N4 o 6.造船生产设计 " Q" M; i0 V" |9 a. R7 }/ l' u 船体生产设计的意义及常用生产设计编码构成 $ e# m$ _! l4 d 船舶建造方案及船体分段化分的原则及评价 4 }2 x* W! }. e+ z$ o- h6 Y1 F% x 7.船舶下水 & ?5 p- ?; I, _* g' ~: H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0 A# ^7 O2 L) K1 q+ c; `+ |6 _ 纵向涂油滑道的下水过程分析、下水设施、下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机理及预防措施 0 U3 b- ^7 U% w6 E/ s9 _. Q V
! Y+ o2 V$ j m3 _$ \
- ]0 g4 ~; F& c: C, T , I# B; ?1 p! W" N * O/ N2 ?3 U+ z: D! L. m2 r/ N/ {+ O* Y2 E' Y * e6 G, @0 B6 c+ n% f) m$ A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