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过来的,有点长,慢慢看,希望能帮到你,你也可以自己我们官网看看。
% G: ~; n7 f: e: y [; D
参考书目:
/ u: b7 ~1 i9 ]6 Z# j 1. 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上册),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4 J* }) ]3 v3 C. y3 X1 K3 C+ g/ \
2. 顾敏童等,《
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5 b- j; M8 m# H9 P- F
3. 王杰德,《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
3 X f+ Z; z0 C5 ~- V6 f7 f" A
4. 徐兆康等,《
船舶建造工艺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7 @" r& G: h& B2 ?: r- I' Z' i+ ~2 [8 t! r+ ]6 I% w& W
武汉理工船海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纲
( c3 [2 @% r) o9 B i, I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
0 B3 H" m2 L! y$ E' Q$ l- ~% X9 U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5 z! q% m0 h( B, J
一、考试性质
" e' w* i( l' g8 X5 T# s0 C: h6 S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综合》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通过本科目综合考查考生是否熟练地掌握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所涵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满足硕士生阶段专业学习的需要。
8 c$ }& F- x0 w' ]6 T" Q
考试对象为报考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2013年全国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 z4 i( z% }2 u
二、考试学科范围及考试中所占比例
4 Z ]: i2 N; u ~ 考试范围:
船舶静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
( c8 q" H4 c# l! C
以上考试范围包含的四部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综合》考试中均占25%的比例。
' X: l' k4 ~4 H( M( [. c+ g. Z# S 三、评价标准
6 W% Y* B. A f8 \- O) z 1. 掌握船体近似计算的方法,定积分及
变上限积分的实际应用;
' j' K9 ?) d- r 2. 掌握船舶静水力曲线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7 _+ w2 {* h c! q" o 3. 掌握船舶浮性、稳性的基本概念、稳性衡准值的计算方法及浮态计算方法;
: @' b. b' U* Q( J, Q 4. 掌握动稳性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船舶稳性的基本衡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u. n) c$ F5 o
5. 掌握非完整稳性的概念及
破舱稳性的计算方法;
5 o# E8 q; g2 d' \0 Y2 [1 C# Y0 d
6. 掌握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并能用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船舶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 E& Q8 c/ [8 u5 s 7. 能对一般排水型船舶进行总强度计算;
" w0 l; X! V7 c; }3 a 8. 掌握船体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
5 g6 ~+ H0 G# f9 A# c0 L 9. 掌握船舶建造的基本理论、工艺原则、工艺装备和工艺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建造工艺问题。
2 n2 a) m7 p# k) q: e8 c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J+ n# e, D* K8 @/ ]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 ^9 t2 x d' R0 J4 V+ h* I. r+ e 2. 答题时间:180分钟;
6 ?" |4 Y+ z* t- F 3. 试卷分数:总分为150分;其中,船舶静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各部分试题的分数均占总分的25%左右。
! Y: N8 \$ r4 t; |
4. 题型比例:
' w9 U) O7 S" a% V# C4 z (1)
名词解释题 约16%;
0 ]# \# F2 X* e (2)填空题 约16%;
. w, R3 G4 U' M5 i/ J, j+ p5 k
(3)判断题 约8%;
+ s7 J: e0 R& P; M (4)计算题 约36%;
- N5 z% z' P, ~& n2 x8 f* N (5)综合分析题 约24%。
. `6 [4 q$ g7 j0 \
五、参考书目:
+ L' M8 M7 j4 J, L; P 1. 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上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 F8 t$ e) I0 U% }8 i 2. 顾敏童等,《船舶设计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M1 T s. v5 H# y: f7 b3 W 3. 王杰德,《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
/ Y, d- ^1 h/ i: ? 4. 徐兆康等,《船舶建造工艺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6 w; w1 z$ p4 h- G1 G# A' }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 M% T" f, M5 M$ S7 E6 V
一.船舶静力学
, T$ |3 W/ e" S& j$ h/ M 1. 船体近似计算方法
0 H6 G2 N1 N/ d7 ^' o3 }
定积分与变上限近似积分方法在船舶静水力计算中的应用。
% {2 \0 Z" j2 I
2. 船舶浮性
5 d N ?; M1 H% O 船舶浮性的概念;
0 ^6 ]% B( p$ R/ f! l: { 船舶浮性参数的积分表达及计算方法;
. O b. a! {6 j) u2 @# ~
3.船舶初稳性
: g% N; B+ o, K/ y 初稳性的定义及稳性参数的定义;
$ ]& K% `( _6 F" W8 O4 r 初稳性公式的推导;
+ y: c& W: s% ^' J9 H: X 初稳性公式的应用;
* w& `$ D" y' t: D9 [
特殊载荷(悬吊、自由液面)对稳性及浮态的影响;
" ~5 `7 U" `) B# k- \% I
稳性及浮态计算。
- z5 O, G6 |4 \" V" o( a
5.船舶大角稳性
& {7 V3 [/ z% w3 i0 M0 e
大倾角稳性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 Y: C4 ^3 u7 V9 ~
静稳性曲线及动稳性曲线的特征参数及计算方法;
4 y ]$ i+ @! X
动稳性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1 i8 }1 N8 i) c8 _+ W! ]) R 稳性基本衡准方法及应用。
% O1 C4 w2 C8 [& K5 ?" X5 S/ d+ X. Y 6. 船舶非完整稳性
' ~& f% H& _/ F( x7 s- s7 u% [
船舶破舱的浮态和稳性计算;
- R* ?1 h9 e0 M C& [4 ^
可浸长度曲线计算原理及分舱。
* T1 f, q6 r+ N* j5 r
二、船舶设计原理
/ `6 n# g2 i- J) Q% O9 t2 p4 _
1.船舶设计概要
0 z" q0 ?- r* W& T
船舶设计特点;
! y# j' N& q! c) X. {! i* r! p 船舶设计要求;
& n& T8 D: D& w' f 船舶设计阶段;
8 n# ]4 f1 }; B, v1 n E' d
船舶设计技术任务书的一般内容及相关定义
! D4 U; s& _, ` 2.海船法规相关内容
& D$ i9 G# m3 h
载重线、完整稳性、船舶吨位丈量的主要内容;船舶消防一般知识
1 Z; o; d: B9 ]2 X* M) @
3.船舶重量与重心
3 f" N- o9 H" g 空船重量的分类及估算方法
2 M; K2 Q! j' H' _
载重量定义及计算;
1 s! q) o+ C$ y 排水量估算和 重量鱼浮力的平衡;
# S3 l: O5 [5 j! N( w 重心估算方法;
! r8 J1 |1 d# ?" b; d7 Y* q
4.舱容和布置地位
, N4 i' x: j' Q# S7 m
积载因数基本概念;
4 {) S! v# k% H6 P 各种舱容估算与校核方法;
, g. c( `- i6 _& ~7 c4 i
船舶的布置地位;
3 q! ^3 v9 r% _# U
5.方案构思与主尺度选择
3 x1 V _" ?& `+ t* G# l3 R 载重型船与布置地位型船特点及设计步骤
& A6 A, [/ X6 C( `' A" m$ O) T
主尺度和主要性能估算方法
6 L' [ g- n6 o# }3 C 6.型线
# ^' {/ K3 w# L# q
横剖面面积曲线特征;
9 `! k1 M( t; U! V" h& @& N
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3 R: @( p) \6 M7 e" U
型线图设绘方法
3 b2 p$ b% c1 o6 e8 ^5 j, E! k 7.总布置设计
$ d9 b- |1 j7 `# Z
总布置设计主要内容
) N6 n6 `/ u8 `5 T% E 典型船舶布置特征
3 k' X7 q) ?5 |3 z 总体布局的区划
" n9 D% W6 L! S, q; f 浮态调整
# q+ R) i, f! E# H) m4 M 三.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
8 L) z" }2 m$ I* T' T, w0 B$ z 1. 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外力计算
$ |! F+ J4 @' u" D2 Z; r 船体梁受力与变形
8 A+ ]% S& T7 }
重量曲线
5 q+ J, V9 P7 q; T! b
静水剪力与弯矩曲线
4 Q2 V: q4 f4 n% ^( N 静波浪剪力与弯矩曲线
( X r1 c( t; b3 K& }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实例
7 J4 S% x' k" V$ Y* f W
2. 船体总纵强度计算
$ j* T) m. y# r/ q1 p0 G2 T9 X
船体总纵弯曲应力的第一次近似计算
3 ?$ `1 o9 W1 r f( }
构件的稳定性检验和总纵弯曲应力的第二次近似计算
: \) `2 }3 R, u- M0 k _2 F- D
构件的多重作用和按合成应力校核
总纵强度
) O- v" z8 f R# ?2 v# F 许用应力
& Y# @& i3 s$ X9 \% R: C9 E8 X
船体极限弯矩的计算
+ U7 N6 E, M; X 总纵强度计算实例
- V0 v; K3 M/ [! W6 B u 3. 船体中剖面计算法设计
+ f- F3 ]2 G7 F/ J* ]& d8 w k
船体结构钢料和结构型式的选择
; ^7 S, Y. @# K6 L8 Z( J( ~# H 中剖面计算法设计的基本任务和策略
9 V1 n3 r" W: U6 H1 M6 Q 中剖面纵向构件相当厚度的决定
2 e3 t* h* @! N; Y P' c 纵向加筋板的设计——板与纵骨间的材料分配
' R4 z# K3 n% v \- B( \
考虑构件剖面折减后的中剖面设计
9 f; |1 _; r6 m/ Q 4. 船体结构规范法设计
* C! g7 e) ]1 \( s! V Q9 M 船体结构规范法设计的基本考虑
' @" s* V5 K6 Y* C% F) a 规范对纵向强度的要求与分析
6 M; H, b8 E; S% _7 l 外板及甲板的设计
. e* Z7 a, D: }' \
船体骨架的设计
6 e. C. Y- d% I/ v9 ?" s" v4 d 应力集中区的结构设计
4 J# v7 H0 A' u S; {; \* W
四.船舶建造工艺学
F$ q2 T5 L9 `7 B/ r2 i
1.造船工艺的内容、流程和任务
" [) y! d/ j# ^ w3 [
2.船体放样与号料
3 m8 R c) x9 y$ o8 i0 z
船体放样的投影概念,
! G$ I' ]# ?# c3 O ]! i
船体型线和船体结构线放样的方法、步骤、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 `% |- V* m" o! W' K4 y" G 船体构件展开三要素、展开原理和展开方法
# N4 S y9 x' s1 L7 A$ g3 m
三角样板和正样箱的作用及制作方法;
$ w0 _& p5 V' g
3.船体数学放样
2 f+ r! Q b- S' D7 f 船体型线数学放样原理
3 Z b3 f# T1 k& C; x# S8 X5 b
建立
样条函数的思路与方法
. A# ^& E6 @. S" W# Q) A
单根型线数学光顺判别和修改方法
; X- S l- F. Q5 m- a% \2 _
4.船体钢料加工
) I; ]8 j0 m+ Y& @ d, P 钢材预处理的意义及构成钢材预处理流水线的实质性工位
% U+ ^& R; y1 O/ p6 f* X9 o) [ 船体构件边缘加工和成形加工的原理及方法
9 Y0 p# F4 D! T. Y$ G @6 ]
5、船体装配
0 K2 Q0 L8 J4 R" a) t) Z9 L
船体部件、分段和总段的装焊工艺原则及方法
, z! E+ ? r! q7 H 船体分段临时加强及吊运翻身方法
a- Q' Q$ T0 `2 F; e( i 船台装配的类型、工艺装备、装配工艺
# u3 X+ q* a7 a" c5 R: I4 ^# N4 o 6.造船生产设计
" Q" M; i0 V" |9 a. R7 }/ l' u 船体生产设计的意义及常用生产设计编码构成
$ e# m$ _! l4 d 船舶建造方案及船体分段化分的原则及评价
4 }2 x* W! }. e+ z$ o- h6 Y1 F% x 7.船舶下水
& ?5 p- ?; I, _* g' ~: H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0 A# ^7 O2 L) K1 q+ c; `+ |6 _ 纵向涂油滑道的下水过程分析、下水设施、下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机理及预防措施
0 U3 b- ^7 U% w6 E/ s9 _. Q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