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 @, c H3 _# U一、课程简介
$ s; n" w1 X7 l- T9 e' W% e8 |《化学海洋学》是海洋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肩负着提供给年轻一代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管理海洋的海洋化学方面的重要知识。它主要研究海洋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存在形式、化学组成及其迁移变化规律,以及控制海洋物质循环的各种地球化学过程与通量。! q5 h$ D1 h2 J3 I2 c$ q
通过本课程学习,有望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学生对海洋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系统的、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化学物质在海洋中的典型分布特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巩固理论知识,并学会用化学观点观察海洋、解释海洋现象;针对热点科学问题设置专题讨论,并推荐文献阅读,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有助于追踪学科前沿;为《海洋化学实验》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海洋科学研究的兴趣。, Q% h" u8 }( B x+ i2 z& ~1 l
二、教学目标
2 E* R- h; i; a; [0 ]2 F% C5 w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转述海洋氮循环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区分各种形态氮在海洋的不同区域的分配差异;对海洋氮循环的4个关键过程进行下定义;列出固氮生物束毛藻水华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条件;应用4个关键过程描绘并解释海洋中氮营养盐的分布特征。4 e2 ]9 U2 l: O; x0 @; v L( y
三、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
# q2 P! |5 m2 c. S. F [; E' K(一)教学方法1 f. X7 q" y' k6 H( ^& _8 x9 N
1.问题导向性学习7 z( i9 ?, @6 q3 X8 d6 L5 `2 R7 g9 j/ I
以问题为导向引入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允许学生思考1分钟),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7 s4 B" g; n4 K" K
2.结合实际案例; A5 w6 R, v0 z6 E+ }& E8 B% D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利用理论知识解释海洋现象。' u0 |2 T4 W$ p# v, s. W" J
3.专题讨论
& b( h$ u3 [! q1 B: [7 G" o设置1个讨论题,分小组讨论(每组5人),讨论5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先发言,其他组员可作补充,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并引入新的知识点。# l+ A. I; W3 g$ ]' ~% p U
(二)信息技术手段2 U7 s+ h; l: i; @/ n' [/ u
第1页1.多媒体教学:结合示意图将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并以动画方式播放或通过小视频,给学生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1 d; n5 b% P$ x5 V* T; d# n! K" [* P5 k
2.慕课堂线上讨论区:结合当前研究背景,课后设置2个延伸题并发布在线上讨论区,学生需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就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不同想法,有利于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还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相互探讨、学习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 A. k% Z5 Y1 |; `2 s9 I Y% ?3.慕课堂随机点名:用慕课堂智慧教学小程序,随机点名,请同学回答问题。
+ B( o( S$ x0 X5 b/ c四、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
1 {2 u" t. M2 d! M; D \6 c+ O1 E9 i B9 y/ |
五、教学效果6 [+ i+ {& W. K( C( u5 z
整体教学效果好,学生对本门课的期末课程评估结果为98.84分。这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的巧妙性,以及教学反思的主动性。
8 [9 T( F6 @3 d& h+ B& J+ Y& M教学方法上,通过引导式教学(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讨论。将复杂过程或知识点简单化是关键,并以动画方式、形象生动的示意图展示和讲解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着重结合实际案例,充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学以致用。, F( A+ a- P6 N
思政元素:
- U% M! e i' W①通过与时事紧密联系,扩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了解中国冰芯研究历史及其如何获得国际认可,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7 t' ?) c. P$ Y4 X* J; S
②结合练江水污染治理案例,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去向有更深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力争为社会做贡献。
/ s; N0 ^+ |% |$ F4 q' K3 d- j) r, k第2页③通过追踪科学前沿,不断更新和汇总知识内容,保证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和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新思维看待科学问题,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S" c- R4 }5 ]& \: ~% e
教学反思: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如何做好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避免顾此失彼。在讲述政府做决策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信息。知识点更新时要注意把握“度”,不能因花太多时间而影响经典过程和知识点的讲解。- t; d$ `* F3 l
六、特色与创新
" O5 ]0 k% a- I2 l& V: A(一)摒弃照本宣科的习惯,且不拘泥于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单一方式,而是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小视频、专题讨论、线上线下结合)进行授课。对于重点和难点,用简单的示意图展示和讲解。' L& m0 F- W/ `" t! Z' F/ F6 b
(二)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追踪科学前沿和热点研究进展,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4 _1 R% z6 F# M" t9 e" g
(三)关注国内时事,筛选最相关的、最具说服力的案例,“悄无声息”地在课堂讲授中融入思政元素。
! D$ l$ S; P) X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