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_1 E1 [, I* x/ T5 }! s
两会期间,民建界别提交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亚洲顶尖水平海洋大学的建议》提案,建议在厦门独立组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大学。 . m0 e9 c- \2 l( F! S0 S
. C& F, ?* X9 ?, y0 U- r! O
0 p) ~# h) R; |5 J% ] % c. [9 }7 x1 q3 D) ~0 K- P
4 k @9 a# W6 R7 X % a3 w- c0 e" s
民建界别建议 ]! E- C' h% i
采用福建省政府、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及厦门市政府共建的模式,适当整合厦门现有的涉海科研院所的海洋教育资源,以“综合型、教学研究型、创新创业型”为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台湾海峡,覆盖辐射东海、南海和东盟及周边海区,全面服务福建海洋强省建设,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海洋合作,面向全球高薪聘请一流的教师,并在全球吸引“一流”的生源,推动实现“北有中国海大,南有厦门海大”的中国海洋高等教育新格局。 # j" K; o3 t Y; Z) x
8 B) k5 d: E! |" b" v6 B
6 O$ |- ^. E5 K4 z
" X+ `& I, I3 O0 c4 J5 {) h6 E- u8 ?
3 X& s, u) h! y2 }' H
0 K8 ^$ F0 R- Y
福建省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近年来海洋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福建省至今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海洋大学”。
3 r$ z! |( g8 k' C5 r5 [ 到目前为止,我国沿海的其他省份都已经拥有或正在筹建自己的海洋大学,江苏省已于2019年将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河北省则已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北海洋大学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广东深圳近来也在筹备建设海洋大学。 & i1 S* g( D; t& R- I
为何选择厦门? % E: T3 Z' R( T' q8 w
福建省要想从一个海洋大省转变为一个海洋强省,建设一所独立的多学科综合性海洋大学则是首当其冲的迫切要求。
. I5 C- O; y5 \8 U 从全省范围来看,作为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的厦门则最具资格。厦门的海洋教育科研资源丰富,最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亚洲顶尖水平的海洋大学的条件。
: I, K4 A& [8 l! I) Z9 F& Y 厦门
$ Z( t0 R" H' V6 Q( G% B3 N5 | 是我国海洋科技教育的高地
1 X& ?3 x& o2 }4 B' g 汇聚了众多教育科研机构
" ]$ O1 p& u8 Z 厦门的海洋科技教育科研机构
4 S4 {+ ~+ D& ~1 R. H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 9 u% ^; G+ |0 C" l0 O: n
其中厦门大学的海洋学科历史积淀深厚。早在1920年代初即有论文见诸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Science》。
1 f, g# `: [/ p" m& w* V $ T1 s1 t6 X G- Q* \6 u
: I* ^5 I6 `% n. b4 P/ r$ ^0 `# x m
) x# y3 x/ q- |* t! W0 H / w! O2 S' u; j: O% x# m
' D3 F6 d) m% @$ v8 d 1946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1996年成立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2011年成立海洋与地球学院。90余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伍献文、曾呈奎、陈宜瑜院士等一批杰出科学家,为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与人才培育做出了杰出贡献;改革开放后,学科点即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7 M5 T# |, n5 H: K& a5 J# \ Q8 a
此外,如今的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也有一些渊源,1947年2月5日,国立山东大学获批规划设置海洋学系并附设海洋研究所,童第周被聘为海洋研究所所长,植物系主任曾呈奎为副所长。厦门大学于1946年成立海洋学系及海洋研究所,唐世凤教授为首任系主任和所长。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1952年9月20日,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唐世凤教授等3名教师和18名学生调入青岛与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学系,设置物理海洋学本科专业,赫崇本任主任。海洋学科成为今天中国海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M+ G0 p0 n3 Q; h- P) d/ @
" M! H( D F* e0 u) P7 t
, F) [4 K ~. x# H! P
7 h/ p; \% A* h1 d. k* U `4 E( _4 i9 l . p2 j* T- ?: A. M" J4 z% [
! e% b6 A+ m0 R
% i5 I( P- v$ W# X) T& f d* @
. I8 ?8 z4 E2 _0 c- C9 n
8 _0 s" B2 d4 p4 S( [0 ^. B# @
% J# k% B5 P3 R+ j
% A; I% u; J%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