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河海大学

[复制链接]
近日,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教学团队与科教融合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的最新教材译作《物理海洋学导论》(封面见图1)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学院在海洋科学教材建设和科教融合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r6 u) K9 y  B: M

7 ~/ `( u  a* b2 y4 I5 Q' O. G; \4 G" |
/ ~/ n+ j8 B& j7 }4 t; c& M

+ d2 l+ {1 K! G( n; \3 W3 [' J% k) k& `, m$ ~# q: B
  E. e7 b) P! U
; R( r  D* M8 ~8 j2 K0 z9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M3 |, F( n* Q) y1 ?6 I# G2 ]6 b% ?6 P$ Y' K! z- O' [1 g8 b, ?' e

6 s- Y$ o$ B5 t: ]5 z, O图1 译著《物理海洋学导论》封面图  c9 P. n$ g+ m9 ~( H
 
, p8 l, g: Q1 {1 Q$ _! I 《物理海洋学导论》教材的英文原版由美国物理海洋科学家John A. Knauss和Newell Garfield编著,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一部优秀的专业入门书籍,在国际海洋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曾于1983年引入原著的1978年首版译作,随着近几十年来物理海洋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借助卫星观测资料、Argo浮标观测资料、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式等新工具揭示出来的大量新的认知,引入最新版(2017年版)对拓展物理海洋学教学工作有重要贡献。
, _: ?( [. l* N8 g3 G翻译团队主要由我院青年教师和预报中心气候预测团队组成,并得到中国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的指导和校稿,学校多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其中(见图2)。经过多轮翻译和润色、校对、审核工作,历时近一年完成了原著翻译工作。团队成员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对译文质量严格把关、反复推敲,力求信、达、雅,保证科学严谨性和语言优美性的结合,力争为我国物理海洋学的教学和科研贡献一部高水平教材译著。* x# l% C+ u  Z7 @

% S& V; B3 c" `
; C4 ~0 e5 P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7 e3 D+ B! Z$ t& G2 m: m( r' }! O! i0 m  A  T
+ K: _6 }4 T3 w

5 P: v, P! H; ?, F0 z
0 M, d: u; B% n2 i0 T
9 A# f2 M- ]3 v2 R& D+ |) x; S图2 参与翻译和校对工作人员名单! [' a' |4 `* i  J/ x, j
, E8 z% L; T4 a; o1 }
! S: H5 A6 y; _1 B
. p8 i& Z$ M9 ?( B& Q4 r
$ o4 Y& e' F; V* L2 D0 H3 @

4 U) L; G! c* U6 t4 g# m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将之视为提升海洋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学院采取自主编写教材与引入国外经典教材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原创、兼容并包,近年来已出版高水平自主和翻译教材多部,初步建立了具有河海特色的海洋科学教材体系。该书的翻译出版,将形成本土教材和翻译引进的合力,服务本科生“物理海洋学”课程教学,服务于研究生“描述性物理海洋学”和“海气相互作用”课程教学。
7 G# Z2 f/ x9 ^. q& b, Z5 c# S% _' P' h. C

8 d. c; e: V" l& _供稿人:周桂地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葛宝淼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