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放合作,聚焦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B" Y+ f/ e7 f) p m* A智库建设是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加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4 年2 月,教育部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2015 年11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2016 年5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
: K3 W( d) g8 W3 C8 p6 @% J- i随着智库的快速发展,智库的数量逐年增多,对于智库的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大部分学者将中国智库分为官方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3 类。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众多高质量人才汇集在高校之中,这为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支撑。在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明确要求将“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纳入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中。以上证明了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与健康发展是我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环节。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高校智库具有科学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集中、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便利且广泛以及具有中立性等独特优势。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及高校自身优势条件下,我国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整体向上发展的趋势之下,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数量多质量低,分布过于分散、协同性建设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资金缺乏保障且使用困难等。探索出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不仅对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构建乃至国家竞争力与软实力的提升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 @. i8 D9 g/ w3 ^- L2 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性
# A3 {0 {; ^9 ]+ J2 Q我国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政府积极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在制定政策制度时不可避免需要智囊团为其提供调查研究、咨询或献策等服务。有学者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15.8 万,全国共有1.9593亿人受教育程度为大学,而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2017 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7 年5月31 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 所。每年我国拥有在校研究生200 万左右,并且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有一半的院士会常驻在高校内,入选者及其他高质量人才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说明了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与健康发展是我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环节。
; S! Z. n% \8 v0 p高校智库拥有其他类型智库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高校往往拥有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及各领域研究人才,从而使得高校与其他智库机构相比,具备更厚实的学科基础以及科研能力。并且无论是国内高校之间还是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要比其他机构更加便利、更加广泛。与依托于政府或国有企业部门的智库相比,高校相对独立,其主要以科学研究、探索真知为己任,对待问题更有可能做出公平合理的判断,提出更加客观的决策建议。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无论是对于提升学校影响力还是对于提升政策公信力来说都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 f9 n. [7 ?: h' f2 \, R( b0 N(1)有利于学校培养优秀人才并扩大学校影响力。高校是科研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智库作为高校的一部分,为大量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科研人员研究目的主要是解决现实中的社会公共问题,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在专注于学术性研究的同时,更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多学科人才汇聚在一起,思想的碰撞,有助于科研人员开拓思维,产生更多的创意等。因而高校智库有助于多学科思维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智库成果的传播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度。
" V3 o5 x/ F) W% V! U' Q9 t(2)有利于提升政府政策的公信力。一般高校智库并不依附政府,从而高校智库对政府能够提出较为客观、中立的政策建议。另外,高校智库往往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长期的科研工作积累,使其具有很强的科研基础与实力,拥有一套较为规范的科研方法与流程。科研队伍的研究成果在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也接受了社会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政府出台的政策以高校科学研究为基础,大大增加了政策在群众心中的可信度。
. g: c: T8 H( u3 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问题分析
( l9 n) L) P( M4 R7 H! m* @9 E自2013 年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均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开展智库建设工作。总体来说,智库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新型高校智库是我国新型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他类型的智库相比之下,高校智库拥有雄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及研究能力、齐全的学科门类、大量的研究性人才、便利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条件、地位具有客观与独立性等诸多独特优势。凭借以上独特优势并在党中央、各级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发展中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主要体现在智库成果质量低,智库机构地区分布不均、协同性建设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资金来源缺乏保障而且使用也比较困难。 4 T6 d0 o1 Z$ m" ]8 P C
3.1 数量多而质量低 3 j# @! W8 j; f/ M/ z
我国学者研究表明,随着一系列文件精神的传达以及在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校智库总体数量持续多年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每年新建高校智库的数量明显提高,以2013 年和2015 年新成立的机构数量最为突出 (如图1 所示)。更有《湖南日报》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国高校智库数量已占我国智库总数量的1/3,且大有持续增量之势。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2017 年CTTI 来源智库发展报告》更是显示,在604 家CTTI 来源智库中,高校智库有348 家,占58%。
Y! C+ C/ h& o% P我国新建高校智库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但就是在这种总体数量连续多年不断攀升的情境下,却暴露出了我国高校智库成果质量低的问题。内参是中国智库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的最为重要且特有的方式。《2017 年CTTI 来源智库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的智库内参有80% 上报后没有反馈,15% 的智库内参获省部级批示,获副省部级和正国级批示内参数量均占2%,获副国级批示数仅占1%,见图2。而诸多学者也表示,我国整体智库成果不理想的大环境下,一向专注学术研究的高校,其下属智库所推送出的成果更是缺乏实践性。我国大部分新型高校智库还处于成长阶段,内部机制不完善是导致高校智库成果影响力低、质量低的重要因素。 # m8 e! a& i1 B; p
3.2 分布不均、协同性建设不足 3 a; \$ z# K0 M' A# c# e5 }* J
目前,虽然各地均在积极倡导高校智库建设,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以及政府的开明程度不同,各地区的高校智库发展呈现出较大的“贫富差距”。有诸多学者指出我国高校智库存在地理分布不均的现象,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等经济较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智库建设明显落后。
Z v5 I& E% E3 R! a我国高校智库协同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内部学科间缺乏融合、合作。虽然高校设有众多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但是一般高校都是将各种资源分给下设的院系,而院系间往往各自为政,合作意识比较欠缺,导致智库机构不能全方位考虑问题,咨政报告或者是政策建议偏向于表面工作;另一方面是高校智库之间的合作交流欠缺。一些高校视彼此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缺乏合作。并且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得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高校智库之间协同也不足。 % T( j* l- \- _) P* O% t
3.3 人才机制不完善
5 C3 P0 b: w/ L: b ~: P8 D大部分高校智库都是依托于母体院系设立,智库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由本校教师,绝大部分高校智库没有或者很少有专门的“正式人员编制”,人员构成非常单一,普遍存在“一套班子挂多块牌匾”的现象 。并且众所周知的是我国很多高校教师具有较重的课时任务,而完成基本课时是老师们获得薪酬的硬性要求,这致使很多教师以教学为主,以智库工作为辅,精力投入不足,高校智库成果自然不佳。
+ Z/ T4 u# |3 `. ~+ X, [. |相比较之下,在国外的诸多高校智库中,其研究人员构成则不仅仅局限于本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而是大量引进从政府部门离职或退休的官员;同时,智库专家出任政府官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种制度我们称为“旋转门”制度 。在我国境内由于受到公务员制度的束缚,高校智库运营与管理体制的局限以及思想上的误区影响,使得我国高校智库还缺少类似的人才引进机制,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智库成果缺乏权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 X; P$ [& N# G. G( I
另外,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智库缺乏专业的运营与管理人员,一般是高校老师承担着运营管理工作。而他们比较擅长的是教学与科研工作,往往缺乏实体组织的运营与管理经验,并且让作为高校智库研究员的老师参与智库的内部管理及外联工作会占用他们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如此一来不利于高校智库产出高质量成果。管理方法不当、运转不畅、成果质量低等均严重抑制了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 # u) b$ g z$ m
3.4 资金来源缺乏保障且使用困难
. i* U# U1 }# w! e7 v- ]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是智库发展的保障。国外高校智库拥有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教育部的拨款,基金会或个人的赞助或者是出售智库出版物获得的收入等。相比较而言,国外高校智库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取的资金支持仅占全部资金来源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个人的捐赠以及基金会的赞助。这一特点不仅有效地保证了这些国外高校智库与政府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且还使其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从而使高校智库能够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 ?% v1 v+ l& V8 ]! T* e
与国外各大高校智库相比,我国高校智库还尚未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我国高校智库获取运营资金主要靠两种渠道:一是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的正常性财政拨款,用于智库的正常运转;二是科研经费,通过竞争性的方式争取纵向和横向的科研经费。缺少社会企业的合作经费、基金会的财力支持及高校智库自身的经营性收入,科研经费成为我国高校智库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这种竞争性的经费获得方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费保障机制的长期缺失导致高校智库在长期与战略性问题研究上后继乏力,未能充分发挥自身开展自由探索和跟踪研究的优势,这将不利于高校智库长期、稳定地运行。 5 u3 d4 D7 m/ d$ u) H1 k
除了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外,我国高校智库还存在“突击式花钱”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智库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经费的使用需要受到智库财务处及学校财务处的双重监管,产生多重财务要求,此外,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着信息失真,工作业务周期不一致等问题,这些均增加了高校智库经费的使用难度。使得两办《意见》中下达的“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合规合理使用间接费用,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这一经费使用要求并未得到落实。 3 o# c) r# P6 @3 l- o' V, p8 w
4 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策略
6 u# C+ D _0 A8 H+ B: F4.1 打造高校智库联盟 9 `( \; K* o+ |" V& ]% z# z. i" L' o4 J
我国高校智库分布不均、协调性差致使很多资源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也催生了个别高校智库建设突飞猛进、“连年增产”,而大多数高校智库发展相对较缓,成果不佳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各个高校智库应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意识,树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逻辑理念,打造以共建共享资源、相互协同发展为宗旨的高校智库联盟。
/ M/ x Y- X z0 t! Y* y打造高校智库联盟,首先要打造高校内部的联盟团队。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基础研究实力雄厚、汇集各领域人才等诸多先天优势,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各学科、各部门之间流动性。然后,高校智库要充分利用高校之间学术交流广泛又方便的绝对优势条件,走出本校,与所属省市内、其他省市甚至是国际上的其他高校智库多多进行交流与合作,建立高校间的智库联盟。
5 O% d7 I$ r3 o9 F. J从管理学角度来,任何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转都需要有管理者发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 5 项职能,高校智库联盟也不例外。高校智库联盟可建立理事会来组织与管理联盟成员间的日常活动,作为指导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议事与评估机构。理事会要有完善的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是要有明确的责任机制及科学的考评机制。理事会要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分工明确”有助于各个成员间形成优势、能力的互补,促进成员之间的高效合作,协同发展。理事会需要将尽责程度纳入对联盟成员的评价指标中,另外,评价机制中还需突显成果应用价值的重要性,因而可以将职责完成度、政府决策部门的批示与评价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将学术评价作为辅助性衡量指标,还可以将媒体评价作为参考指标 。二是多功能的沟通联系机制。高校智库联盟的沟通联系机制需要保障联盟内部沟通的高效性,需要保障高校智库联盟与政府间沟通联系的及时性与便利性,此外还需要保证高校智库联盟与媒体搭接的畅通性。基于此理事会可以构建版块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理事会在该平台上可以发布联盟服务介绍、智库成果及联盟成员信息等,从而可以加强外界对联盟的了解、提高智库知名度并利于成果的向外传播;理事会可通过此平台发布通知及政策导读等信息;高校智库之间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进行在线交流;政府可以依托此信息平台与智库联盟进行有效沟通,自主选择信息服务的供给方并同样可在线交流,这有利于政府需求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满足 。三是理事会要建立选题研究机制。理事会可组建专门的选题评审专家团队,设立合理的评审流程,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四是设置定期议事机制。定期对理事会工作、各个联盟成员的表现进行总结,促进高校智库联盟整体及各成员在不断总结中吸取经验教训。议事形式可以采取各个主要负责人网约议事或实地会议等形式。 & t- i/ I, a0 `8 ?- [. s& X
4.2 完善人才机制 [7 I4 A+ ~6 ~/ I! T
人员要素是高校智库的血脉,完善的人才机制是高校智库健康运转的关键。针对我国高校智库人才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 P) r% V, ?0 f& b9 ]
4.2.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 旋转门 ” # x0 M; V0 N P
提高高校智库成果的权威性与实践性需要有不同领域、不同经验背景的人才作为力量支撑。政府部门的官职人员更加熟悉政府的运作流程,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具有丰富的实务知识、行政经验及人脉资源等 。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加了解商业环境、了解企业和员工的需要与问题。而高校科研工作者则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功底。因而,高校智库应启动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旋转门”,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丰富高校智库人才结构,形成能力互补,增强高校智库成果的公信力与有效性。
6 t+ i* }* I% h, t/ u一方面,高校需要积极吸纳政府、企业的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智库。可以聘请从政府或企业退休离任的高职人员作为高校智库全职研究人员或运营管理人员,还可以邀请在职的政府人员或企业高管作为智库的特聘专家。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企业要向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敞开大门,欢迎高校智库人员到政府部门、基层一线和党政机关智库挂职任职及企业某些部门挂职锻炼。高校智库机构、政府及社会企业三方需要通力合作,打破思想、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壁垒,共同努力使三者之间的人才“旋转门”转动起来,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 @. F* Z* p! k' H8 Q
4.2.2 配备专业的智库运营管理人员 如上所述,
- n+ f6 M; ?! x; n* d政府退休离任官员或企业离职高管等拥有长期的组织与管理经验以及较广的社会网络关系,因而高校智库可以聘请这类人员作为智库的全职运营管理人员。另外,高校智库也可以聘请一些校内博士生或研究生作为兼职管理人员。在此方面,一般高校智库可以辩证性地借鉴我国较出色的高校智库的做法,如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拥有一支 20 人左右的运营管理团队,该团队设有包括秘书长在内的专职管理人员 5 人,兼职参与本校智库运营与管理的研究生共有十几人。
. x; X- T5 f- S0 c k+ k! ]4.3 优化资金保障与管理制度
# \+ P0 p7 _# Y- a0 n为保证我国新型高校智库的正常运转与持续发展,需要改变原来的高校智库资金保障制度。首先,新型高校智库自身要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新型高校智库可以通过出版智库成果获取收益;可以通过举办智库论坛会议或者培训班,对参与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还可以以收费形式为政府或企业提供咨询建议服务。其次,政府要对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建立专项经费扶持制度为新型高校智库提供资金保障。再次,鼓励社会企业、基金组织或个人进行捐助或长期性资助活动。通过以上 3 方面的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制度,确保新型高校智库免于资金短缺的困扰。 $ G+ z, C; h' V% u: t2 \
在拥有多元化的资金保障制度同时,应该优化高校智库经费管理制度。首先,要去除双重管理制度,学校与本校智库之间努力共建一套独立的智库财务管理制度,从而避免因双方工作周期不一致、信息不对等而造成的经费使用困难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智库的工作效率。
3 m6 m* v6 V: ]" \: k5 结 语
. k8 T3 w Z6 c C新型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及多思维的优秀人才,而且有利于我国决策的科学化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新型高校智库虽然凭借各方力量的支持及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仍存在数量多而质量低、分布过于分散、协同性建设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资金来源缺乏保障且使用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抑制着我国高校智库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本文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之后,提出了打造高校智库联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以及优化资金保障与管理制度等促进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的策略建议,以期我国高校智库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能够提供更多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而促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 * J1 \6 D: K! e+ j7 {; ^9 P; p1 q
文章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 $ k& u5 B7 ~9 b" G% Q) o* F2 h
作者简介:李艳双,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朱丽娜,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4 \) G+ a4 Y4 U
& k8 [" O. X; z% K* r3 D0 p" R* B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