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我国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支撑保障格局

[复制链接]
2019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于2019108日在沪召开。据悉,目前我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支撑保障格局。& u% m0 O% |- l+ X" c
  
" V" I/ q$ T/ ^3 X* j据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介绍,今年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自2003年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
' F- R+ ^; R" |9 U' B  
1 @% U& i& X- K3 B! w3 j0 ~- Y在破冰考察船能力方面现拥有“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经过三次大规模改造,船舶安全运行、科学调查能力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我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2019年7月交付后,圆满完成各项试航工作。在即将开展的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将与“雪龙”号一起组成破冰船编队,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9 f; f5 ?2 R6 f; C* }& Y
  
# t7 v$ R2 j- D6 D在考察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了长城站、中山站改扩建;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成了我国首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冰盖上建立了内陆中继站——泰山站。在北极地区,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通过与冰岛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二个北极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北极环境、气候变化长期监测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 W$ _! i/ W) {7 y1 {  
4 @3 y( G0 N+ T' t+ ]& r$ P$ r" s8 B在极区航空保障能力方面购置了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号。2018年1月,“雪鹰601”号成功降落在南极昆仑站机场,具备可覆盖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的航空保障能力。此外,为提高船载直升机保障能力,还为“雪龙”号配备了Ka-32重型直升机“雪鹰102”号,为“雪龙2”号配备了AW169中型直升机“雪鹰301”号。
2 w* O6 i' k& I2 \9 ]  3 ?3 H. {# F6 O
在国内保障能力方面在长江口沿岸建立了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建成了考察船专用码头、考察物资堆场与仓库、国家极地档案馆业务楼。
7 q) h+ h! V/ I8 z+ A  
3 i' o9 @# A2 j8 V) i9 W杨惠根表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组织实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极考察、8次北极考察、16个年度北极黄河站考察和1个年度中冰联合北极站考察。
5 W) M" i0 x3 T- p' k+ R  
& H7 |" W( t# N3 W
我国极地科学基础研究确定6大优先领域
1 Y( C3 H5 _* }' n; O$ Q

2 u; f1 j' `: t! L
2 l0 y; p: M% r+ u! {
6 d* s3 B% z, f0 T! Q; p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10月8日在“2019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表示,由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编写的《极地科学基础研究优先领域》规划,已确定6大优先领域,希望未来5-10年科学家能对此6大领域的创新研究有所贡献。
' h7 j3 f. k$ A  T  ' h1 s. i3 ?: n% l
6大优先领域具体包括:极地冰盖不稳定性和海平面变化;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南大洋环流变化及其全球效应;南北极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效应;极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日地耦合与极区大气圈层相互作用。' a/ F3 \% J' q' |
  0 ?; R, M+ _/ _* ~" n- C/ K2 f, v( L
  
6 Q5 ^% P9 u% X! S5 `2 H/ ~4 k秦为稼说,从2018年9月开始,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编写《极地科学基础研究优先领域》规划,来自自然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的100余位长期从事极地考察和研究工作的专家参与了编写。5 N/ e9 R( b, ^* S' C# W
  2 \8 {) R+ I8 o& o) f, ?
“创新是引领极地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极地全局工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秦为稼说,科学研究是极地创新的供给侧,必须通过汇聚四面八方的科技精英壮大极地科学研究力量,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层次级别。
, M* y: m3 j/ ~, w: r& C! u8 P" c  
8 f9 @9 M* k, U2 C* ?/ Y' _# O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极地考察工作对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秦为稼认为,要坚持战略导向、任务导向和科技导向,统筹推进科学研究、考察业务和支撑保障的协同发展,突出交叉和融合,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注重人才和项目支持相统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优良学风和作风,加大科学传播力度,培育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
& H- L* n1 @7 {" J7 M( r, h2 e  2 c& F0 `' Z  Z" A4 B! {- Y  W1 O
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是极地科学研究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年举行的是第15次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对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冰冻圈雪冰演化、极地海洋环境变化与生态效应、极地新兴污染物赋存及生态环境影响等11个研究方向进行学术交流。) G( o# _# F& l, u
  
/ D5 t+ W$ ^, o/ j! e( F0 b. h
极地科学研究取得累累硕果
# i: B0 }+ N' ]( G3 n2 ^  }3 [
  
1 ~4 H4 ]6 J! q9 }4 n/ Y. h
作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30年来取得累累硕果。  g. T2 A" F" Z/ k- ], M+ J
    l8 r, }$ Y- A/ L' P1 ~
据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介绍,自1989年成立以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致力于科学研究,注重学科建设。在成立之初的极地冰川、空间物理和生物生态学等3个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极地海洋学、南极天文学两个特色学科,并建立极地战略研究室,推动了我国极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Z8 Q7 s" _. d. v( Z  k
  
2 C' Z4 z" H, F) J! c' \0 N与此同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稳步推进创新基地建设发展,先后建立了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南极长城生态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今年,极地科学数据中心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 |% r5 \. n3 ^7 A8 S3 U
  
! K% B" F8 Y0 g; |' t在极地冰川研究领域建立了“普里兹湾-艾默里冰架-冰穹A(PANDA)”观测断面和冰穹A地区冰川学综合观测体系,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南极冰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实施冰穹A深冰芯钻探,找到了东南极冰盖小冰期的冰芯证据;构建南极固定翼飞机综合科考系统,伊丽莎白公主地航空调查填补国际空白区,发现了南极第二大冰下湖。# g0 m' u9 a) z$ U/ O' V
  
! S: O/ i, g( a- `' h8 e在极地海洋学研究领域揭示了环流和海洋热通量等要素变化,对海冰和冰架的潜在影响,提高了对极地冰-海相互作用的科学认知;自主研发的“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UNIS)”在北冰洋实现了1年以上连续观测,将作为我国构建极地海洋观测网核心装备,参与北极气候研究漂流观测国际计划。
* q1 t) y; e4 d* I  9 m  r. z" |' t7 a$ v" m) E
在极地生物学研究领域构建了极地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与研究技术平台,发现并报道了一批微生物新物种及新型活性酶与酶基因,提出了环境污染物全球长距离传输机理与来源解析的一系列新认识。
5 T3 \3 |4 `3 `" W  
+ _3 e* [. r5 \' J' L! g! u+ g在极区空间物理研究领域构建了极隙区空间环境南北极共轭观测体系,研制国际领先水平的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在极光亚暴发生区建立了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获得日侧极光的综合观测分布特征,发现了一类新的极光形态——“喉区极光”;首次获得磁暴袭扰地球期间,极区电离层等离子体云块演化的直接观测证据。# w- k' o/ N8 W5 v) d' z( ~
  ; Z1 V) Y! l/ Q) a9 Q6 U" D/ P
在南极天文研究领域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合作提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南极昆仑站天文台”的概念方案和项目建议;开展黑洞与星系共同演化研究,发展了一套利用氢和氦元素示踪黑洞周边气体的新方法,首次获得了物质吸入黑洞过程的直接观测证据。+ P# S. R( P: }, x# W4 {. {$ o
  3 ]" X5 U; l: B
文章来源:海洋网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