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9月5日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启幕。会上,《东亚海洋合作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在该论坛中发布年度研究报告。, k) t; V3 \3 k4 G
3 H7 r7 e9 I: m7 ~《报告》认为,过去一年来,世界局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风潮不断蔓延,海上合作不仅是构成稳定东亚地区战略走势的“压舱石”,而且承载着“海洋命运共同体”始于东亚的壮阔愿景。
( M5 u6 S- g* I! h : p* F I1 C/ y, t2 N
《报告》称,东亚海洋合作的新态势主要体现在:“海洋命运共同体”打开合作新愿景。中国与东盟共同制定《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顺利完成《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的制定和第一轮审读,彰显地区国家提升海上互信的政治决心。- ?/ A. f& x2 l/ x: D) N3 g0 P
3 X2 V# c! Q- T E! E1 Y( g
$ H+ M4 z; p+ f n2 S# J
《报告》显示,日本利用G20大阪峰会推出“蓝色海洋愿景”,韩国设定2018“海洋经济再腾飞元年”和2022“世界第五海洋强国”目标,东盟版《印太构想》将海洋合作置于首要位置,海洋合作的政策基础不断强化。
- o/ u$ r" K0 G4 v
7 u) | [, ~4 @. ?, L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表示,区域内外涌现合作新平台,在稳步推进域内海洋治理的同时,东亚国家在全球层面上的合作引人瞩目。2019年中日韩作为非北极国家的主要代表,推动筹备并成功建立北极公海渔业管理组织。供给创新形成合作新引擎。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引领基础设施合作方兴未艾,东亚海上风电市场迎来爆发期,潮汐能、温差能构成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新热门。
/ Z+ c* B0 m2 M. b7 M6 S; ^" Q6 \ h8 u; V$ j
傅梦孜认为,未来,东亚国家对加强海洋合作的共识与期待更加强烈,目标与筹划深入对接,投入与保障也加快跟进,地区海洋合作享有巨大的空间和机遇。可以预见,地区合作网络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辐辏,汇聚开放、绿色、廉洁的新阶段动能;海上功能合作与产能合作齐头并进,务实合作由低敏感领域向较敏感领域迈进;区域、次区域以及地方海洋经济多层次合作体系更趋充实;东亚国家间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 `9 X m2 p( P# f, M# e V9 O. }8 U: R/ @) Q
* I& e6 w. |+ j! i据悉,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自2016年建设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共吸引了来自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嘉宾及近千家企业参加。, g" y3 \" m* C5 }' _/ B
4 I& A! P7 F1 w2 P
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开放融通”为主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由主论坛、五个分论坛和一个展会组成,旨在聚焦海洋经济、科技、环保等国际合作,围绕港口、航运、贸易、金融等主题,推动东亚各国相关专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2 R2 T. v7 a7 U! t1 |, u1 ~
8 f! K% \/ S) j& h- \ 文章来源于:中新网
- y* Q! y: R) Z5 ?. d, D 作者:杨兵 胡耀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