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塑料已成为全球性的新兴污染物,黄海和渤海作为连接亚洲与太平洋重要的陆架海区,在微塑料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对微塑料向陆-洋传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晰。 2021年12月3日,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发表题为“Fate, source and mass budget of sedimentary microplastics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的研究论文。
9 L$ c. K# u2 S- ? z4 }
研究成果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黄渤海2019年春季共享航次(航次执行船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科学考察船),研究团队对黄渤海微塑料的来源、迁徙和归宿等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黄海和渤海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119 item kg-1和137 item kg-1,小粒径微塑料分布模式与细粒径沉积物和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模式相似,表明它们或具有相似的陆源输入和运输机制;而大粒径微塑料与叶绿素a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近岸区域呈现高值,表明较大的微塑料可能受生物附着效应影响,倾向于更快地在近岸沉积。 2)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陆源和海源分别占黄渤海微塑料来源的77%和23%,且海源(包括养殖区和渔业活动)是渤海区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3)黄渤海微塑料的总输入和输出量分别为3396.92 ton yr-1和3814.81 ton yr-1。质量平衡估算显示,渤海微塑料的主要输入途径是河流排放,而黄海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沉降,两个海区大部分的微塑料均埋藏在沉积物中。 以上结果表明,黄渤海沉积物对阻止微塑料进一步运输到太平洋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更多关注该区域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
+ K( y; U' x- N, s2 @/ M6 s
研究团队与资助 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为2018级海洋化学专业本科生张铭雨及2020届博士毕业生林嫣博士(目前工作于厦门理工学院),通讯作者为实验室流动科研人员、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蔡明刚教授。合作者包括挪威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Andy Booth、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夏斌研究员以及闽南师范大学刘凤娇副教授、实验室宋希坤博士、2019级博士生崔耀宗、2021届硕士毕业生顾张杰、2018级本科生李一凡,样品由宋希坤和顾张杰采集。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渤海共享航次、挪威研究理事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资助。 " h3 w- U1 u/ d% U) K
# Y* \& v- ~! f7 ]/ N
论文来源: Zhang, M., Lin, Y., Booth, A.M., Song, X., Cui, Y., Xia, B., Gu, Z., Li, Y., Liu, F., Cai, M.*, 2021. Fate, source and mass budget of sedimentary microplastics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18640. 论文链接:
) j' x1 H/ X8 N% t0 a
. M% ]2 w2 d1 F&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