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2 I8 J4 y Q* U' m5 t
青岛依海而生,有着与生俱来的蓝色基因。海洋赋予青岛鲜明的城市特色,有力推动青岛破浪前行。面向未来,青岛将发力构建“4+2+4”海洋产业体系,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十大产业,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
, f U4 h- t9 T- i) G& E 一系列向好数字,彰显着青岛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不断迈出重大步伐。当前,山东省被赋予“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国之重任,而被山东省赋予海洋强省建设“一核引领”定位的青岛,正聚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目标,在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海洋港口、对外开放等领域进一步深化部署,努力在海洋经济领域“走在前、挑大梁”。
2 V# g. I2 A& n: k6 m “4+2+4”海洋产业体系 , Y! R$ ~4 x, |: j3 G
4
) f2 t& ~7 N- U4 ~8 i3 c 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
% a& l' u8 E9 z* d& A. P 2 w" b% x% Q0 C Z- Y( _
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 O) r$ Q: s$ Z( B- ^ 4
8 y; y, z) Q! a' v" ^ 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1 q1 ~( O4 d% U2 f
加强顶层设计 & h w: E) P$ r
将出台《关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全面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围绕“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细化部署,塑造海洋发展新优势
5 L9 D* c' P- K. t- L6 u 加快编制《青岛市海洋发展远景规划》,形成未来10—25年青岛海洋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 . c& y: d& C+ \+ Y$ F: D
加快编制《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为海洋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壮大、海洋科技创新等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 8 z% O) P" }4 s5 D0 |
加快制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围绕相关海洋重点产业进行体系化部署,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3 d. V7 r0 P5 k) W# I- [" B
加快产业布局 % V" A7 B- e4 P! N0 a
突出抓好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并围绕“4+2+4”重点产业、30条产业支链、1600家关键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 {( R3 E/ C& I) `* ?3 O( N% j7 v 围绕“4+2+4”海洋重点产业,今年上半年,青岛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72.72亿元,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5.4%,总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9%。86个项目中,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项目约占48.8%。这些项目的招引、落地,将不断提升青岛海洋重点产业发展水平 ! _+ y* L5 }$ c$ L
不断提升海洋“五个中心”水平 . n+ x Z# l4 y; e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赋予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定位、新使命。据此,青岛2022年提出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并陆续出台了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意见、五年规划、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现代海洋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系列文件擘画出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路径,概而言之,是着力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等海洋“五个中心”。 1 D/ [, \( q4 x, [ f+ y& R
经过一年多时间发展,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成效如何?发布会上,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介绍了一系列成果进展,特别是列举了诸多向好数字,有力表明青岛正不断提升海洋“五个中心”水平。
3 c8 A+ C- K4 @ 坚持科技强海,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市涉海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45家,其中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56家。联动推进“海创计划”“沃土计划”“硕果计划”,2023年,全市涉海技术交易额69.35亿元,同比增长70%。今年上半年,全市涉海技术交易额28.21亿元,同比增长186.7%。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8家,研发费用投入共计约53.2亿元。培育涉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独角兽企业16家、瞪羚企业80家、雏鹰企业80家。全市海洋人才总量达37.65万人,住青涉海“两院”院士达23人。
4 ^/ n. W' f T. _ 坚持产业兴海,打造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青岛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市140个海洋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7.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59.14%;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72.72亿元。海洋产业不断提质升级,“海葵一号”等大国重器在青建成交付,抗肿瘤新药BG136完成临床一期,抗乙肝药物LY102获批进入临床,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启动运行,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发布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6 ]$ [4 g8 r0 ^
坚持以港通海,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发挥港口辐射效应,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202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77万标准箱,分别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今年1—5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98亿吨,同比增长5.3%;集装箱吞吐量12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6%。发挥贸易纽带效应,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联系,开辟航线220余条,航线密度和数量居北方港口首位,海铁联运箱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759.7亿元,同比增长4.6%。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378.3亿元,同比增长1.8%。发挥港城联动效应,制定出台青岛市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促进港区、园区、城区三区融合发展。
8 U" u$ u& a( A/ i* o 坚持合作向海,打造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搭建参与国际海洋治理平台,建成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成为亚洲唯一的联合国海委会“海滨之城平台”创始城市。“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OGO)”首个区域办公室落户青岛。拓展海洋开放合作空间,组织举办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海洋活动,青岛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创新海洋国际交流模式,与50个国家的8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与西班牙、挪威、法国等国家开展海洋领域交流,推动与太平洋岛国开展海洋渔业等领域交流合作。 0 \# L5 P4 X/ n# M
坚持生态护海,打造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实施海域立体确权,探索“标准海”制度和低效用海退出机制,推动海洋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发布国内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完成山东省首笔海洋碳汇交易,打造全国首个“负碳海岛”。提升海洋生态治理能力,完成小岛湾、古镇口湾等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灵山岛生态修复项目有序推进,“一湾一策”协同推进污染防治,2023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3%,创历史最好水平。灵山湾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8 {: e/ l4 t) y/ B7 E" l# r" h9 y( L 建立“4+2+4”海洋产业体系 . i+ U6 _( j. ^8 w. ^# i4 V' p8 ?
多年来,青岛坚定不移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海洋已经成为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青岛的海洋发展,被国家寄予厚望,也被山东省委以重任。无论是2018年山东部署海洋强省建设,还是2022年山东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山东对于青岛在海洋强省建设中的定位都异常清晰,那就是要求青岛当先锋、“一核引领”。2024年5月,山东省被赋予“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国之重任,在此背景下,青岛于海洋发展版图中确立了新的目标,努力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C# d$ O; T8 W! S5 P" @
海洋纵深发展,规划改革先行。据介绍,青岛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全面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围绕“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细化部署,塑造海洋发展新优势。记者获悉,青岛还在加快编制《青岛市海洋发展远景规划》,形成未来10—25年青岛海洋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加快编制《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为海洋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壮大、海洋科技创新等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 6 r5 A5 F0 _& M6 g5 `. j% h1 x8 A
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是做大做强海洋产业。经多年布局发展,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青岛均有布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青岛首次提出将建立“4+2+4”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 W. M. }% F8 }. b. E 这是青岛海洋产业新的发力方向。与之相呼应的是,一方面,青岛正加快制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围绕相关海洋重点产业进行体系化部署,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突出抓好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并围绕“4+2+4”重点产业、30条产业支链、1600家关键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5 p$ O+ ?, W' \& ^ T+ G5 Q6 W 今年开工的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发电项目就是青岛以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海洋装备等产业发展的代表。该项目系山东省首批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由中电建(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02亿元,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海上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将促进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海洋牧场等产业融合发展。 9 {. E7 n+ V. J. y& z+ X
在海洋招商引资方面,围绕“4+2+4”海洋重点产业,今年上半年,青岛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472.72亿元,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5.4%,总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9%。86个项目中,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项目约占48.8%。这些项目的招引、落地,将不断提升青岛海洋重点产业发展水平。 ' p B8 T2 b/ U! o3 U8 V
推进海洋领域重大规划落地 8 P l3 [2 j; T& R# `! T" r* q4 l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发展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任务。奋力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打头阵、当先锋,青岛下一步将聚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深化高水平开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攻坚突破。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力攻坚突破中,青岛正持续推进海洋领域重大规划落地。 ) [( X3 \: Z3 L) a
一个是针对港口经济,争取《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实施。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一直是青岛经略海洋的一大优势。山东港口青岛港是世界第四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建成全球领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世界上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日前联合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显示,青岛港在世界一流港口前列排名中再进位,位居第四,连续两年在世界前列排名中位次前移。今年上半年,青岛港岸电接电量同比增长364%,加快港口智慧绿色转型。 |- ~' ]" D5 O2 d& L+ N
眼下,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断推动港口航运晋位升级,青岛正争取青岛港新版总体规划获批实施。该规划提出打造“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即青岛港将环胶州湾和南翼董家口、北翼鳌山湾布局发展,下辖老港、黄岛、前湾、海西湾、董家口和鳌山湾共六大港区。同时,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棋子湾作业区、鳌山湾港区实施“战略留白”,更好保障港口未来中长期发展空间。该规划实施后,青岛港岸线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现有港口空间及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港口发展模式更高效、集约、绿色。2023年底,《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专家评审。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处处长姜佐臣表示,青岛港总体规划“战略留白”方案已获得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认可。 / t$ R. ] u3 {" a$ ?; r
另一个是深化对外开放,积极争创海洋命运共同体试验区。青岛是我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宣示地,具备争创海洋命运共同体先行试验区的基础和优势。多年来,通过推进“透明海洋”等海洋科学计划,打造上合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转化中心等平台,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海洋活动,青岛构建起广阔的国际海洋“朋友圈”,形成了海洋开放新高地。 - Y" [+ {3 m7 V& |7 }: m0 Q
特别是近年来,青岛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以下简称“海洋十年”),切实把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搭建国际海洋交流新平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新空间。目前,已落地全国唯一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平台、亚洲唯一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已落户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OGO)西太区域办公室等5个国际组织分支机构,青岛受邀成为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11个创始城市中唯一亚洲城市,将于2025年主办“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国际大会。2024—2030年,青岛将汇聚国内外知名涉海科研机构优势资源,培育发起“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3—5项,组织开展“海洋十年”中国行动项目15—20项,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
* R. W D/ Y, K$ a" { 基于此,青岛将结合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建设路径,研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建设方案,开展试验区建设方案编制、标志性项目谋划等工作,力争以海洋命运共同体试验区建设进一步联结世界,有效推动全球海洋治理,深化全球海洋交流合作。(青岛日报)
2 F+ v! ^( j/ x% t+ `2 o
: Z. {5 ^$ U. G
5 ]. w! ^* }+ {; N- a$ e0 d( o
& P7 E- Z7 a1 c) U9 w8 L1 T& B/ v U! }% S1 x
- r- i G- u; O1 B/ k0 L" ~7 V( l6 F6 o
0 R1 K8 z: ]) {0 R8 U) ?, t. I* p# h7 q* H. v9 O
+ M$ H* e! W+ T! S- b% T, M3 L$ S" P2 Q2 F, y: D$ L&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