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d2 } b K9 P1 T/ K1 ^$ Z 5月27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公布,省生态环境厅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成功入选。本次评选共确定全省7个领域60个最佳实践,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领域5个。
' B' o; x( U6 A9 O; w+ l! f: _  7 C; G5 ^' x% D. ], b4 W1 \
什么是“蓝色循环”?
" F8 P! L! a7 x “蓝色循环”是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模式,旨在破解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高值利用难、缺乏长效多元共治体系的治理痛点,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源头控制、低碳回收、高值利用,同时构建产业价值再分配体系、赋能社会弱势群体和产业链致富,实现减污降碳与共同富裕双融合,打造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共富样板。 # r4 I2 k8 \: ~7 e8 G
项目由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8 L8 n4 h1 z1 C9 {% e* [
在台州市、椒江区、黄岩区
+ B( J$ F7 [" W. U 率先开展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
* S9 ?8 w: M3 X9 k+ E 建设一个海洋垃圾闭环治理平台实现减污降碳
1 ?. S( Z6 b U, H( Y 对海洋垃圾实施“陆防、闸截、滩净、船收”,即:陆源防控、入海河口(溪闸)拦截、岸滩及海域保洁、船舶垃圾回收的方式进行源头控制。采用物联设备“蓝色云仓”,对海洋塑料垃圾减容减量约90%。通过智能算法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统一集约运送至规范化企业进行批量再生,减少中间流转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构建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再生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统筹计算全流程碳减排量,实现减污降碳。 / G2 n0 R5 n7 q1 t. ?2 a A
 ! z; h7 q7 p- A: J1 `( \" h1 R7 D
海洋塑料无人化破容减量装置:蓝色云仓(提高收集者工作效率与收入) # M3 \: l& I; T; A5 k
建设一个海洋塑料碳交易增值平台实现高值利用 ; ^) J' k7 C9 K( I, ]! T% r
将国际头部企业对海洋塑料的需求与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有效融合,由运营企业联合国际环保组织、认证机构、产业链企业组建“蓝色联盟”,建立“海洋塑料国际交易中心”,并通过区块链追溯技术对海洋塑料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标签、碳足迹标定,以标准的治理体系和产业链升值体系打破国际高端市场海洋塑料认证的绿色壁垒,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增强塑料出口企业的环保竞争力,构建可信的有经济内驱力的可持续治理模式,整体提高30%产业价值,填补我国海洋塑料供应的空白,实现高值利用。
) g f1 ?& y( n5 H1 J; R  $ R: @9 x6 {5 o" g
海洋塑料全流程追溯原料:TÜV国际认证(填补国内再生企业需求,打开国际高值利用渠道) 8 X. N' k) i" h
构建一个产业价值再分配体系实现生态共富 # h) m& a' J/ U0 M% u* {/ Q
在采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重塑业务流程,让一线收集人员降本增效直接获利的基础上,提取20%海洋塑料高值利用和碳交易获得的红利,设立“蓝色生态共富基金”。以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精确到产业链每个环节和参与者,提高产业整体收益,实现市场化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同时,重点聚焦沿海村落一线收集的弱势群体,拓展增收渠道,提供社会基本保障。通过产业价值再分配,充分调动收集个体与产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可持续的多元共治体系,实现生态共富。
" \4 P0 V6 F. K% d+ O- X P) f( @7 Q 
+ q, _) {; r* F, y2 [ 海洋塑料收集人员:小蓝(沿海村落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
- R1 }4 S. q, x# j0 Z F1 s “蓝色循环”实施成效 8 M U0 f9 y# \$ [: K3 f6 {
减污降碳取得新成效
1 f$ k. I+ W" v- N5 f9 W7 G 台州市4352艘渔船、沿海镇村500多名困难群众加入“蓝色循环”,设立海洋垃圾暂存点16个、回收点11个,试点三个月共收集海洋垃圾1560吨,其中塑料垃圾1270吨,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新模式推广后,预计全省每年可回收海洋塑料垃圾18000吨,减少碳排放72000吨,有力助推我省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 g* U/ h$ {0 I# l' _ 共同富裕蹚出新路径
+ v1 e; g. i! P/ O, M 通过搭建国际高值利用海洋塑料的通道,让全球环保资源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服务,让沿海低收入民众通过环保获得有尊严的收入,同时给我国塑料出口企业提供高竞争力原材料。设立初始“生态共富基金”300万元,与德国GIZ达成172万欧元公益基金合作意向,正在为第一批500名低收入收集人员缴纳社会基本保险。
* d* Y/ ~# e2 C0 J, K# s; O 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8 d- P3 j3 V0 k/ F4 J- P$ @
改变政府主导出资治理的模式,向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方式治理转变。推动制定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碳减排、碳交易的“浙江标准”。 - Y% [ D2 H9 a* E" X. r. X
转载自 | 浙江生态环境
4 P" @) k6 q9 `& O' _" t6 k" T5 l 原标题:《省生态环境厅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入选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第一批)》 3 P( I! q# Z2 G0 a
& e* B; U( K2 g
9 D( H2 C2 z: }3 s5 U6 Q9 M( _9 Y( }/ A/ _
& g$ T( Y# x# K# r; t! V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