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椒江“蓝色循环”项目如何成为“地球卫士”?刘亦菲拍吻戏太欲了,被男演员按在墙上亲出声,网友:这谁顶得住 - 海洋微塑料危害

[复制链接]
$ c/ h& _$ W2 O& y) e- n) k

  中新网台州11月7日电(傅飞扬 徐梦缘)作为海洋废弃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塑料对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

2 W z6 W& d* Y/ o# K

  面对海洋塑料治理这一全球性难题,在浙江,一场由渔民、船舶及企业共同参与的环保革命正先行先试——通过吸纳沿海民众加入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联合塑料应用企业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惠及一线收集群体,达到生态与富民“双赢”。

; h9 J( f7 }" ~5 |, C

  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下称:“蓝色循环”项目)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 W' Y7 L. g; w2 D' O c

  从全球25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蓝色循环”项目有何魔力?

& r1 A( T7 D7 X9 y$ p& c

  海洋垃圾看得见、理得清

. n( d7 b7 n; b; p2 b5 ~

  作为海洋大省,浙江海岸线长6600千米,海岛数量4350个。台州是该省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综合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

: ~2 d6 N# R- S+ `+ R' Q; y

  譬如,椒江在2019年建立“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运用“智能装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打通产废、收集、运转、处置、监管等各环节,实现船舶污染物全流程闭环治理。

# Y* o$ t1 _4 d9 f9 E/ [$ ?$ C

  2022年4月,作为浙江第一批试点城市,台州在“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的基础上,推出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

# a9 p% Z! g0 f9 m" }* @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洪燕说,“蓝色循环”项目是“海洋云仓”的迭代升级,将海洋污染物的整治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不只是局限于船舶污染物。

: S+ o9 k& w0 c1 b3 B9 v! Z, s2 X

  步入“蓝色循环”项目展示基地,记者看到,从船舶、养殖场、滩涂等地回收来的塑料垃圾进入一个巨大的“黑盒子”,其将自动对塑料垃圾进行倾倒、破碎、造粒、输出等工序,还能对入仓人员、地点、时间等信息实现全过程实时记录。

+ @+ i6 d8 i7 u

  数据显示,经过“蓝色循环”项目的前端处理,塑料垃圾容量减少90%,高效生产出的再生塑料粒子,通过智能算法合理规划的运输路线,统一运送到规范化的企业,再生产成手机壳、汽车配件、行李箱、服装等产品。

$ j$ t* C+ i, g5 d; j

  海洋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融合发展

: }4 x2 Y2 W' y1 e& A

  在椒江大陈岛的海滩上,低保户李荷娇等人会定期捡拾埋在沙里的塑料瓶,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泡沫塑料、渔线渔网等。

6 a3 q# H+ i3 }8 {) J6 t* ^% I( t
' U# m! G3 `- j! ~6 U% Q
$ f4 }+ V+ }6 L) d9 \
2 t2 r: E2 p( s
* v0 K! Q0 x b' o0 P 大陈岛一景。张瑜供图& n6 @5 b" f" B' ?. `) v( {( w
' u: T1 |& ^ @4 o% m# |- d. z

  “我每天都会在海岸边捡拾塑料垃圾,送到‘小蓝之家’,普通塑料瓶市场回收价是3分钱一个,‘小蓝之家’给的回收价是2毛钱一个,一个月能挣2500多元。”李荷娇说。

- x, d% X$ L3 ~. k: p1 y+ ~

  回收溢价从何而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海洋处处长陈渊说,一些国际企业乐于参与海洋污染治理,他们对使用海洋塑料有很强的积极性,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收购海洋塑料并加以利用。

% l; l4 Q& [1 d4 U$ z& N

  然而,实现海洋塑料高价回收还有一个前提——要证明这些塑料来自海洋。

- K: \% [8 R# W* t! S1 t

  在此背景下,“蓝色循环”项目构建了“海上垃圾收集—陆地再生利用—国际碳交易增值”循环治理体系,将国际头部企业对海洋塑料的需求与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有效融合,由运营企业联合国际环保组织、认证机构、产业链企业组建“蓝色联盟”,通过区块链追溯技术对海洋塑料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标签、碳足迹标定,打开国际海洋塑料再利用的高端市场。

9 I, f1 Z6 r# m

  如今,“蓝色循环”项目已成为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项目,沿海妇女、老人和渔民等参与人数达6.18万人次;项目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收集人员年增加收入约1.3万元。(完)

' }8 h& t' z/ `( Q& q# _) }& [0 X" N! y5 H1 c" Z& l- t7 h5 y : m1 f& g+ W1 x: d2 G1 _8 j% G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湘湘外婆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