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拓展】地质角度分析地理问题,附地形、地质、地貌知识点总结! - 海洋地质地形地貌

[复制链接]
2 |! L: l: E& j$ C0 ~7 z5 Q

原标题:【地理拓展】地质角度分析地理问题,附地形、地质、地貌知识点总结!

- w- w$ U, ^" l7 O+ A* J( T: j$ \* [& {# [1 M

关于“地质”,教材中有“地质作用”“地质构造”,题目中常见的有“地质事件”、“地质过程”“地质条件”等,这些地质关联词,学生普遍觉得“地质条件”无从分析。今天的知识细化就来看一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 G# D e. [! a9 s

# W7 H& ~5 B f) R

1

( ~0 e/ G! V+ _

地质作用

+ S7 s, F* b N7 v' l5 ~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连接内外力作用的纽带则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6 C) {" i$ [0 l$ P; s

, u& g1 T6 P4 \+ }( B

& Q ?# ]. l" A( W

2

& m# \9 ]" v' C. Y6 \1 q2 p

地质构造

$ j( b7 t0 l% n

地质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是指岩层或岩体的变形与变位。最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向斜、背斜)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证据”,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表形态无关,判断地质构造类型时,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

' n3 S) l9 j( ^. g

3 x5 _. T$ S/ I1 k

6 t! R6 M0 q5 L# `2 i' U* I1 E

3

! l! G0 k9 U% X8 E6 X. m

构造地貌

- I' P4 J+ G! ^ `$ M! H

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但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所以一般认为构造地貌指地球表面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判断构造地貌时,需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状况来考虑。

9 W8 T# T5 X. m" Z `' R

7 }; h$ T; {5 e

3 a0 J; z9 q3 }

* K1 p7 U- o' }, y8 C: C' T) F

4

" ]) {2 I' h3 M* N2 c

联系与区别

& B, \" M/ s2 G5 L! i

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引起岩层或岩体变形与变位,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形迹在岩层中的保留。所以地质构造由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导致,地质构造类型的判别主要看岩层的形态位置。

& |# e) ]) V' o

构造地貌是岩层运动后的地表形态。所以判断构造地貌时主要是看地表形态,地表的起伏状况。

t# h. _# O" p; p) _

/ Y4 }9 V- K$ T* B

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而在地球表面,由于岩层弯曲,导致地表也弯曲不平,形成山地等地貌,这就是构造地貌。如断层是地质构造,而断裂导致地球表面形态下陷,成谷地形态,这就是构造地貌。

6 u3 ^$ |) l: C$ J. O7 @

5

- y& X3 f% B* `# t7 w4 \

训练题

, O* ^# d) d# S) I5 z

【典例1】

1 Z: V' j; i T6 J1 g

厄瓜多尔境内多山,水电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不足,过去长期缺电,制约本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缓解电力不足,从邻国哥伦比亚进口电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厄瓜多尔共建辛雷克水电站,是该国历史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大型水电站。该大型水电站的建成,让厄瓜多尔由曾经的电力进口国变成电力出口国。下图厄瓜多尔示意图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 Z2 d7 F5 L( l( ^2 q. \; M5 q- @

" \1 V6 t) A2 M+ D: V

问题(节选):从地质角度,分析该水电站建设施工技术难度高的原因。

1 a; n+ X( ]; z1 U* e3 I/ G9 ^

【参考答案】

' L, k0 S, R& @* ^6 [

①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4 J+ j& y( a4 j, ~

③高山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2 g; {, X9 z$ x/ k0 O

④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F$ k: ~* q; Z) X9 n

【典例2】

t2 U+ ^' T+ e8 R

天坑是由地下暗河长期冲蚀碳酸盐岩岩层,引起岩层塌陷而形成的地质奇观。重庆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径为622米,坑底直径为522米,天坑深度为666.2米,是我国最大的天坑,在底部分布有大量的倒石堆(崩塌形成的堆积地貌)。图a为重庆市天坑及溶洞示意图,图b为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

" Z) k: L6 ]( v ~

, P) {' B* y; {# f

0 @* b3 T: J( e& T! W

问题(节选):据图从地质和水文角度说明巨型天坑形成的条件。

- X$ l2 x5 U# Z$ f* N4 j/ r

【参考答案】

; C; c4 f5 {! u4 N' [" C. f% f7 N( e7 ^

上部与下部应具备巨厚的非喀斯特化与喀斯特化岩层叠置结构并分别在上游与下游广泛出露;岩层在整体上呈水平至平缓状;下部喀斯特化岩层中存在100-200米厚度的含水层包气带;有数十万年以上的地壳持续上升历史;温湿多雨的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

3 o; O/ v4 \( v# C7 y; q( m- [8 D0 e

【典例3】

7 Z" J7 S6 W! R, Z( H; b

茶洛热坑气热泉群位于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地处金沙江断裂与甘孜—理塘断裂的交汇处,紧邻318国道。沿河谷两岸大致长1.5千米、宽约300米的范围内,集中了150余口气泉和热泉,但温泉水温差异较大。绝大部分是60℃以上的高温热泉及高于当地沸点的过热水泉和蒸汽泉。下图为茶洛热坑气热泉群的位置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 I( [6 B4 [. {( `, T4 A4 r. B; w

+ s _* Z3 B0 S) _: g

+ O9 {9 X! v8 ~) v' x5 s& |* F

问题(节选):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该气热泉景观不宜大规模开发的理由。

, s8 B2 R0 B' R# P) L

【参考答案】

2 q; o) A# B' @1 i

位置偏远,知名度小;距主要客源市场较远,游客数量少;地形崎岖,配套设施建设难度大,地区接待能力弱;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大规模开发。

6 s1 \1 m) q& k+ D& D

【典例4】

: j; F; m( v" v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2005年获批为国家地质公园,景色秀美奇特。其形成和地质史上的岩浆活动、构造抬升,以及长期以来的风化侵蚀息息相关。图1示意武功山地质构造。

* {: N' E4 ~1 Y- H; l" [

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指导下,对武功山开展了“寻秘武功、解读天工”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羊狮幕景区,看到这里有原生态的森林峡谷、众多的瀑布和秀美奇绝的花岗岩峰林、花岗岩石笋景观(图2)。据专家介绍说,花岗岩峰林、石笋景观与这里的岩石裂隙发育有关。考察队伍到达武功山主峰金顶后,发现这里是一派“峰高顶平,广远开阔,芳茵延袤”的景象,在延绵舒缓起伏的山峦之上,分布着在同纬度规模罕见,号称“云中草海”的高山草甸(图3)。

7 ]# Z+ Q9 S5 x8 g5 w: F- E7 \; g

4 l0 i9 a) q5 @5 I3 Y; l# k

问题(节选):

9 J& O7 u; B4 e4 {

(1)从气候、土壤角度,分析武功山山顶高山草甸的形成条件。

, r2 H) k# g3 _9 v

(2)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武功山高山草甸在同纬度规模罕见的原因。

4 i1 T G. q* i4 B% }- ^- z

【参考答案】

8 U* [: u3 z; a; e- }4 D5 @

(1)海拔高,太阳辐射强,风速大,蒸发强,不利于树木生长;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土层薄,肥力低且持水能力差,不能满足森林生长。

I6 G; ?. q6 N d

(2)花岗岩形成年代早,外力侵蚀时间长,地势起伏和缓;海拔在1600m以上山峦延绵,山体(顶)面积大。

* t1 W+ I! q* t7 T6 h, |

【尝试总结】

1 x) {, |9 b. ]( h/ Y+ i5 ]

就以上典例来看,“地质条件”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 i0 ^/ L( O; w. ^( g! l3 |6 W; @4 J

①地壳运动:活跃程度、地壳抬升/下降、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等)

4 ?2 ~7 A$ K! q9 a7 `8 |

②岩石方面:岩石类型、形成时间、岩性、岩层形态、节理(垂直/水平)等

/ L( k; L; R: m9 p; T4 B8 k

③地质灾害:类型、频率

& w. Y$ {0 w) }- N3 i

④冻土分布:有无、厚度(注意:就经验来看,冻土既属于地质条件,又属于土壤条件)。

5 B( E0 n# ~7 S$ ?) X' Z/ k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 |; ~# C5 h3 t z u% Y! ~" o

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 b- n; t! n& o' `# o8 [( a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 N( T/ b4 a2 `5 E) l% A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0 K* u7 I, P4 {2 [* [9 j) B) ~$ A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 P- V* ~' Q/ D0 g& M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

6 O) s- ?7 h- [$ Y2 N$ u! n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c- p. c8 |" D- S3 c/ T' B

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

0 g3 Q. k3 }/ ]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 R$ R; i+ [, p' R8 [. K , W, y4 Z1 A2 x/ i: G

.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 K }& J* r T5 J. i$ D$ Y 6 B/ b5 u) p- K6 P1 I) M7 A

.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 K: V1 k1 Q- ~# V& O. ?8 k' D 1 k) B: q) T$ r" _

.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3 k7 H% p7 G' S% u4 p3 c- ^" N

.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 d; \6 D5 @! l$ u" A4 S+ a6 T

. 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变质岩)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 p. H1 y& g4 \* C( t! v

.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 W" b" d+ i: B1 J& ?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5 A* f7 l8 ` q, v" P, H! s% T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 B5 ~3 W8 B, F8 \ % i" I+ G/ Y- [+ p( l; j

判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的方法:

2 H0 E+ M& [9 m1 }7 ~! z; S

(1)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5 I( Y* }4 A2 [- ~1 g

(2)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时候会有沉积物或外力指向的为沉积岩)。

. \- _2 O* w3 E# ^6 @( _

(3)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 r6 _4 X& }% F. V3 x

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方法

/ v/ a; g4 m) d9 O0 P1 ?3 w, R% g/ x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 Q( w# L4 p0 y9 T4 T) ]: d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 S0 m' [6 S/ C6 y+ C0 _/ D6 K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 g" N% L' Z, L' x0 @0 Y

板块运动与地貌

- k3 I- c: D( B) D2 I1 Z

①板块张裂: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形成大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

9 Q# g6 V" v4 J( Y" M: s

②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岛弧、安第斯山脉。

6 ]' J/ n9 m, l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 o! r6 @' p7 q5 d% q Z y; m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 c7 }' _2 H3 m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0 i3 j: @8 C3 z! \ \ ; P6 q9 X# n$ E0 }6 N

责任编辑:

* z. l/ H' ]9 H- f7 C 5 t' C8 l1 ?7 s9 s + g3 w+ C+ o# b, ~! g- u/ i + N/ `7 }- m5 w 5 x! T' Z: a: v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葛宝淼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