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攻克高磷脂含量南极磷虾油高端制剂技术,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南极磷虾开发利用的第一梯队。如今,公司正在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共建南极磷虾高值利用与质量检测联合研发中心,探索南极磷虾功能活性物质挖掘利用及其他海洋生物高值化产品开发。
+ `& M' ~3 k5 ]* A' c) W
) t8 W. G/ y- {; c
5 c6 z/ r5 A. Z4 t/ K/ P近年来,青岛涉海企业、科研院所通过科技创新深度开发“深蓝”宝藏,挖掘新赛道、创造新模式,引领海洋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让“蓝色动能”更加强劲有力。2023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300亿元,分别占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和青岛市生产总值约30%。6 F( |( ?4 h9 {# i2 v. f/ R" A4 ]8 t
9 j L k4 q& h! {8 p
, h% z9 K+ G8 q& h" I青岛国信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创造出了养殖新模式。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通过整合专业领域科研力量集智攻关,公司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等六大关键技术,打造了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养殖密度比传统方式提高4倍至6倍,养殖周期缩短三分之一。1 {+ K5 _! F$ B4 M3 I1 e
4 o/ N% p5 w* x% w7 n# R+ H# q* p/ s. P$ e( |8 J# G" x E
依靠科技创新,传统企业挖掘新赛道。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对微藻类进行深加工,生产藻油DHA、蛋白粉等产品,小球藻加工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 P' G4 T- H- `9 n; b7 ?
7 f G, k' {5 H5 Z& C5 ^" W& h8 U# W% i1 w
依靠科技创新,无效资源变废为宝。每到夏天,青岛浒苔泛滥,打捞处置是城市的痛点。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浒苔等藻类资源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技术制备水溶性海藻多糖,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抗逆性。公司董事长单俊伟说,现在公司每年生产的浒苔资源化利用直接产品产值达6亿元。
Y$ }4 \% S' ?! l/ Z+ |
5 K8 _$ w5 S( Z1 ]
! i+ I4 R7 Z$ k8 _9 o/ D- R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告诉记者,过去,我国海洋水产品以传统加工方式为主,蛋白质、糖类及脂质资源的利用率低。由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牵头,突破系列关键性技术,形成了涵盖营养食品、健康食品、医用材料和细胞工程用生物材料的高附加值鱿鱼生物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将促进我国海洋食品及海洋保健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1 X8 u3 G1 _' M7 h) p8 q9 M9 P7 _1 E6 l( j
! d8 [) e* n# ]
经多年发展,青岛在海洋领域实现3个“第一”:拥有涉海两院院士23人,涉海院士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聚集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高校,海洋高端平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攻克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等一批海洋核心技术,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位居全国第一。+ j: w+ A6 i+ |
2 b3 c. {, z9 U9 I4 [$ s/ h3 t
: `: L$ M3 N& m @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通过技术突破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高端。
: @. B0 |' i4 M& ^: o
; k. b0 k, v2 h; s* R' b' H1 O1 o. r P1 h# Y8 k& l: O, \
3 Z' _% O# A g- z* \+ \, H1 D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4月26日 3版 记者 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