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Y- ~# q( v# f
中国沿海地区位于西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之间,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陆海资源丰富,集中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以仅占总国土面积14%的沿海经济产业带承载着约46%的人口,创造出56%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联系世界经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灾害多发、易变、风险高、危害大,严重制约了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自200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气候灾害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1)从灾害类型角度而言,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冰冻、强降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表现出强度更大、频率更高、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的特征。(2)从致灾风险角度而言,一方面,气候灾害的致灾危险性和致灾强度持续升级,而且,未来时期全球升温的态势不可逆,我国沿海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致灾致损能力极有可能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沿海地区更密集的人口和更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更强,所面临的气候灾害致灾风险也更为突出。
5 s# Y! [, c* v( t 据统计,1989至2015年,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造成年均直接经济损失188亿元,年均死亡人数256人。(1)因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气候灾害是致灾致损的主要因素。自2000年以来,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等高等级热带气旋登陆我国东部沿海的频次急剧攀升,累计频次(38次)约占1949年以来同等级热带气旋登陆次数(55次)的70%。2018年,我国台风风暴潮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43亿元,占当年海洋灾害总损失的90%以上。(2)近年来高温热浪灾害的危害显著升级。2013年7-8月,江苏、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的高温记录及持续天数突破历史极值,浙江大部分地区高温持续日数达26天之久,杭州连续5天高温突破40℃,上海41℃高温成为187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记录;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沿海地区中暑病例激增,还引发致死率极高的热射病,死亡病例远超历史平均值。(3)沿海地区干旱问题也明显加剧。近60年来,环渤海地区气温显著升高(0.3 ℃/10年)、降水持续偏少(−14.6 mm/10年),旱灾加剧,尤以春旱为主,该季干旱覆盖范围超65%,干旱持续日数达39天,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 |( E7 R4 ?' x+ R& C 综上所述,提出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气候灾害应对能力的建议,包括:
2 W& S; ^& s; ]2 P; a& V 一、夯实基础研究,加强观测与监测,提高气候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和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与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研发高时空分辨率气候模式数据,提升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大碳排放增温效应、碳减排理论研究和碳减排技术研发,例如,深入开展绿色能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深化海岸带地区“蓝碳”、“绿碳”等固碳增汇研究。加强极端天气的观测与监测,实施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气象数据发布、共享与管理;进一步加强调查、监测和制备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气候灾害承灾体数据,摸清承灾体本底特征及其时空变化态势,建立气候灾害风险管理与治理数据库。构建基于历史变化评估-未来趋势预测-减排增汇效应的气候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管理与治理体系,形成沿海地区应对气候灾害的综合管理智库。
7 s/ ^. I/ `0 W a3 E/ M( x$ I& u 二、优化海岸带开发利用模式和格局,建立有效应对气候灾害的典型案例和示范区。台风增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等对沿海低地带来淹没和侵蚀风险。应根据气候监测和预测数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海岸带开发利用布局,加强生态管控,总结优秀的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降低气候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积极推进滨海湿地修复工作,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和管理,恢复滨海湿地气候变化调节和灾害抵御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大力推广生态海堤建设,代替钢筋水泥海堤,提高海堤海防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能力;树立海岸带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典范,建立固碳增汇示范区,大力推广减排和固碳增汇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应用实践。 4 a* `7 H# F. o. ?
三、优化政府调控,提升决策者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发挥主导地位作用,加强气候政策的协同效应,努力提升防灾减灾的政策绩效,包括:强化前瞻性综合服务,为气候灾害预防工作保驾护航;创新金融、土地利用和海域使用方面的政策,提升气候灾害风险的综合管理水平;支持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制定并推广防灾减灾新举措,提倡科学防灾、生态治灾,加强推行节能减排,致力于发展气候安全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统筹兼顾防灾减灾政策措施对生计、贫困和性别的影响,公平和效率兼顾,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与和谐发展;加强管理者和决策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综合防治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 {0 h7 x& S4 v6 l1 w
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推进“防灾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等媒介以及移动客户端和移动平台等传播途径,发布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科普知识和信息,开展气候灾害防灾减灾宣教工作,引导公众正视气候变化应对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一方面,提高公众对气候异常变化及其带来的灾害影响的认知程度,加强灾害意识培养,提高公众面临灾害时的心理素质,降低灾害来临时因心理恐慌而导致的不利影响,避免社会秩序的失常。另一方面,推进日常防灾减灾的培训和训练,包括,加强气候灾害防减灾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演练和演习,提高应对灾害风险的专业能力;加强广大群众防减灾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防灾、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共同推动非工程型防减灾措施的广泛采用和有效利用。
7 Q5 [' z6 S3 m9 c# s5 ~' \7 w1 N 五、建立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共绘应对气候变化蓝图。建立健全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借鉴和参考气候灾害综合防治和管理的宝贵经验;积极引导和参与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能力以支持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建立区域内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合作机制,整合有效资源、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推进碳减排目标和履行相关的责任义务,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 L$ O3 U3 Q' c# H5 c% k z9 m8 r: F O$ _% V8 }6 V
8 X. l% c+ n* o* h ^2 E: s
# n, v7 U; s8 j8 D+ g
0 z( Y. v# f/ H& x8 d*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