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学家 | 海洋生物学家张偲 - 海洋生物学家

[复制链接]
4 J' j# s* G- j. n1 ~4 @

点击蓝字 

+ p( Z5 F9 m8 o6 m

关注我们

中国海洋科学家 6 O) {, D, y- \7 V- `4 N* s

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是一颗蔚蓝的“水球”,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所蕴藏的自然资源以及生命奥秘的丰富程度,远超人类的想象。

! E/ O/ `# P' ]6 u3 Z! M# v9 q: A - [1 p5 P, m; W/ @' D" K7 E% W) t

对海洋生物学家张偲来说,生命的气息使他着迷,他探索生命的着眼点也很“微妙”,那就是海洋微生物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的作用。

( ^, B4 f/ ^: `7 X/ Y. j& E" n

生命:人体健康的“护士”

8 d7 Y6 G3 @! A

显微镜下的海洋微生物

: }/ b' e* Z3 m9 ^) h. R. ^

1985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的张偲,考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做研究生。硕士期间,张偲跟随谢玉坎教授从事贝类生物学研究;博士期间,他又转而跟随潘金培所长、王宁生教授等人进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从那时起,张偲超群的学术科研能力逐渐彰显。1996年,中科院南海所选派张偲访问印度研究与工业委员会,在印度药物工业研究所和印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习。此后,张偲在开展海洋微生物、热带海洋生态工程研究的同时,也关注着海洋药物领域,进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6 B- m3 t/ X- c

张偲致力于海洋微生物的绿色利用,使它们成为人体健康的“护士”,他主导的很多项目,都是从海洋微生物身上提取出了促进人类长寿和健康的营养物质。张偲与他的团队分离鉴定了1100多个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139个新化合物,筛选出93个具有抗肿瘤、抗菌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让微生物这个“小不点”在人体里发挥了“大能量”。

5 O/ i" E5 B, {, \) ? }- }

生态:海洋生机的“卫士”

' a- n* R. C& u; {+ M/ u7 n0 y

主持调研会议的张偲院士

& z. C' u4 F& z p& N6 h

张偲的眼光在人,更在海;在小家,也在大家。海洋微生物不仅是维护人体健康的特色生物资源,同时,它们也是调节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通过生物转化在有机环境回复无机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缓解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水平关系到海洋生物资源的权益保障、创新药物的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与健康修复等国家重大科技战略。

- v& K* g3 U% g" R

2009年,以张偲为首席科学家的我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973计划”项目——“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生物合成机制”项目正式启动。这个项目聚焦“海洋微生物的特有次生代谢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我国特有的海洋环境和特色海洋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类群,关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发现具有生理与生态学效应的新颖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海洋微生物的关键次生代谢过程和主要功能基因,揭示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发展基因重组技术、代谢工程技术,丰富生物合成基础理论,开发组合生物合成新技术,从而为创新药物和特色环保制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4 K$ T# y/ f) F

作为我国热带海洋生态工程的学术带头人,张偲和他的团队推动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海洋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他把微生物研究和生态工程相结合,发展了热带海洋生态工程理论,促进热带海洋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的工程化。他在显微镜下探索微生物,也时刻关注着大环境。

" o5 L6 `" P! h% ~! y

生涯:生活平淡的“学士”

8 V1 v9 E# f2 @. V5 g' N, e

张偲院士出席2015年“微生物代谢

工程与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 a3 t" U9 w4 a8 c% w' [

张偲的家乡是海南文昌,他说:“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洋有一份与生俱来的热爱,特别是那些珍奇独特的海洋生物更令我着迷。”大学毕业后,张偲离开青岛,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理由是“北方的冬天太冷了,我这南方人受不了”,然而,玩笑背后是张偲对家乡的眷恋。从广东省首届十佳博士生,到中国科学院特批研究员,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有了越来越多的身份,可是他说,“还是喜欢大家称呼我张偲同志,有些身份是可以变的,这个不会变”。

1 T- W& p5 q/ b

“海洋微生物大约有2亿个种类,但可培养的还不到1%,可利用的更少。我国的海洋微生物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想要完成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转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偲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研,做好这一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 S- r y0 Q: y' B8 I5 L

在张偲的眼中,生活与科研工作是全然一体,不必分割的。荣誉与成就,时光与奋斗,在他的描述中总显得平静无波。这或许就是微生物研究者的特色:志在微观,心在宏观。

) ~! E7 V) K1 Y" }. T/ j

科学家名片

5 {7 u: g7 Y6 y) o- E6 ]6 ^$ R

张偲(1963—   ),男,海南文昌人。海洋生物学家,海洋生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8 Q( r3 W& h2 W1 R8 E9 m& n

主要成就:

! i" j) O) W& ^' N2 \* _6 q

主要从事南海生物活性萜类和生物碱及其作用机制、海南岛红树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生态学研究,并在海洋药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 F; s2 C. d p$ l; h4 C% c" G

围绕“热带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功能”关键工程科技问题,开展微生物多样性的观测、认知和利用研究,促进我国海洋微生物产业与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发展。

6 K( c& `( }( n: t' z8 n1 ?

图片、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科学家》

/ T$ k T, o) w7 \/ v2 y$ y+ C7 {

———— / END / ————

# [1 C5 J; W$ U4 |) F, g' F

往期精彩回顾

7 o* y. O2 p1 L

中国海洋科学家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专家李华军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购买! 0 k7 k5 @' z; E( v# o' {! u$ |1 ]& b X1 W 1 _. C. @3 \) x5 W; c! G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永不堕落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