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育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沿海水鸟保护的生态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第三次研讨活动在九总小学成功举办 - 沿海生态保护计划

[复制链接]
9 q; Y' ~3 J- T9 z2 t; |- H7 i

! T7 \: N+ W$ T) U3 y, _6 P

12月11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20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沿海水鸟保护的生态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第三次研讨活动在如东县城中街道九总小学成功举办。南通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王爱春、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冯军、臧吉瑜、石卫新、该课题核心组成员、勺嘴鹬教室班主任、指导老师以及小勺子自然美育工作站部分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城中街道、掘港街道教育联络组教研员曹新丽校长、城中街道九总小学校长管文山全程参与活动。

/ Q0 x4 [0 Z8 g7 M3 Z7 z4 d

   上午,由九总小学周俊、石俊燕两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鸟类主题呈现了不一样的美术课堂。1 @! s% O+ T( ?" `. R! N

石俊燕老师执教的《鸟·家园》一课,学生以超轻黏土为材料塑造心中最美的鸟。石老师紧扣教学目标,以鸟作为线索,从单只鸟制作入手,让学生在情境中逐步感知爱护鸟的家园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中,石老师让学生分组交流,凸显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 @3 s, B' [0 |" X1 v- Y, U, O( n% t

2 u1 \' S0 J& T6 M/ r/ U

" ~& N+ s( j) q# Y! e# a. g4 {& k

周俊老师以《漂亮的鸟》为题,从鸟的声音导入,让学生感知鸟的声音之美;再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鸟的形态、颜色、姿态,发现鸟的美。教学中,周老师从造型、装饰、色彩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能清晰领会创作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各具个性的作品。

0 A4 C& S& [! V9 {

8 D8 m2 ^2 c9 V! _4 g0 E. f

# [" R+ v+ |4 a6 ~! H$ M. G3 j% [

0 e1 ~2 k2 E& C4 \& A

: w q9 E9 u, H

4 B3 X6 X5 x. S+ ]

观课结束后,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听课感受及思考。教师发展中心冯军老师建议美术教师主动发掘本土自然资源,并让这些资源进入美术课堂,成为课程资源。他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渗透鸟类保护观念和生态保护理念,真正做到“眼中有资源、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思想”。

6 @( P9 d; W( }1 {1 H

下午,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臧吉瑜老师作了题为《教育科研让我们的实践走向智慧》的专题讲座。臧老师以《伯牙鼓琴》的故事引入话题,鼓励老师们要通过教育科研让美术课堂成为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的课堂。她以互动的形式,指导老师们尝试性提出课题研究的问题,让老师们明白课题研究始于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臧老师还从研究方法、如何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指导,是一场及时且接地气的智慧分享。1 h3 _$ r% [6 v% x2 `/ [4 s

/ R0 X+ j n4 i) ?9 X8 Y; B8 j+ p

( [& h7 k T9 ?1 |& S5 K" C

: G p% k) D/ V% [9 S2 n$ U( Z' g

4 y0 c, w0 z! K) G& p* M

4 x/ E9 @' [: \! V& G/ V. } k

% f/ v, v! V& O+ C

- Q; S# l" `8 v; q: V2 w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 G. u7 S& ~* \4 {/ C( b4 W. J

讲座结束后,几位专家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发放研究用书《教师如何做研究》和《教师如何做课题》,并提出希望。

1 @: B) w( R5 M/ F0 \

活动最后,南通市美术教研员王爱春主任说,此次活动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平实而热烈。他指出美育课题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激励全体与会美术教师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他同时提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校际乃至县(区)际美术教育科研的合作交流,助推“科研促教”步入快车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美育人的力量8 `, d- P& D9 C# ^) U

附:活动感悟

7 _7 i& t8 n7 ^8 ] |0 c

实验小学  宗雯:

两位上课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学习情境的营造。以增强爱鸟护鸟意识为宗旨,通过观察鸟类,并运用绘画和彩泥制作的表现形式,指导学生表现鸟类和鸟类生活的环境,其中小组合作彩泥制作鸟的家园,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共同体验作品带来的快乐!课堂上自然轻松的教学氛围,宽松愉悦的合作交流场景,学生致身其中,不仅是学技能,更是一种艺术与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关注鸟类,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活,主动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j7 k6 o2 [+ T5 v" a

实验小学  董莎莎:

周俊和石俊燕两位老师课前均做了精心的准备。周老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鸟的资料,前置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他从鸟的色彩、鸟的姿态、鸟的外形、鸟的图案等方面,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欣赏各种鸟儿,并通过情境创设、作品欣赏、示范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鸟儿的不同表现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画鸟并装饰鸟。而石老师则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大自然中鸟的魅力,并利用彩泥塑造小鸟和它生活的家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作业精彩纷呈。两位老师均通过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掌握鸟的结构、形态、装饰等要素,并渗透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德育情感。& _+ |* z9 e0 v: f$ o0 s0 D% I

洋口小学  张凯:

石俊燕老师的美术课《鸟·家园》一课,课件精美,教学设计完整巧妙,由谈话导入引出课题,通过真实图片、绘画作品、实景视频由学生总结出鸟类的结构、颜色、体态、习性、生存环境等知识点。通过示范彩泥制作,教会学生搓、压、捏、切、刻等基本方法。第一次小练手,学生们制作出小鸟,而后通过图片、视频讨论鸟类生存环境,再小组讨论预设场景,师生互动频繁,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合理分工。二年级学生的作品呈现精美,海边、森林、池塘、花丛等场景中的小鸟们姿态各异、色彩缤纷。多元评价和爱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拓展使整节课得到了升华! ) m: q2 T2 ~1 @2 E7 ~

友谊路小学  宋欣娟:

这次活动,使我感触很大,下面我谈谈我的感想:1.九总小学的周俊老师和石俊燕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课堂,这两节课有成果,有展示,有评价,老师教的轻松,孩子们玩的开心。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无论是美术教室还是扎染工作坊、勺嘴鹬教室,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老师极大的精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石老师认真踏实,砥砺前行,是我学习的榜样。2.臧主任的讲座让我感觉醍醐灌顶,“让美术课有文化,做有文化的美术老师”,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原来只有教育科研才能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前行,课题源于问题,而问题就来源于日常工作,要做一个钻研美术教材,扎根于美术课堂,多学习,勤实践,会反思,能写作的美术教师。3.关于自然美育,我认为这不单是美术的自然美育活动,而是关乎人类生存的课题,能加入这个课题研究,充满了使命感与自豪感。 ( W: m& g/ T& w& V

掘港小学  陈淼:

T3 T& E4 W, s7 q4 r( i! F

周俊老师的《漂亮的鸟》,教师教态自然,从“颜色美、姿态美、外形美、花纹美”几方面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作业展示形式独特,学生将作品剪贴展示在大树上,并从林鸟招展沿海水鸟。个人觉得周老师的教学中还可以丰富一下点线面的知识。如果让来上这节课,我会强调鸟的外形特点、并从色彩的协调对比以及点线面知识拓展开来。

' B$ r* B8 V8 A9 e' g

石俊燕老师的课,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小组合作涌跃、学生作品展示精彩。建议实物鸟图可去掉一个,应多强调水鸟外形特色。

' r, `0 V5 D* K6 M7 D; R* f

景安小学  冯海东:

12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九总小学举行的课题组活动。这次活动我有两大收获:一是深刻认识到课题的重要性,讲座中臧主任以我们美术学科为例讲述了课题的研究步骤和关键点,并鼓励我们积极地投入的课题研究中,让自己更好的成长。二是学习了两堂精彩的课,教学内容都围绕着鸟及鸟的生境进行,课堂氛围和谐轻松,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展示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以方便我们一线美术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8 @/ e6 T0 R5 P- |; b$ P

少体校  潘娟:

通过观摩,我认为这两课都经过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周俊、石俊燕老师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我们们带来了同题异构的两节示范课。虽都讲鸟,但讲解形式、作业呈现方式各不相同。这是本土文化的艺术探索,教学生的不单纯是技法,更能激发孩子从内心去热爱自然,这会在润物无声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诗意的教学让孩子们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0 `, A8 c, t1 m" G: U1 i' _

石屏小学  周晓勇:

很有幸这次能参与沿海水鸟保护的生态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活动。能跟自然美育工作站的同仁及各勺嘴鹬教室的指导老师一起分享、交流在宣传沿海水鸟保护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校的勺嘴鹬教室建成近一年了,在水鸟保护的课程方面也曾有过一些想法,但具体实施时困难重重。这不仅有学校教育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自身的水鸟保护知识的匮乏,所以这次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加活动,多看、多记、多学。九总小学两位老师展示的两个以鸟保护为主题的实践课,让我深受启发。这两位老师实施引导的总的思路可以归结为:因为喜欢,才能热爱。因为热爱,共同保护。为了调动学生对鸟类的喜爱,两位老师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的呈现,让学生了解到鸟的颜色、形态之美,更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美就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去关注。运用绘画、泥塑的形式表现鸟则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一件件作品可以看出鸟在孩子心目的形象是如此美好,这为保护打下了很好的铺垫。对鸟类生境的引入和讨论,是最大亮点。生境不仅仅是作品的背景,更是水鸟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对自然的人为干预和改变,会使鸟类的生境遭受破坏,进而导致其灭亡。课上孩子们对鸟生存环境的讨论,作品中对理想环境的表达,这些都让水鸟保护的初衷悄无声息地达成了。两位老师的努力也让我们看到的在学校进行生态美育的思路,受益良多。下午臧主任就美术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作了精彩分享。让我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上的短板。课题研究是对教学提升的必由之路,尽管过程复杂且漫长。教学上的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赛一课的努力只有在反思和总结之后,教学能力才能更上一个阶层。今后教学中,要克服惰性,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参与课题实践。课题组共享的两本书也会安排好时间,认真研读。. O. I, X8 p \9 {, H

实验中学:冒孪国

这次的活动时间安排紧凑,让我在轻松、愉悦、享受的过程中收获满满。周俊老师的点、线、面让孩子们从一点一画中亲近了鸟类,教学风格随性轻松;石俊燕老师的彩色粘土让孩子们通过一双双灵巧的手创造了一个个鸟的世界,教学设计严谨细腻,课堂至始至终贯穿一条线,学生参与度高,表现踊跃,教学完整。两节课让我看到两位乡村老师的一种敬业精神和背后的付出。在参观了他们的几个美术教室后,倍受感动,更看到一所乡村小学教师对孩子艺术素养培养所承担的一种责任心。下午藏吉瑜老师针对性设计的讲座,让我完整了解了一位美术老师应该如何做课题,解决了我做课题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同时也发现自身在做课题过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P9 {3 g* M+ P% O

文字:潘   娟

1 g9 u! w0 N7 a$ N$ M. s" n4 m. ~! R

图片:冯海东

5 v) \4 U W' n0 R

编辑:宋欣娟

& T8 |) u; k$ U+ H

审校:冯   军

^7 a# w$ P& I" D9 j

-END-

% z! }' h0 m" r5 R; k

" n; K. }- C0 X+ S [- s

, |# n+ u; F4 p0 A9 O7 Z% i* V

Z* |. F+ T% g# b. E A8 y! n+ f5 q; U8 T* }* G' v# T a P# y3 M7 a * c/ y5 b3 o9 O* a1 r0 q , ? s8 c I( K( ^; U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羊哥哥的店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