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B8 i J# z: v: Q( ~ 近年来,由于我国陆上风电的建设技术已日趋成熟,加之海上风电资源更为广阔,国家风电发展政策逐渐向海上发电倾斜。“十二五”到“十四五”这一段时间中,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实行,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沿海省市的海上风电项目快速落地。 # n: b9 }0 c8 H0 b0 @; V: h2 ~
海上风电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海上风电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海电气(601727)、金风科技(002202)、中天科技(600522)等。 0 U6 @' y- M/ W" J2 c0 i/ d \5 T
海上风电政策关注重点:能源“十四五”规划、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风电电价规划等
0 K6 K; g9 P8 S 海上风电政策重点省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等 ' q W% U& [7 V& j3 P$ r, `! K
海上风电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1 t+ B% a' x" d. u) n) x2 s 海上风电多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风电。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的优点主要是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时数更高。
* Q8 Q! I& i" e- ^ 2021年5月16日,位于浙江舟山北部海域的岱山4号海上风电并网接入工程顺利投运,代表着浙江最大海上风电场群开始并网运行。
5 B( x9 U2 \% x) \: ~' ~# s4 H 海上风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近年来得到国家高度重视。自2009年国家能源局开展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规划后,中国海上风电正沿着光伏和陆上风电曾经走过的路,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突飞猛进。 8 m; ]/ r! U) p, J, X5 e4 `
( {; W; j. a0 ~- F 截至2021年5月,我国海上风电相关政策汇总如下:
' U$ P9 V+ x3 ^
3 X" w9 X9 N( p/ k7 n8 y1 p
1 G: ~( E6 d3 m* M* d 海上风电总体发展规划 4 F* u# ~2 b" s8 o
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达到7167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达到306万千瓦,截至2020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900万千瓦。据《中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我国将主要在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山东、辽宁和广西沿海等地区开发海上风电,重点开发7个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大型基地2035年、2050年总装机规模分别达到7100万、1.32亿千瓦。
9 D. C, F- }( y; n4 @7 t
+ e# H# i, m2 V- H' n2 r 海上风电电价发展历程 5 n8 J% b2 N* T- {* o
电价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石性经济政策,在支撑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9年起核准的海上风电标杆电价改为指导价,全部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上网电价,且上网电价不得高于当年核准的指导价;2018年底前核准且2021年底前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可以享受核准时的上网电价。
2 U$ d* ~# w/ D! `* I. G' A
& \% b" `& T2 N8 k( p 海上风电重点省市政策及规划
4 i. s: W( l/ K$ h, s, d 对于沿海重点省市,其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海上风力发电将是其能源产业的重点之一,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举措。截至2021年5月,我国海上风电重点省份的政策汇总如下:
" o7 X- r& n$ Y4 Z- j- W # [% ]) t# {' q1 A
Y/ P! i, {4 u' k, c6 E+ k
- O- R O2 G0 G! u* F4 @
6 u7 q2 V* e2 q# R' ] 根据相关文件和政策,我国海上风电重点省市陆续公布了未来海上风电建设规划,例如浙江省2021年3月12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指出: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建设,积极推进嵊泗2#、嵊泗5#、嵊泗6#、象山1#、苍南1#、苍南4#等已核准项目的开发建设,“十四五”期间,全省海上风电力争新增装机容量450万千瓦以上,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 }0 A" i" {; o
截至2021年5月,我国海上风电重点省份新建项目和规划量汇总如下图所示: 8 w3 x0 E" h& _7 l+ z2 D
1 d- _, E" J3 l% L& m8 Z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 Q5 l; F8 C- o y3 F4 I: Y; u
1 A V; G+ H3 A3 r4 }: M1 c
& l R1 A" v M& E) F6 B
0 l: O- B4 r% {5 M! c# s9 A/ B, J) |5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