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w) F2 Z0 ?2 L G, i; s2 | 原标题:守护海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 G. s+ [% c6 g- r* n# ^, T1 O 莆田市秀屿区检察院检察官实地调查案件情况。
; A4 W/ i7 i, k* a3 n 莆田湄洲岛沙滩上的海蚀景观。 * }) \ P- a9 n$ D
远烟藏海岛,秋阳照湄洲。 . \+ l7 h# y7 g; I: c/ e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有着“南国蓬莱”美称的湄洲岛游人如织。碧海蓝天、金沙秀水、草木葱茏的和美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 d" N8 N. w' s 湄洲岛,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和美海岛。“守护海岛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守正与创新并举,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秀屿区检察院检察长吴晓丹告诉记者。不知不觉间,检察官已把对这里一草一木、一砂一水的爱,内化为严格依法办案、自觉履职的理念。 : s8 X9 p: s, Z
2021年6月,秀屿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非法采砂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船舶多次运输盗采的海砂进行非法获利。该案看似简单,但办案团队很快发现了难点:涉案船舶是否专门用于犯罪活动?能否认定为“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 f; @. d2 U" l3 u+ p; S2 ^
涉海砂类案件中,船舶是犯罪活动最主要的投入成本。一名办案检察官回忆道:“为准确认定涉案船舶性质,我们制发了详尽的补充侦查提纲,要求侦查部门围绕购买船舶的用途、AIS轨迹资料、进出港申报记录、资金交易记录和去向等方向,全面查清这艘运输船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 a% J1 B" L* P! R. ^! b# p4 i. V$ r
办案团队积极引导侦查机关收集固定证据。最终确认,该运输船舶系犯罪团伙为运输盗采海砂而合伙出资购买,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10次用于运输盗采的海砂等犯罪活动,涉案金额高达800余万元,应依法认定为“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 |2 }; l4 M" N; c6 U8 p- D 2022年10月,法院一审判决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对涉案船舶应予没收的处理意见,以非法采矿罪追究该案各被告人刑事责任,判决没收涉案船舶。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23年3月,法院二审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6 R5 q/ a6 N& g# d* U9 L3 @. L0 u4 P) E 准确认定涉案船舶性质并予以没收,让当事者付出高昂经济代价、“得不偿失”是促进诉源治理“防未病”的题中之义。今年6月,该案入选最高检和中国海警局发布的《办理海上非法采砂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 D8 v& ^$ h" R “对海岛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打击犯罪只是一方面,我们更加注重以法治力量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开展源头预防和生态多元化修复治理。”办案检察官介绍。近年来,该院深化“妈祖故里检察蓝”品牌创建活动,联合职能部门建立“打、防、管、控、建”协作机制,健全辖区“三湾”海域生态司法综合治理体系,服务保障“国际生态岛”“和美海岛”建设。 . q' D$ l$ `$ k$ P* ~) p- F7 I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秀屿区检察院办理湄洲岛及周边海域非法采矿,非法捕捞,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生态刑事案件142件,推动清理污染海域510亩,清退被占用海域2.96亩、土地15亩,督促缴纳生态修复金1820余万元。
# N, [# E! b) V$ G9 E: j" { 让水更清、岸更绿、滩更净、湾更美,该院还探索“检察+蓝碳”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拓展“恢复原状、修复赔偿、增殖放流、认购碳汇”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方式。今年以来,该院已办理适用“蓝碳”机制案件4件8人,认购海洋碳汇7000余吨,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尽一份检察力量。(张仁平 蔡宇翔 林佳鸣)
! l3 j5 j' `: @7 S, D (检察日报) 8 D5 ^" | y. T% E
1 R0 r# T: C" ?3 A' r" K& c' d8 y4 }) I) q9 ?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