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L" c- _ n) o ◎ 吴昊 晋伟 张啸
" g' f5 \, p! ` K/ \ 海洋微塑料(Marine microplastics)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或碎片,又被称为“海中PM2.5”。随着人类对塑料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数以亿吨的塑料废物不断产生,绝大多数(79%)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或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近年来,人们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乃至极地和深海都发现了海洋微塑料,甚至发现其在陆地淡水环境中也广泛分布。
) S' h1 t( W+ \7 l 这些微塑料颗粒从何而来?其中一些是初级微塑料,是为商业用途而设计成的微小颗粒,例如被添加到牙膏等产品中的摩擦剂微粒,以及从衣物和其他纺织品(例如渔网)脱落的微纤维;另外一些是次级微塑料,主要是来自较大的塑料物品(例如水瓶、吸管)随时间分解产生的颗粒。这些微小颗粒很容易通过水过滤系统,一旦进入湖泊和海洋,便会成为水体的庞大污染源,威胁水生生物、鸟类等生物。由于其数量巨大、难以降解和不断累积的危害,海洋微塑料已受到全球的重点关注。 # y* V1 T# W r$ G& t' o) l
海水中的微塑料 2 o( ~5 T4 \1 L1 g5 T
众所周知,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的微塑料会随河流进入海洋,在洋流控制下,在海洋表面形成了一片片漂浮的垃圾。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海洋中的微塑料聚集区,并通过计算机模型预测被分解的塑料碎片的最终去向。据估计,海洋表面漂浮着5.25万亿个塑料颗粒,总重达269000吨,这相当于约2150头蓝鲸的重量。
! p* Z% b' h M4 k( U0 h6 \ 据2015年的一项研究,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进入世界海洋,但只有1%以可见形式漂浮在海面。这表明海洋中大部分微塑料很可能悬浮于海水中或埋藏在沉积物中。这些塑料在海洋中的位置一直是个谜,直至近期《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海底洋流可控制这些“微塑料”的流动,它们可将微塑料携带至海底峡谷,随后通过“底层水流”在海底运输,最终将这些细颗粒沉积下来从而堆积大量沉积物,形成深海的“垃圾带”。海底沉积物是微塑料的易附着体,所以底栖生物在进食沉积物时,会直接受到微塑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脊椎动物会直接进食海底沉积物上的微塑料颗粒。 6 y& `6 w4 o3 Y, y* F n' N/ W
+ |& l: [6 w( `" Q- b 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6 ?6 {2 ~; T4 }" x9 G6 [" G
由于微塑料的粒径较小,当它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后,可能被海洋中不同类型的生物误食,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胞藻摄入较多纳米塑料后体内的叶绿素a含量下降,从而不能充分光合作用,生长受抑制。这些微塑料通过食物链传递后,在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富集。截至目前,人们已在100多种动物体内检测到了微塑料。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海洋生物,如须鲸、蝠鲼或姥鲨,摄入了大量的微塑料,受影响最严重。除此之外,塑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有毒添加剂(增塑剂等)也可能会导致海洋生物出现内分泌紊乱等影响。 1 R4 `* H l# x0 Z( U- h
一些海洋生物的繁衍受海洋微塑料密度的增长而改变。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地区,海黾被发现将微塑料碎片作为产卵载体。研究预测其产卵密度似乎与海洋塑料垃圾的密度呈正比。过去,海黾会选择将产卵在大片漂浮的火山石或木头上,但是这两者在开放式海洋中都比较少见。随着海洋垃圾的逐渐增多,海黾有可能因此呈现爆发式增长。 " P! O& x9 `# K8 w5 x+ b& X; X
从小溪、河流、湖泊到海洋,显而易见,汇入陆地水体及海洋中的塑料制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令人深思,各国开始重视减塑、限塑等治理措施。2019年在G20大阪峰会上,各国就“蓝色海洋愿景”达成共识,提出“2050年实现塑料垃圾向海洋零排放”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包括海洋塑料在内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近年来,多部门协调联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了多项任务举措,深入推进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和监管。 5 J5 l+ H) c r p4 R
我们要组织和倡导塑料垃圾减量化、塑料回收再利用、引导绿色消费、清理海洋行动等多方面措施,共同应对海洋微塑料污染,保护蓝色海洋家园。 . S7 m% v) S( k6 f( F$ T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0 P7 N# t3 Z, r6 k; g9 j
3 l/ C! m7 d2 n2 M" r6 l3 ^
! o" n+ P- J& u, n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