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o* U. S4 S& ^( a1 }/ Y 两年前,自然资源部在贵阳召开海洋微塑料国际研究会议,发布了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倡议,呼吁有关国家加强对微塑料来源的控制,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废弃物回收模式,加快塑料替代产品和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h8 q9 M1 x3 q0 i1 n
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是海洋环境中的一种新污染物。可能大家对微塑料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如果改成“海洋中的pm 2.5”,我们会更加了解微塑料带来的危害。主要由从陆地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组成。微型塑料可以吸附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上,容易被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吃掉。
' L. H) u: O$ ]; A ' q1 J: \+ a2 ~, M1 D6 w2 o
众所周知,塑料污染会危害海洋生物,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类的食物链。换句话说,微塑料会从我们吃的食物回到我们的身体。英国媒体报道:“如果你每天都吃海鲜,那么这意味着你一年可能会吞下多达11000个塑料颗粒,情况会变得更糟。”微塑料的处理已成为国际海洋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 5 r& ~/ O9 m& j- v G, S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表水微塑料平均密度约为0.29每立方米,长江口附近最高密度约为2.35每立方米,海洋生物密度约为0.36每克。与世界其他海域开展的微塑料调查相比,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总体处于较低水平。2015年,美国发表论文称“中国是海洋塑料污染最严重的国家”,被中国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狠狠打了一顿。 , z& Y+ V: p! P" z3 `4 A$ z! V
# `5 N. n3 w3 s) M+ ^ 早在2013年,中国就开始开展海洋微塑料的科学研究,当时国际社会对微塑料的研究刚刚兴起。2015-2017年,中国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20多个海洋微塑料研究项目。目前,国内有30多家研究机构正在开展水、生物、沉积物、空气、食品等方面的微塑污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济教授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 g' ?7 \( X' m; x5 t* i8 Q* K
全球联合建立微塑污染防治机制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向各国提出,共同构建海洋垃圾和微塑污染防治沟通机制,进一步深化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同时,有关各方应加大对技术研发和设施的投入,鼓励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和塑料替代品,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废弃物。群众应减少或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重复使用容器等可回收包装。 0 S2 p5 w: D4 F+ c# R
抵制海洋微塑料污染无疑是一场全球性和全国性的战争。
: e/ w7 S/ v4 h0 x6 `# w
: h. U! t0 F9 ~- N1 y5 m7 c
* ?! `" Y1 }% K% X, v+ ^
% m+ H% L a# w8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