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海洋学院组织公益讲座,共话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 海洋渔业可持续性

[复制链接]
5 { t& z, \4 s) u6 B: a: D

 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动

/ B+ P2 ?1 u7 X$ J8 b( g

6月7日,正值第12个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海洋学院邀请中国本土海洋公益组织——“智渔China Blue”的创始人韩寒女士,带来题为《让渔回家——本土NGO关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思考》的公益讲座。讲座由海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许艳主持。

3 A9 L2 n9 m! u. j8 {

韩寒女士是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China Blue Sustainability Institute)创始人兼主任,曾任国际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中国区主任,自2010年起在中国策划和实施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项目,推进全球水产品供应链绿色升级。2015年初,创建中国首个倡导可持续渔业的本土公益组织“智渔”,获得2016阿拉善SEE基金会“创绿家”、2017“劲草同行”奖、“2018爱佑十大年度公益创新人物”、“2018年银杏伙伴”奖,带领团队与多家国内外民间公益组织、慈善基金会合作,深入推动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6 K5 i/ u F; }7 C7 K! X% D

周朦在致辞中对韩寒女士致以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在2019年举办的第三届海洋公益论坛中有幸认识了韩寒女士。她不仅是一个理论派,更是一个实践派,数年来投身于海洋公益组织中,在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付诸行动,让人十分敬佩。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各位老师同学能够认识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能从身边做起,为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做出贡献。

" P" B2 B$ }, h) [

在讲座中,韩寒从为什么要关注渔业、为何需要公益组织、NGO的解题路径、为何创立智渔、中国渔业特点、智渔的变革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讲述,并辅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可视化图表进行解说。渔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我们提供诸多资源与便利,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增强的工业化海洋捕捞和全球水产贸易体系,加速了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的渔业渔村的危机。包括海洋生物资源衰减、市场供需不对称以及社区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而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也需要一些公益组织来关注,尤其是中国本土的公益组织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走进渔村、走近渔民的方式,让人们重新认识和改善中国的渔业、渔民、渔村。让渔回家,不仅是渔业资源修复,更是让渔民群体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商业地位,让渔村重焕生机。

# n7 K0 V3 E! L: i$ }0 h5 _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参与听讲的老师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向韩寒提问,韩寒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回答。许艳总结表示,本次讲座的内容非常充实,相信大家也对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关注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参与到海洋公益中来,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

& F K3 `) S# ^! V4 J. T, T/ G

撰稿&编辑 | 谢安琪

! q# |4 E. Z7 Y8 w0 n' s ' k4 m" j0 P- t6 ]2 x; V0 F t& h7 W6 I+ V! ]4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任光彬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