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D, t7 A3 _' ^' O' Y
" o! _, y, \/ M0 _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化学馆门前矗立着中国遗传学和育种学奠基人——方宗熙先生的雕像,无数学子曾在此驻足仰望,低头沉思,静静感受先生心中的科学世界。
. b% F: C, Z( f g/ O1 ^8 f9 z
2 t; B9 N( \8 s+ W2 ]; X 先生一生治学严谨,为每一位科研人树立了榜样;先生学识渊博,给后人留下了用之不尽的宝藏。其学术与科普并重的远见卓识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 @! _) f, Y7 |( j! Y! j2 G 方宗熙(1912—1985年),又名少青,福建云霄人,著名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教育家和科普作家,我国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奠基人。 三大成就:在海洋生物学上,
; {% Q" P% x' J6 X8 G$ _- {+ ^ 集中体现在对体细胞遗传学、海带遗传学、海洋藻类以及学科建设研究上。 在教书育人上,
. {! X. H" s. `5 s# G 培养了一大批海洋生物学者和建设人才。 在科普事业上,留下了十几册的科普著作和几百篇科普文章。
N3 l ]0 a( p0 d% D3 V7 r 7 d( N3 \3 b' v+ i4 v+ z
少年有志 厦大才子
/ h, h! P5 ~# n 1912年4月6日,方宗熙出生在福建云霄县的一个窑师家庭,祖父垒窑烧砖瓦,父亲承祖业,靠烧窑维生。方家日子艰难,但还是节衣缩食,供聪明有加、矢志向学的方宗熙进小学读书。1926年,他考入云霄中学;192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厦门大学,主修生物学、辅修化学。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思想活跃,学习刻苦,最感兴趣的科目是遗传学和进化论。 * q, W' s+ H& a4 o* s _9 D) [
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次年夏天,他回到母校云霄中学任生物学教师。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祖国的闭塞和落后激起了方宗熙的鸿鹄之志,他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1 F# l. x+ @! D! B2 U9 i
南洋执教 创建民盟
5 S. b9 q9 s( u" W( d 1938年年初,方宗熙踏上乡亲世代都走过的下南洋之路,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担任巨港中华学校生物科教师兼教务主任。他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讲述中华历史文化。教学之余,方宗熙继续进行科学研究,采集了很多热带动植物,建立了学校生物标本室,还编写了《印尼土产》这部校本教材。当时,正值抗战,他在学校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一边积极组织学生义演募捐,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 Q+ m3 c: ?" S$ f& T2 Q1 {% J 1945年年底,方宗熙应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薛永黍之聘,担任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师兼图书馆主任,并参加胡愈之组织的民盟马来亚支部的创建工作,并于1946年6月,与胡愈之、洪丝丝、张楚琨、薛永黍、等一起,建立了中国民主同盟马来亚支部。 3 h9 \5 l; c& L- L- D. U3 [% Q: s* ]
赴英留学 学成归来
; \/ E' P3 F: J0 g- E! L H 在华侨中学教书期间,方宗熙与英国著名遗传学家荷尔登教授建立了通信联系1947年秋,在著名侨商、厦门人汪万新资助下,方宗熙到英国伦敦大学攻读人类遗传学博士学位,专攻人类指纹遗传研究,1948年就在英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949年底,以博士论文《手掌上a-b掌纹数目的遗传和大舌症低能的关系》,通过答辩,获得伦敦大学人类遗传学博士学位。 ; N% l) e' H# o, J
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伦敦,方宗熙恨不得立即归国。回家的路,却遭到了英国政府和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的阻挠,他只能改变行程,于1950年6月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研究员,继续进行人类指纹遗传的研究,完成了“人类指纹遗传”等数篇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加拿大的科学杂志上。
4 |2 s) O0 G. j$ e( i9 a! f 1950年12月,方宗熙克服万难,辗转回到祖国怀抱。 ; n" [0 V% U/ b1 Z* x( T
筹建“中海” 教育名家
7 M1 c! [, S9 \. j: i$ r; K 1951年2月,方宗熙到胡愈之任署长的国家出版总署担任编审,7月调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编辑室任主任,先后编辑出版了《自然》《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等教科书,并与周建人、叶笃庄合译了《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家养下的变异》等书。 4 L* P$ f) o( x5 c+ A/ g9 f
1953年,应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童第周之邀,方宗熙到山东大学生物系任教授。 + A& ^# {! a( U6 _& z# @1 [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济南后,方宗熙留在青岛筹建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生物系。1959年3月山东海洋学院建立后,曾先后任该院海洋生物遗传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副院长,成为后来名扬世界的中国海洋大学奠基人之一。 . e8 e0 x% Y6 F( s
作为中国海洋学科知名教授,方宗熙先后编写了《生物学引论》《普通遗传学》《细胞遗传学》《达尔文主义》《拉马克学说》《生命发展的辩证法》《遗传工程》和《生命的进化》等中国高等院校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其中,《细胞遗传学》,是我国第一本高等学校遗传学教科书。到1984年,该书已连续修订再版5次,使我国经典遗传学教材水平不断紧跟世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之外,先后撰写了《达尔文主义基础》等中学教科书4种。 . n' H, h5 F0 A
泰斗人物 硕果累累
; H$ ~$ ^) f3 v* W$ }, s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海水养殖业刚刚起步,海带产量普遍较低,方宗熙将遗传学理论应用于海水养殖领域,建立了海带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海青一号”优良养殖品种和“海青二号”“海青三号”等几个自交系,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海洋生物优良品种的研究报告,并为后期海洋生物遗传改良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 \2 l0 f- V% `2 e) _. g4 D7 J2 [ 到了70年代,体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植物育种学研究的新时期。在方宗熙教授的指导下,海带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单海一号”海带单倍体新品种的培育技术得以发展,使中国的大型海藻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他还是我国海藻遗传育种工作的奠基者,他和助手们先后完成了科研论文100余篇,主要有《海带“海青一号”新品种的培育》《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实验》《海带杂种优势的初步实验》等,奠定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 h2 ` o; _" \* i
此外,方宗熙在全国建立了检测环境污染的遗传学方法,还先后撰写了数十篇海洋生物方面的论文,并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访问讲学。 * |* |9 G5 E6 s0 j. C5 b
重视科普 惠及民众
+ z+ v+ B: [; D: O 方宗熙还是一位多产的科普作家。随着生物科学不断发展,一门全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形成,遗传工程便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的一种先进技术,而现代生物学知识以及遗传工程是方宗熙晚年创作科普作品的主要题材。他笔下的《遗传工程浅说》《遗传工程》等著作既保证了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又兼具文艺性和趣味性,同时还挖掘了科学知识本身的故事性,使公众对遗传工程这项崭新的生物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L! p, z" a5 f8 v 方宗熙先生的日记本上写着“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几个大字,他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方宗熙先生的女儿曾说,记忆中晚年时的父亲在写作时从不用写字台,而是坐在沙发上,用一个硬纸夹,上面放上稿纸写作。生物图也是他自己趴在桌上,摘了眼镜,一点一点画的。有时候问他一句话,要说几遍他才听见,这时候他大概是在构思某篇论文或者科普文章,可见他是多么专心致志。 ; ^6 Q6 I. Q0 N6 e4 j9 a
1985年7月6日,方宗熙病逝于青岛。2012年5月,为纪念方宗熙诞辰百年,中国海洋大学为之在化学馆前立下塑像,塑像周围环绕着百年银杏、梧桐,挺拔的水杉、苍翠的青松。 北京博雅科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实验技术人才(科研匠人)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为科学家提供高技能实验技术人才,助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目前,博雅公司与国内多家高校、单位生命科学领域实验室展开科研匠人人才支持合作。博雅公司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师资,通过定向就业岗前培养,为学员提供实验室动物实验及设施设备器材工具管理及操作的实操培训,学员通过结业考核后,博雅公司为学员推荐定向合作单位安排至实验室工作。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大众网|今天的职业教育啥样?“科研匠人”把科学家的想法变成现实“第一书记”走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人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工作座谈会圆满举行!大众网 | “科研匠人”齐聚泰山脚下 “助力实现科学家的idea”实训篇丨快来一起围观科研匠人的高光时刻呀!【项目答疑】那些关于“实验室科研匠人定向就业岗前培养项目”你想知道的事!
% x& l$ u3 i1 z- z' F( S9 S* f) Q 联系我们 ' P' m1 W* w, y$ \- G
助力实现科学家的idea # b1 T3 Z# V/ x T
/ m0 ? w( v N6 G$ f: Q- H# z
! Z+ R* y: {' a6 F. c6 Z: U' D
2 M2 Z" e* B; Q& z0 \0 F
; Z. G3 q+ R.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