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e# `& e2 Y9 e1 Z0 P7 @( [4 S) ?
修复绿色海草床 筑牢生态庇护所
/ ^. T. ]4 g& `4 a# f* V; c) F6 @* \ 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于6月底完工 * U. k1 Z9 X3 {* y: [
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 通讯员朱鹏涛)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主体完工。项目完成后,将建设海草床增殖扩繁区531公顷,海草床裸斑修复区105公顷。 5 C' c! T5 i4 {9 P. P/ L: [
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是珍贵的“海底草原”,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可为渔业生物及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而且能够调节水体中的悬浮物、营养盐等,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还具有护堤减灾和气候调节等功能。 8 b4 X$ {! |: x) c
据了解,曹妃甸海草床总面积4316公顷,是我国已知分布面积最大的海草床。近年来,曹妃甸海域海草床边缘带出现明显的退化区,从植株分布密集的连续海草床向外围裸沙区总体呈现“连续草床—空心区—斑块分布区—裸沙区”的分布趋势,越往外围海草床斑块面积越小。 0 c' J' Z( X: U/ V, P1 Y- r
2022年以来,河北启动曹妃甸海草床保护修复工程,遵循“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对受损海草床采取贴近自然的修复措施,如种子播种、基质修复、种苗移栽等手段,营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海草床生态系统。据省自然资源厅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曹妃甸海草床修复已完成鳗草种子播种262万粒,鳗草种苗移栽150万株,裸斑区基质修复逾10万立方米。
; O; U5 \$ t% H 为从根源上降低渔业活动对海草床破坏程度,河北将海草床分布范围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落实。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避免吸贝船或拖网对修复区域造成破坏,以确保海草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此外,借助海草床智能监视监测系统,科学准确做好海草床看护、保护工作,确保海草床不受外界人工扰动,全方位、多元化保障修复效果。
% c- B( h+ R5 ?* h4 a; {8 R) P1 J" Q% i1 {
9 W2 D4 `+ j0 |6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