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B$ e6 H; r* [7 o* s. U 1850年,加莱(法国)和多弗(英国)之间平静的海面上,一条搭载着世界上第一条 海底电缆 的拖船缓缓前行,船尾蜿蜒着用古塔胶包裹着的海底电缆,这种被古塔胶包裹的电线可以布设在海底,满足了人们隔着汪洋大海进行通信往来的愿望。然而,第一次尝试并没有预想的成功,一位渔民误以为钓到了大鱼,把电缆从海底拽出,世界上第一条电缆仅运行了1天就宣告失败。 3 Q( u4 f! K; o. U* I
# ^1 A# [+ S4 Z2 U ?5 n 然而,人类用技术征服海洋的进程,才刚刚开始,这个开始甚至比电话的出现还早了10年。 " Z8 X- A& ?1 F, H* l; r7 {
7年后,也就是1858年,当大西洋上铺设的电缆完工时,世界被彻底的震惊了,隔着汪洋大海,两个洲际进行通信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 F" V2 T9 p* N+ \( q2 r
$ ?( \- E7 Y" q9 o% q- c
这条电缆,是当时的一位美国商人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投资铺设的。电缆的铺设并不顺利,第一次铺设,300多海里长的电缆在海面上消失的无影无踪,第二次尝试,铺设的第四天遇到了狂风暴雨,白白扔掉了200海里长的电缆。第三次,没有媒体报道,没有名流到场,船队悄悄的再次起航,阿伽门农和尼亚加拉两艘 拖船 终于在大西洋中部成功接头,两艘船上的各一半电缆对接在一起,阿伽门农号驶向英国,尼亚加拉号驶向美国,而这一次的尝试终于成功。1858年8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发给美国总统 布坎南 的贺电通过海底电缆传到北美,布坎南总统向女王回电,此时礼炮鸣放100响,庆祝人类历史上这个伟大的时刻。 * t% h( ^' s6 @# P8 Z" I. l3 x
$ I1 v) W( R. p0 |1 a# D6 i 海底电缆的出现,让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类进入了全新的通讯时代,然而当时的工程师对海底电缆的认识甚少,认为远距离发送信息,只需要增加电压即可,这只会摧毁电缆,而且这条电缆的性能也很堪忧,发送一条电报需要16个小时,开放商用迟迟延后,仅1个月,这条电缆就彻底失效。 ) v! @! w, l3 J9 n d' |7 v
1866年,提出新的电器理论的物理学家凯尔文勋爵与菲尔德合作,建立了新的大西洋电缆,这条电缆的性能非常好。 ) n" m( `0 y, q; F; Y6 V$ o
在1888年,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完成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时期。
+ G" ^+ n* ?' H 在人们的印象里,清朝代表着闭关锁国,故步自封,愚昧保守,然而晚清时期,以 李鸿章 、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做出了很多开创性举措,铺设海底电缆就是其一。 & C3 L# x4 c" @6 L
( A3 u# V8 \( }4 |3 Y 铺设第一条海底电缆的人叫 刘铭传 ,他是李鸿章的老乡,时任台湾省巡抚。考虑到台湾孤悬于海外,与大陆交流困难,因此决定铺设海底电缆以便与大陆取得密切联系。他找到了左宗棠创办的 福建船政学堂 ,当时的船政学堂培育了相当多的电报事业人才,其中的一批就成了海底电缆的技术人员,由淡水至福州的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完成。 . w6 [7 \) {1 r% s; N
8 m$ K. @ V/ X7 u6 w. p, S( g4 Z 电缆成功铺设后,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变得密切。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割让给了日本,这条海底电缆被迫以10万 墨西哥 元卖给了日本,日本将这条电缆交给了英国大东公司打理,当时中国与英国、 丹麦 签订了条约,规定到1930年,英国、丹麦在中国所有电报设施和经营权交还给中国,这条电缆也在其中。 5 a6 a" d9 x( w) v
然而到了1930年,日本给南京政府施压,强行续约,这引起了福建电信职工的强烈不满,洽谈无果后,1931年5月1日晨6时,福建电信工会代表带着一行职工,冒着狂风暴雨,切断了电缆,这条通信了近半个世纪的海底电缆,彻底成为了历史。 * e6 q7 g0 J- _
) t8 s# R( c9 h5 P% N2 e/ N% P9 }2 Y
如今,海底电缆被公认为世界上困难的大型工程,生产厂家不多,主要集中在英、法、美、意、挪威、丹麦等国,而如今我国已经打破了依赖外国进口海底电缆的垄断业务,自主研发出来了220V光电复合海缆,中国的电缆事业正在向人们验证着大国的崛起与实力。 8 y3 L6 E* ?* H6 x: v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 T& w. b Y& R2 q9 h3 M2 _% w
4 ~9 d' D. i/ ]1 ^! h! X% `
8 G/ T1 r: Y1 l& _. m, e" y! q4 [5 [) B% x+ j
0 H% `3 [. h9 J! F' S j1 p7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