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9 ~+ N! b: d9 n, E+ G8 K3 Y 本报讯(记者徐海、朱汉斌 通讯员李淑)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礁及其环境记录学科组博士研究生韩韬等,在南海珊瑚记录的全球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快报》上。
8 d" m* R2 D3 Y3 z. \& Z e 南海北部位于热带辐合带(ITCZ)的北缘,该区域水文气候与ITCZ的季节摆动密切相关。但由于仪器测量气候要素的覆盖时间相对短,制约了对全球季风的深入探讨。 & ?$ E2 v" r/ J# l6 p- F
研究人员对南海北部西沙群岛的珊瑚岩芯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取样和高精度的测试分析,发现该珊瑚的氧同位素在年代际尺度上记录了ITCZ摆动所导致的区域水文变化;对比研究发现,在过去150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ITCZ的摆动,全球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表现为南北半球反相位的模态,研究认为,南北半球季风在过去30年里同时增强的现象在过去150多年的时段里属于异常状态。
, U( m& I" ?2 N2 \ 该研究提供了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的气候信息,为揭示季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及其驱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 k1 w5 J6 Q7 U2 i! R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9/2019GL081907
4 C$ C8 |+ R) W; Q1 i4 I! } z0 ~' Y8 r
《中国科学报》 (2019-09-12 第3版 综合)
' K; {; K3 j& o4 F$ R (来源:中国科学报) " ^* Z5 R( p. x
( \! m; z2 M( V, K3 x% U+ ]% k
' ^* z V7 e- G: H, w$ X- R
+ Z7 a2 q9 E, U' z( `* O. j
7 l- }/ P' S. Q# S6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