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Y: d, m' n1 Y4 e 【海大考研校】
+ |) j( Z8 L, y0 R1 y9 H- D 973地质学高分经验谈
% u% c1 M! W A3 b( H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一个海洋地质专业方面的地质学基础的经验分享。接下来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经验交流。 ) |% `1 f' X9 v+ Z5 s$ s
一、为什么要考研 / l- H) p! W8 `/ U8 x; G1 g, U
我考研的初心是以下几点: # j0 t8 `) {* T4 O: O+ O8 D# Y2 m
◆第一点,我觉得地质专业在近十年里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我想在地质专业里边换一个方向;
& `: e- a8 x- h- R4 o, ` ◆第二点,因为我本科是一个双非院校,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去一个更高的学府。海大虽然是一个末流985,但是它仍然有很高的科研水平; - K0 M: P; I3 p6 o6 e( V
◆第三点,我以前去过一次青岛,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就喜欢上这个城市啦,所以我想以后如果能在这个地方攻读研究生,会非常有幸福感; ( S- r5 j* d) E" ]8 ^
◆第四点,我想通过在研究生阶段,不断的接触更优秀的人才,然后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实力。
- _+ U1 ~: K: }* S7 J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也可以像我一样选择海洋地质。 . @$ m. S6 R# H/ _
二、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2 S4 n: `8 D9 ^9 M0 C. v7 s 目前有很多学生在纠结,要不要选择海洋地质方向,或者说要不要继续在这个地质行业做下去。因为大家都知道而且听到很多人说我们地质现在越来越不行了,所以我觉得你首先要能想清楚你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专业。
! v) c* f5 {6 ` 如果你是喜欢地质这个专业,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去一个你喜欢的城市,或者在地质这个专业里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
M3 s8 y: r7 u# {' u" N 如果你不喜欢地质这个专业,你就可以选择跨专业,或者在我们这个地质领域里边去跨,就像我从传统陆地的地质跨到海洋专业。比如说你确定地质里边的一个方向之后,你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城市,然后查询心仪学校的报录比,还有录取人数。当然我们还要更清楚第三点——你觉得报考这个学校的价值是什么。有的学校你在研究生三年里不会收获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这样读研的话,也不会有太大的价值。最后第四点,就是考研科目的一个专业课难度。
, \7 p+ X; m: Q) l6 A 下面我单独讲一下第二点和第四点: - p) [) j; |) j( w. o3 A4 U
关于报录比,因为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在扩招,有的统招人数可能和最后的录取人数差的很多,所以报录比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终他能够录取多少人,你需要参考的是学校每年的录取人数,然后再对比一下他们的统招人数,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学校到底录多少个人。
8 c$ c- t/ D! e/ P) h# H5 ^9 z3 [ 至于专业课的难度,我们地质专业里边出的题型基本上比较固定,你可以去他们官网下载历年的卷子。如果你发现他们卷子里边有选择填空,像这样的卷子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如果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这样的题,就比选择填空的要稍微难一点,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你还可以从出题内容来判断难易程度,比如问矿物概念是什么,像这样就比较简单了;但是如果问矿物某一个具体的大类里边的某一种的特点,这样就比较难了。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内容,看它是出自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还是三级标题里边的,就可以判断卷子的难易程度。 : t* v( l Z+ T- d* T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一个选学校、选专业的一个小建议。
1 q7 O' S$ w) |9 E1 A 1.海洋地质—历年分数+统招人数 " h6 G8 E) `* e2 G5 m
下面是海大历年分数和统招人数的一个对比。从2017年开始,我们把300分做为一个水平线,偶数年基本上是300分减10分左右,然后奇数年基本上是300分加10分左右,这大概就是他们往年进入复试的一个分数线。这个做个参考就可以,因为数学和英语、政治这三门难度每年都差不多,但是他们的专业课难度的变化我觉得还是有的,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官网里边儿发布的一些往年的真题。 9 ]+ n( c6 L' e2 n
( L( ^ `" }+ N3 t
然后就是统招人数,这个我们之前也讲了,他们的统招人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终还是要看他们的录取人数。2022年统招人数写的是5个,但是最后复试结果海洋地质是招了10个人,2021年的时候,写的是21个,但是最后招了25个人,2020年之前都我是不太清楚的。
- T* | r$ N0 q1 U3 W4 F" x s( v8 U* p
2.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目录
' h7 |" S B9 Q' j8 W2 ]% b' g2 Y- E1 b + k% s& Q& C* M K8 c& ^$ k
这个是他们的专业目录,海洋地质考的是政治英(一)数(二),它跟地质工程的专业课是一样的。所以说大家复习的时候这两个先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说你后边复习的不好,可以选择地质工程,但是地质工程是个专术,这个要注意一下,不过地质工程一般报的人稍微少一点,每年的名额也会多一点,就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了。我是最终一直坚持在海洋地质里边,海洋地质复试科目是地质学综合, 和初试差不了太多,只要你初试专业课学的足够扎实,复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 C. l$ V3 y2 b7 c; K) H 3.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考试大纲 : v1 W1 j' ~% Q9 h# d+ L2 `+ i
0 @% v: K6 o$ j9 K( G2 y5 G2 g 这是他们的考试大纲,也是973地质学基础,复试的时候是地质学综合。 * N! f: {7 ?) g) j }( p$ L& I! s
) F. s. t. ?- T; [ 4.973地质学基础解读 : c+ G k' G& c( A6 G0 T: o/ o9 y u
基本上他们考试的参考书目,有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地球化学这几本书,岩石学这本书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你得把它分开去复习。它们的重点是放在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其他四门课目总共比例没有这两门大。然后就是实践技能,比如说判断地质图、绘制地层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的实践技能,也是需要我们去练的,但是在初试中之前几年考过,然后最近几年是没有考过的。973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是在2020年之后改的,到现在总共有3年的真题,在大纲改之前是有作图题的,现在是没有作图题的,但是23考研他会不会出作图题,也不好说,还是得看今年九月份他们出的大纲。但是复试的时候抽题,有可能会抽到判断地质图这个题目。 # v2 H% C9 h# a( J) K
5.考试形式 5 O! s* t" f/ v4 s0 G2 l
k1 a0 w- M1 v 我分析一下他们卷子的一个形式。基本概念就是说名词解释20%,30分;然后简答和论述,这两个占了80%,也就是120分。由此可以总结出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一个侧重点——简答题和论述题。 , A7 M) P0 ~% w
这个对复习的要求更高了,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看一下某个定义、某个概念,这样是不行的。也对一些跨考的学生可能不太友好,如果你本科没有学过地质专业相关的一些课程的话,可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点吃力,尤其是和地质完全没有相关的。自然地理等这些专业是跟地质有点挂钩的,复习的时候还稍微友好一点儿;那些没有学过地质专业相关的一些名词的这些跨考的学生复习起来,会特别的吃力。
$ G, G; `+ G7 t8 b5 s# ? 6.专业课解读
% r# _# P6 q4 U! A1 b 刚刚我们也说了,他们这个专业课分为六本参考书。
1 Q# a- P( u6 q* B+ \& f Z 矿物学基本上都是一些概念的部分,可能会出简答题。简答题一般都是一些对矿物的介绍,你如果对矿物分类比较了解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 d' q- J! e8 x; e# L% G$ x
岩石学大概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岩浆岩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大纲来复习。你仔细去看大纲,会发现大纲其实就是我们岩石学的目录; a" ?8 D! N. q q2 r
构造地质学也是一样,像基本理论、原理、实际工作方法写得都很模糊,其实就是地质学整本书;
+ w6 m) V- | u 然后地史学,就相对来说稍微简单一点,主要就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从寒武到第四纪的一个演化史,都要了解。其实就是要掌握我们中国的一个地质演化;
% I! J1 L1 H4 S8 K 然后是地球化学,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地球化学学得不太好,这个里边有很多晦涩的概念,所以说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我今年在做题的时候,对地球化学也是很头疼,但是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去看,把简答题和论述题自己就去预测,最后也是预测准了一部分,也没有完全预测对,其实按照大纲,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 . Q' @+ v& A+ e( q8 z
地质专业课,我们总的来说,只要你本科阶段,这些专业课你都认认真真的去听了,其实在复习的过程中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 j: H8 C! R% Q# O4 F- s
三、考研复习流程
+ h8 T! ]1 t- [2 g/ I1 ^ N [ 1、本专业考试特点: : ]5 Z6 g* H$ W, y- ]2 Q
973地质学基础专业课+数学=300分 英语+政治=200分
* m' G0 ?* I5 l2 ~ 2、记住2个时间节点:
* ]7 P4 S9 u) \) } ①学校放假、暑假开始 ②暑假结束后一个月(大概9月底—10月中旬)8 a7 a% y3 }9 \* l
3、分为三个时间段:
- ^1 F. i- j6 Q2 g ①暑假前—基础
! G% d( a F. g6 U! F0 J8 o' H3 A ②暑假到开学后一个月—强化 / I/ ]' j, y, |* `& p, k0 v
③10月中旬到考前—冲刺
0 r; v- z9 I6 G2 M2 ]+ N( s# R1 T4 N1 N; ?+ A& c0 y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考研复习的流程,主要针对我们海洋地质专业。973地质学基础和专业数学总的是占300分,然后英语和政治占了200分。
: v8 W" X9 k) z ] 其实,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政治是在后期我们需要突击,都是完全足够的。所以说,我们把重点要放在专业课和数学上面。 ; W7 _& S' G7 E! P4 |
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把两个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间段。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是学校开始放暑假的时候,第二个时间节点是暑假之后一个月,大概就是九月底到十月中旬这个时间。三个时间阶段,就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暑假开始这一段时间,我们把它叫做一个基础阶段;然后从暑假开始一直到暑假结束一个月是强化阶段;再从暑假结束之后到开学一个月,一直到最后考前,我把它叫做冲刺阶段。 9 e* m" P0 w& l# W! G! P5 N. I
这三个阶段,我分别做不一样的事情,专业课,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但是在基础阶段,我还是比较建议你把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先搞定,如果这两门你搞定的话,后边你复习专业课会留下充足的时间。
/ j; Y7 j& g) S5 V- v 四、数学、政治、英语复习方法综述 2 m- }- L. F3 B
接下来我把数学、政治、英语的复习方法做个综述。 3 `5 s, x. H# a* U$ q( q- s) C8 G
对于数学,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基础阶段看过汤家凤老师的课,强化阶段是武忠祥老师的,还有姜晓千老师的;我用的书是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然后强化的时候用的是武忠祥的《复习全书》,做的题有1800,还有660。我最终做完的时候,觉得1800这本书不用做太多,其实只是为了锻炼你计算能力的一本书。我觉得比较好的两本书就是武忠祥老师的《复习全书》还有660。 7 K4 n* o" M2 ?: W
其实跟谁都可以,但是我不建议跟汤加凤,因为这个老师他在基础阶段有的知识点是收着讲,所以会导致你在强化阶段有知识的遗漏,你再去补的话会觉得很难受。强化阶段,我觉得你跟着武忠祥老师或者是姜晓千老师,然后再跟着做660,认认真真的做一遍。把660做透,其实考研数学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 p1 O7 y( D8 V4 ]( O 姜晓千老师和武忠祥老师,我觉得他们俩各有特点,武忠祥老师讲课比较细致,基本上每个知识点来龙去脉都会讲得特别清楚;姜晓千老师的长处,我觉得就是比较擅长搭建框架,他会给你把前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说遇到某个知识点的话,他会给你举一反三,会把一个知识点讲得特别透彻。像讲到线性代数的时候,他可以从逆,一直把六章的内容全都给你解说出来,我觉得这样对搭建框架是特别好的,尤其是线性代数这门课,它需要很强的一个逻辑性整体性。如果说有老师帮你这样建一个框架,你学习的过程中会是非常轻松的。 ) a3 z k% p7 b3 [
然后是英语,其实大家都知道阅读是大头,因为阅读要占40分,然后就是单词。阅读的话,大家基本上都跟着唐迟老师。唐迟老师的阅读也确实讲得非常不错,他对这个阅读理解的也比非常透彻。然后就是单词,建议大家从头到尾都一直要坚持着去背,你要坚持到考研的当天。 ; o: Y4 o& C4 \6 y$ ~6 c7 A$ F
然后作文,建议大家不要开始的太晚,因为一个大作文、一个小作文占30分,如果开始的太晚的话,到后边你可能匆匆忙忙弄个模板,然后直接放上去,可能得不了高分。我就是这样干的,所以这是给大家一个教训,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做。 0 h) @7 j! l( n/ n3 Z
然后小三门,只要你多练,多总结方法的话还是比较简单的。英语到最后的问题,可能就是没有时间去做,自己也不想为了那么几分再去花时间,所以大家英语最后都不高,原因也在这吧。
4 h, E! h2 ]) k, f; w 还有翻译,如果说你想拿高分,从开始你就得比较重视它。但是翻译确实比较难,因为很多人都答的不太好,你如果想拿到分,必须得早早的开始,甚至说你做阅读的过程中,就得边做阅读,一边逐字翻译。 : U/ F1 n( G/ E. P; Y
最后是政治,听课的话,大家都听的是徐涛的《核心考案》,然后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炼》,这就是强化阶段的一个课,他的基础课是完全没必要听的。听他们的课的过程中,你可以再跟着腿姐的带背,他在微博还有公众号都会有带背的一些音频直接跟着背,从暑期强化结束之后,我觉得开始是完全是足够的。我自己其实政治开始的特别晚,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一直到十月底连课都没有听完,我最后直接就去刷题了。我在这还有一个小tips,建议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千题做着其实就可以了,建议大家去用那些小程序刷题,会比较方便。
; j! ~% F9 h! z' W L4 Q# z7 D7 x/ H, ~) i) g
$ i9 p7 L1 j9 c" |. L7 B% s ( {# D+ m+ o8 y: e2 p ]* a& |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验了,考研的路上虽然辛苦,但是总是成就感更多,尤其上岸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被辜负,那种感觉真的是无与伦比的。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大家考研有帮助,祝愿大家都能一战上岸,圆梦海大!
2 Q/ K0 u5 h2 [4 j, D
( Y* H0 _& e- Y* W
7 X; }2 `& ~" e2 J
7 Z8 m4 M7 E p& P; ]/ V
8 v; l% o3 V6 v7 v' o. l- j6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