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D5 V4 ]7 q6 I ^% w: \% S" x; s . U. z4 M5 T, W2 L# P" H3 B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获悉,我国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我国海啸预警时效将大幅提高,有望由目前地震发生后20分钟~30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15分钟。
0 C' }& ^ s) T 我国自上世纪加入太平洋海啸预警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以来,海啸预警业务所需的地震参数主要依赖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等国际海啸预警机构,从而增加了从发生地震到作出海啸预警的时间。在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中,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通过将全球570个和我国25个海啸预警专业地震台网实时融合,首次实现了以全球地震自动触发报警为基础的海啸预警标准业务全流程运行,使得海啸预警所需的分析判断时间大大缩短。 , m- d1 B! j) p4 n: u5 d) }
同时,海啸预警中心还启用了新一代海啸监测预警综合分析信息平台。该平台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并能对西北太平洋及南海范围内潜在海啸源区发生的地震海啸进行预警报。 8 f0 s0 D5 _2 J* W4 M4 z
据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专家介绍,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集成了全球及区域海底地震监测、全球水位监测、太平洋海啸并行预报模型、西北太平洋海啸情景数据库和海啸产品制作发布等12个子系统,可实时与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国内外业务及数据中心紧密连接。
2 {0 I; ]: v/ @$ ] 据悉,随着全球地震、水位观测共享网络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当前海啸预警时效正在发生飞跃性突破。以美国为例,由于观测资料匮乏和数据传输手段制约,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往往地震发生1小时甚至数小时后,才能对地震海啸进行准确判断和信息发布。如今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经可以在地震发生8分钟~10分钟内发布海啸信息。 ) e. O, N; w/ V, J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专家表示,尽管我国海啸预警业务起步较晚,但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啸发生后,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牵头组织海啸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业务发展从此驶入“快车道”。此次新一代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将继续加强业务建设和人员交流培训,以进一步缩短我国海啸监测预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海洋报 记者李昕) " i" c( l2 u4 @. Z. ^. r2 ?
延伸阅读:什么是海啸? 5 t( N2 v( I! e% ]! x/ b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它掀起的惊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甚至数十米,犹如一堵含有极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了大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国家20多万人死亡。 / M& C9 T" A2 i+ m% j+ S4 q
(编辑:李严 审核:金昶) : I4 z& c; M4 o1 \, W
7 B `3 ]+ l0 i0 s ?, i7 F5 Z+ j/ o2 V% p4 K+ q& g! w
' M9 w4 B) `4 u% b
7 T; ]# {' z# V; P# o( Z7 e
% U9 l5 T# K0 M+ k) U/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