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J+ X! A: i9 J+ i
Current Marine Biology
. l+ Q+ o' S0 N3 D7 h6 N& Y' n6 V 现代海洋生物学 % H* M1 ^. o. @8 `4 r+ j
01 - ? | _/ Y% E3 b1 K
课堂简介
2 S" Q) {6 k2 E 现代海洋生物学是一门由海洋生命学院开设的,面向生命科学领域师生的国际化前沿交叉性课程。
; J& L f1 i& Q7 K+ f 本课程由海洋生命学院专任教师主讲,通过邀请国内外海洋生物学领域知名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将该领域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前沿交叉学科知识以及如何开展创新性、系统性科研传授给青年师生。本课程通过加强青年师生与知名学者之间的互动,开阔学术视野,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培养青年师生形成创新性科研思路,提高制定研究方案、分析数据、撰写高水平科研论文的能力。
* h8 p8 Y% x* w# d+ {7 J 该课程的开设,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学术前沿、技术支持和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台,极大推动了我校海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 9 x0 B1 \9 [$ X# |
02
T: y4 P4 e/ S) x. A 课程团队 }/ s) C, F) ?$ B9 }1 H, t
课程教学团队5人(张玉忠、刘晓收、李春阳、王鹏、付慧慧),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2人。
% ~1 B" X6 ]9 G; D# u! p 团队负责人张玉忠教授201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4年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 / Z- y* O4 E0 y0 U! z! y, Y
本课程由教学团队主讲海洋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技术,邀请多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讲授海洋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发展展望和新技术、新方法,注重授课内容的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
$ A: i* Y" r, R9 ^/ A6 e' b  - K8 a: x+ U8 b0 y0 @- ?9 n' b
03 9 V: N3 w4 ]& i& B
课程思政
! Y; M. J; W: N! f/ M d/ E 总体思路 : s9 }, G6 j2 V8 d9 R8 R/ F
在掌握海洋生物学前沿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提升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洋生物方面的认识高度,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 ( S+ r9 D* `, D4 [* T. d7 `
主要举措 ① 创新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了课程教学团队讲授海洋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技术,知名学者讲授海洋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展望、新技术、新模式,结合学生查阅前沿知识与文献、自主设计实验,综合运用传统讲授法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② 培养情怀担当。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世界及我国海洋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特别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伟大中国梦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响应国家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课堂的育人效果。 ③ 注重能力培养。课程注重引导和传授学生如何提出创新性思路、提高科研能力,同时鼓励研究生、青年教师积极与知名学者专家进行交流,探讨科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合作机会。④ 内容与时俱进。课堂内容关注学科研究前沿,在系统介绍海洋生命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为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发现,让学生了解海洋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同时,课程还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及社会现实需要,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04
' q N! l Q9 u3 c& l i 经典案例
1 s+ v+ Q3 D7 c+ M9 a: R. F 案例一
0 X; T5 r M, Q* ?/ V. `& T0 E- w 讲座内容:Scientific History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9 L1 N/ N; x& }8 _( i0 E 主讲人:Michael Lynch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 g2 j$ Y4 u0 M ?( h
课程思政目标:Lynch教授详细介绍了基因突变、遗传漂变及物种起源等生物进化的重要科学问题,解析了突变、遗传漂变与重组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学说建构和实证验证的过程,预设科学本质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提升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 L5 W: V1 g1 e) Y# i& R Lynch教授鼓励学生在科研过程中要始终遵从自己的兴趣,将个人兴趣作为驱动力融入到探索发现中,保持开阔的视野,从多个角度思考科学问题。
5 @* q6 N4 I9 Y& g- d5 V9 n7 s 案例二 讲座内容:冷冻电镜揭示海洋红藻的奇妙结构主讲人:隋森芳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课程思政目标:隋森芳教授长期致力于利用冷冻电镜技术研究与生物膜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他通过讲解冷冻电镜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自己的最新研究发现,探讨了技术的进步对科学研究及环境生态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掌握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隋院士的讲座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新领域中;认识到要做到学以致用、探究溯源,就要建立批判性思维,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 }, \2 }" G, T4 y3 c 案例三 讲座内容:海洋微生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及环境生态作用主讲人:张玉忠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课程思政目标:介绍海洋微生物的前沿热点,包括海洋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作用机制以及环境生态效应;介绍海洋微生物学、微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微生物技术相关概念。张玉忠教授强调了科研思路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包括创新性、完整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以及整合海洋生物学的重要性,将海洋生物技术与国计民生密切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以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张教授鼓励学生抓住机遇、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实现科技兴国。培养科研工作者的优秀素质,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大胆求证的勇气。
3 m' _2 N( z, e+ l5 ?# _$ w 05
# O8 q2 _$ M+ ?" D1 a3 }2 e' p 亮点与成效 5 v2 T5 Y/ b% o+ Z% P- m8 c
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丰硕 , o' r2 o4 e/ N! Z8 Z
本课程获评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同年入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并于2021年4月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课程通过“三全育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受到了学生和青年教师的一致好评。
) j' D) r* B' X9 ^8 {# B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0 X8 J4 b4 w( k3 V9 T/ D% |9 ~5 {! J 课程注重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选课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开阔了学术视野,启发了研究思路,课程为如何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成功示范,达到了以教促研、教研相长的教学目的。
, P% p( b9 ^, C 提供教学方式改革新范式
" @6 r' B" z" V- P% G2 K6 h 知名学者讲座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创新性、适用性、导向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7 p& W; Y/ D' T& u+ F* n 编辑 | 陈煜琼 " x" p1 e6 G1 u/ }* ~
审核一 | 熊聪惠 闫曼曼 7 ]' K! c/ `. ?- D
审核二 | 刘晓收 张慧丽 D2 G/ s+ {1 L! B% m
审核三 | 刘奕彤 张晓妆
; a* ? v5 Z9 q
$ l/ p$ z; F% q! Y
: |; a/ R2 b2 R6 g* J0 n0 R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