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探秘⑫|汕头大学海洋科学专业 - 海洋科学教育资源

[复制链接]
# {: s7 t' b4 f+ m
( ?: q! ?5 D' {# U

海洋科学

r2 q4 B! G% Z) x' K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 X" C. O1 |5 F8 G% |$ b" b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q' U- v% D. P- H% A' P3 R8 {

培养目标

9 B$ B R& Q' l7 K2 o" d# A

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文化职业素养、严密的逻辑整合思维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系统扎实地掌握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8 A/ l; _7 z5 _7 o8 n% o
' W: D# J p7 a

培养特色

2 A/ H: j* y0 e# f Y# d3 W0 D

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开设“海洋生物学”和“物理海洋学”两个专业方向。

5 l2 T4 j e1 y) T' E& S

完善的培养体系:拥有海洋科学一级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本科生比例达到1:2。

' M9 W) H: t' A- L1 v" \4 r

“拔尖人才”计划:为立志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的优秀学生提供成长土壤,进行个性化、研究型培养模式,打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0 E4 B- R/ e" Z' O' [0 j4 Y* A

高水平科研平台: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藻类产业技术体系汕头综合试验站,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等。

. t0 O3 q0 K2 h. U7 l$ [# ]

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4个相关领域的ESI论文引用量位列全球前1%(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 x5 h2 L( Z( n# {$ N5 H

卓越的师资队伍:88%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5%教师具有海外经历,拥有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李嘉诚卓越教学奖获得者、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得主、教育部/广东省/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得主、“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工匠、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好人、潮汕星河奖得主等一批优秀教师。

# P! C5 g- A' |% |: l0 f( o, f

优越的实践教学体系:拥有南澳岛临海实验站和10公顷专属海域、以及十几个海洋类校外实践基地,为本科生提供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机会;实行研究生式的导师制培养模式,100% 本科生主持或参加创新项目。

& R1 D- J3 w$ E9 t. W

人才培养质量高: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比例超过20%;历年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比赛、挑战杯等竞赛项目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大批学生保送或考取境内外优秀高校或研究所,升学率达50%。

/ T6 E( s' @. T: b0 ^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与技术前沿,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海洋要素计算,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水文和气象,区域海洋学,卫星海洋学,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等。

) o# v+ U; p3 s. n1 l+ \

就业前景

* K, S1 _. \' i" H/ c( k

海洋战略是国家核心利益,蓝色经济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极,毕业生可在国内外海洋类科研院所和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或在教学科研机构、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气象局等事业单位从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方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报预警、海洋防灾减灾(物理海洋方向)等方面的工作。2022年首届学生毕业,升学率50%,就业率100%。

! n' g! L% M' i: a6 h) m! { L9 X

选考科目要求

8 d: C$ r% W+ Q' t

(“3+1+2”模式)

: R, o! |5 c& q8 U

首选科目:仅物理;

! e0 a; Y. g U

再选科目:无;

& w1 i C9 t5 r' w: Q1 y' [( a: f

再选科目要求: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 N" T! |6 y6 c" j

(选考科目要求以生源省份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Y% S3 P2 k8 d& Z/ s- }- q

近三年广东省招生录取情况

g9 S: r" e0 v1 B7 A
. V* ]+ o ]- P% x4 S& l9 `6 L, o

(该表不包含地方专项、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情况)

1 W' ^; H/ p2 F* U
" c, l8 L6 P1 t: a

黄土琴

& Q# m$ T* s# }$ m' o

2019级海洋科学专业

/ l. p& p3 g5 N$ X1 W9 u: X
( q0 b# Y1 _" m7 |- t- Z9 d6 W

詹心怡

3 U9 a4 B5 d0 ~( C7 q

2019级海洋科学专业

. J$ U: o0 T: v X( B
6 i7 g& n+ g$ M7 \, ~* u/ O

诸雨歆

5 P* m6 C. F( \, P

2018级海洋科学专业

2 _/ K% a& f+ _) M: Z
( N1 o5 x0 u: f- |4 n

1.

- s) Z j: q, o; c A

谈谈你眼中的海洋科学专业是什么样的?

1 e$ b6 u4 t& U. v1 h

黄土琴

: ^4 e) ?' V7 g) e; |

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物理海洋、化学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必修的。不管以后选择哪一个方向,这些基础知识都能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因此说海洋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不为过。海洋占据地球总面积的71%,但是人类对海洋却知之甚少,国家对海洋的研究也日益重视,我们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任重而道远。

) h" i" |. P: o; N2 u# r

詹心怡

6 Q0 x$ }7 E1 T) R5 G

我眼中的海洋科学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它有许多的分支学科,例如,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态学等,但学科之间的知识并不孤立,而是相辅相成。就像包罗万象的大海一样,海洋科学的课堂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理论教学,可以在青岚地质公园中和赖老师一起学习地质形成的原因,可以在实验室里和同学一起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也可以在大银幕上看见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 b; G# d) n3 R0 ^) X

诸雨歆

, o: Y L/ d" u2 T

海洋科学专业跨度很广,从生物、地质、化学到物理,海洋科学的分支深入各个方向。范围广也就意味着理科基础课程一个都不能落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大学物理、微积分、线性代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等这些必修课都会给将来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技能是融会贯通,在不同学科学习中建立自己的理念与认知,试错过程中不断更新迭代。

3 u. f9 v8 Q$ r- Y/ N9 N0 x+ ^

2.

5 H8 n' [& E, c

在该专业学习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0 T; R4 f0 B( A- v& a

黄土琴

) n9 ^* A, B+ s+ r! V

海洋所的师资力量雄厚,每个老师团队的研究方向也存在差异,想要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选择很多。老师很热情,十分乐意且认真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同时,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进行野外考察,例如前往南澳岛、韩江三角洲等地方进行参观学习。

% J8 |# Y6 V: A! l6 w

詹心怡

- H+ }+ A$ o% ]& G! f, e/ \! F

海洋科学专业每学期都会开设不同类型的实验课,可以从荷花池采水样到实验室观察浮游生物、培养微藻、对沉积物进行分粒级,在各类实验中不断提高自己做实验的技能。此外,还可以加入感兴趣方向的老师所在课题组,在老师和研究生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相关的科研项目。本科阶段,每个同学都会有出海学习的机会。在大二的暑假,终于盼来了李平老师带全班同学一起南澳岛出海,李平老师在船上给我们讲解并演示了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还带我们参观了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澳临海实验站等。理学院“科学沙龙”学术报告会每周都会邀请各个高校的教授、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等来学校举办讲座,给大家带来各个方向前沿的研究进展报告;理学院的“至理讲堂”每学期也会邀请理学院的老师开展趣味知识科普讲座,可以在欢笑声中收获不一样的知识。

) c5 z9 r; F1 `* S8 S. T% r) ^

诸雨歆

( P6 E1 s k7 B6 D% w

我认为该专业的丰富资源主要体现在师资和交流机会这两方面。我们的老师绝大部分有海外留学经历,也有老师位列“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课堂中,我感受到老师们传授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研究课题的内在逻辑和方法论。除此之外,专业提供给我们丰富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参加校外科研项目还是去到不同论坛,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可以对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更好地找到个人兴趣,明确就业或升学的方向。在大学期间,我还有幸随理学院前往厦门大学参加了一次海洋环境论坛,通过与不同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我收获到了新视角,意识到了科研方法的多元。

3 o9 Z. N0 s2 t
. q; ^$ s- d$ f% r5 h

专业学习(詹心怡提供)

8 f# S1 G$ ~( D3 ]
! x6 L" U! l! g

参加活动(诸雨歆提供)

; U1 h: E2 j3 T; o2 _

3.

% a7 `3 T. W/ E; @; V

在该专业学习得到了哪些提高和成长?

2 c6 a& r+ G! k

黄土琴

- D* n# `- H. p2 @; m# J

我从大二开始就跟着导师进行科研项目,出野外、做实验、写论文,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参与了半个多月的野外采样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学会许多现场采样的操作技能,从理论到实践,增加了我对科研的兴趣。

+ R6 X' t- `( D- K

詹心怡

9 M* X Q/ o$ ?, i9 n; v) Y3 a

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加入了王铁宇教授的课题组,进行生态环境方向相关的科学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新污染物在水产品中的富集效应和人体摄食风险的评估。并且在大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担任负责人,自己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在老师和师姐的鼓励下,还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理学院“明理杯”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看见了自己项目的不足之处,也收获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搜集和整合相关数据,并把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目前在国际刊物参与发表了SCI论文两篇,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投稿论文两篇。这些经历也激发了自己对这个专业和方向进行探索的兴趣。

. P3 G2 L" }# p+ z" \

诸雨歆

2 W K4 t7 E0 K" Z# ]

我认为最大的成长就是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什么科学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的内在逻辑我认为都是可以找到共通点的。通过在专业科研项目中学习,我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如何设计并且不断对实验进行策略调整,如何在错误中逐渐靠近正确。

+ O/ p a4 ~4 B
# M4 A- h5 Q }: m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詹心怡提供)

4 @3 x/ ^/ b4 T6 d

4.

6 [' z2 r2 ]' X! `6 U' U1 I

分享一下你在汕大的

) y; {8 V' d) j+ j% m

日常生活吧。

1 N1 f* U' I0 z- L$ \( u

黄土琴

2 T. y! O0 z- Q+ Y" {, I

我大一的时候参加活动较多,义教、趣味运动会、书院活动,还有各种社团的摊位活动基本上都能找到我的身影。从大二开始,除了平时学习和放松以外,实验室成了我的常驻地。

1 P' e4 c6 c8 \

詹心怡

I; R& [! t2 P

大二的时候我参加了“朝阳行动”的义教活动,利用周末的时间给小朋友上课、带小朋友们做实验,小朋友们认真的模样和纯真的笑脸会是对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最大的鼓励,小朋友们对新知识的期待也会提醒自己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学校的CILL和ELC每周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几乎每周都会参加一两次英语活动,既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又可以老师的带领下学唱英文歌、拍出有趣的照片、设计食谱等。我每年12月都会参加“走向海洋”课程举办的“南澳徒步”活动,可以拿出一天的时间,在和同伴的互相鼓励下沿海徒步,除了收获沿途的美景,还可以尝到美味的海鲜,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当然,学习还是校园生活的主要部分,再加上辅修专业的原因,所以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学习、上课、做实验,就是在去学习、上课、做实验的路上。虽然听起来有点辛苦,但是如果可以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那么付出的一切都会成为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2 s& n" u+ x A, g* h/ ~+ x/ D8 a- S

诸雨歆

/ w2 g( V; R3 p

大一时我加入了音乐社团STU Melody,参加过汕大毕业典礼等演出。大一到大三都有受到英语演讲的训练,去到北京,广州,东莞等城市参加各演讲比赛。大三时养成了跑步的习惯,跑步对于我来说是冥想,跑步的过程中不仅收获多巴胺,也是舒缓压力强身健体的很好的方法。

5 M x0 ?$ |) y& Y5 ^; b
, X& ?. A" a' U8 P* o, P' g

课余活动(黄土琴提供)

8 U, Z, @* i+ u" b/ ]/ ^
) c! O1 {5 z% U+ P O

参加义教活动(詹心怡提供)

2 Y7 s1 g# U& ~( {2 `! ]
0 Q+ X4 W0 V) Z0 v

参加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诸雨歆提供)

/ u$ J1 ~9 J1 B, d

5.

3 j) z$ B- U' `$ A

该专业毕业后有哪些发展方向呢?

- n1 w4 h0 o; z) [9 [2 X4 P5 k

黄土琴

" ?' o$ r7 s X2 j$ N7 F3 t- Z/ |( c8 \

我们专业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读研深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报考院校很重要。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但是竞争压力会比较大。

+ I6 m1 }+ o/ Z, L1 e

詹心怡

5 t( h% L/ o) E6 U

如果想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继续深入学习研究,那么读研和出国留学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科研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对海洋生态与环境方向的热爱,所以我选择了以读研的方式继续在这个方向上探索钻研,为未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1 B5 k+ O' o- a+ U/ J: L# ]

诸雨歆

0 N4 Y& V6 ]1 r7 i

就升学方向来看,比较多的同学会选择海洋生物和环境方向。就业方向来看,海洋科学的同学们可以去到与海洋化学、环保有关的机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型食品企业、医药公司、海洋局、海关、环境监管部门等。

7 n* `" t) D ]- c7 a' Z/ n
2 C6 J8 n; U4 v8 O) L , K7 K( j+ o0 i$ D 6 C) j, R T+ T$ F1 R; k ' W0 Y9 q6 X0 w8 T# k& b9 @# X- j % r I( K6 g: u- Q/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袁爱忠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