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B, ^- v# y3 Q n7 x
央视网消息:珊瑚礁的覆盖面积虽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栖息环境,被喻为海洋生态状况的晴雨表。此前,因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区域内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亟待修复。近年来,我国沿海多地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推进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近日,记者就跟随着海南海洋牧场的工作人员,深入海底体验珊瑚移植。一起来看。
B$ ~3 Z" |' f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我现在位于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在我身旁的这片海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这段时间,海洋牧场正在进行珊瑚移植和调装鱼礁的工作。我们带着水下摄像机,跟随着工作人员一起进入海底,体验在海里如何“植树造林”。
2 l- f- U1 @' |8 W1 n6 i S" \ 4 D6 O/ p+ Y$ \" V: p7 }5 F
移植珊瑚也被比喻为在海底“植树造林”,主要工作就是在培育出“珊瑚幼苗”后再移植到种植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潜入海底,在选定适宜移植珊瑚苗的位置后,将珊瑚苗固定住。为了确保成活率,需要将珊瑚苗与下面的礁石紧紧贴住。海里浪大流急,穿着潜水服的同时还背着30多斤的设备,动作非常吃力。记者在尝试了两次后,将珊瑚苗成功移植。
, s9 ~) a. |* j& b& z/ i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J# X/ D d1 p1 D n × 0 F+ ?7 {1 c' V1 j
?6 r/ J5 O5 R3 X7 z) Z& \$ D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在海底“植树造林”和在陆地上的感受完全不一样,随着深度的增加,能明显感觉到受海底压力以及周边环境复杂多变等带来的影响,在努力控制自己身体的同时,还要把珊瑚准确移植到指定位置,难度可想而知。这样的一敲、一绑、一剪这几个动作,工作人员每天要重复上百次。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目前蜈支洲岛海域已移植珊瑚3.5万多株,修复珊瑚礁面积近5万平方米,形成了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 : M2 V( ?& P9 F0 N
0 {$ m7 ?7 Q+ L8 v! { 据工作人员介绍,珊瑚对海洋温度的波动十分敏感,一般适应水温大约在23℃—28℃,温度变化超出1℃—2℃,就会逐渐“白化”。如果高水温持续几个月,珊瑚礁将慢慢退化。 ; ]" Z w l, }9 \2 ^: s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海底“植树造林”并不像陆地上那样直观可见,这些珊瑚在海底移植后长势如何?它们又会对这片海域的生态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答案就在这套海洋牧场信息化系统中。
: j; F0 H% T3 R 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工作人员 王丰国:我们设置了7个点位14个水下摄像头,对水文的数据,像水温、ph值、溶氧、浊度这些都会实时监测。我们这些视频影像资料,包括这些水文数据,(可以)向科研单位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 @' J* |, U Y; D8 t, ~ e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P( w) U3 W; y2 h& F
×
0 a" P3 ]+ y2 y5 N" C& w+ [ 4 N! V7 v/ w. X7 Z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海南东海岸、雷州半岛西南沿岸、西沙以及广西北海等地的活珊瑚种类数较上年稳定或有所增加,4个珊瑚礁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
|4 K x& l, w+ A: w' D3 Q8 K! ?: g: H* Y$ f
# _5 q+ h$ w- u* A, r- X7 K: ?+ U. h8 V! m4 A, ^
/ D$ I- L; v/ r7 S# u6 p#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