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8 h! F" V1 _4 O( H 中国日报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11日,被称为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的“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在福建厦门港九节礁部署完成,这座海岛气象站是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下属航天新气象公司为保障国家“一带一路”航线运行特意设计的一型海上气象观测站,创新性地选址并建设于灯塔上,开创了港航气象服务的先河。
7 x r; J" M; M5 a/ i! _8 P 为推动建设“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福建省政府提出“丝路海运”项目,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贸易航运服务平台。厦门港作为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口,每年进出港船舶数量达数万艘,特定季节经常受到大雾(2-4月)、强风影响,气象观测需求十分迫切。
- s6 v- _4 K: V9 Q; v% u" K% a2 M7 O) c3 \% ` 据厦门市气象局副局长李棠华介绍,从九节礁到码头这一段,航道窄,大船进入九节礁就没有掉头余地,九节礁的气象条件对航运尤为重要,借助航标灯塔架设气象监测设备,弥补了九节礁气象条件监测的空白。 * ^# H+ ?: T# o7 G
2020年,航天新气象与厦门市气象局签订“丝路海运”气象服务协议,承接厦门港气象观测站研制及服务保障工作。在对厦门港周围的环境、气候变化规律进行考察后,公司根据多年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产品服务的经验,设计了适应海洋特殊环境的气象观测站。 9 K2 b" z, v5 N; _- k- A+ c* w
该气象观测站适应高温、高盐雾、强风等海洋环境,能24小时实时观测系统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能见度等,每10分钟提供一组数据。并可根据需求增加海水表面温度、盐度、潮水高度等专门水文观测信息,充分满足岛屿和海滨气象观测自动化需求。
" U- D b4 w% C4 F 该气象站的建立,能帮助港口及时获取天气变化信息,为气象预警、航线安排、货物流通等,提供十分有益的气象数据信息。据估计,气象信息的精细化、高效获得,将有效提升港口约10%的雾天通航效率,保障船舶通行安全,为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
; q2 u0 U& P C2 z- J 多年来,航天新气象充分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脱贫攻坚农业发展、珠峰测高、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等国计民生诸多方面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厦门港灯塔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是继中缅联合实验室建设之后,公司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的尝试。
* |2 E! B6 V# N3 F9 B1 _ (编辑:严玉洁)
) h+ x2 a1 ~5 V( N 来源:中国日报网
2 J( u, L3 g* y! G7 A. A" J8 }0 s8 y/ L8 `$ B
0 u/ l( @; C* ]0 S3 i
* i( m0 I, d: k, N: V
8 Y# [& c% [- d% f7 K) K; q5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