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2 R. i o4 u5 k3 O4 D E + }( F# D5 z% ^% @4 B# }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潘頔
: i- d# }+ K: C8 b' j; u9 W# l7 U
4 K+ R' ]' w$ `9 S. n7 D, n8 H + G, D t; p4 K
“深海一号”、东方13-2、宝岛21-1等重量级的油气发现,主持参与重大油气攻关课题17个,5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获省部级及行业级科技奖励1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这一个个数字组合起来,是一位深入南海油气勘探的“老兵”裴健翔工作27年来的心血。 , J$ C9 u2 ]7 j: f+ f) c/ C2 U$ s
; F! ^- `0 Q+ ]# n
) u9 m* k* X/ Y/ G, _$ s j4 @ 他所主导参与26个油气田发现,勘探油气资源超过3.5亿吨油当量,所发现的油气田每年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稳定供应油当量超过1000万吨,亮眼的“成绩单”也折射出了裴健翔为攻克深水、高温高压、深水深层勘探开发技术的百折不挠、筚路蓝缕。 ; ^3 A* E/ S. V5 L9 @9 }; x! l
& D6 F- G+ L5 j& e0 K+ @7 U! U
' J5 v% i) }; A3 d" ?6 y# ~- t& u , r& g4 L& B& V+ o: W( ^* [* Z
3 i$ b3 ?- m8 e & ^5 I! ?) R9 R4 C
“海洋石油982”钻探宝岛21-1预探井。受访人供图
2 U# r* O. F# e4 W0 I # l" Y" L( H# {+ @# `
' U: U! u- p' q, v! E2 W" }
多次突破技术难题 驯服深水高温高压
& l& v V- w% P# Q! \
6 F9 G( b1 ~$ u+ n1 P 6 P. i. h& b0 _- @
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谈论起专业问题时能够娓娓道来、不怕困难,谈起家事又风趣幽默。这样的裴健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乐观、执着、谦虚,是年轻人眼中严管厚爱的长者,是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
2 y* j+ G# j* f$ A+ } 7 n+ f6 p4 q5 k9 ]" R& E4 l( I0 Q6 K
& n1 K8 | P. z2 Z7 B, s' H0 K 3 T7 ~3 i2 `6 h& d
1 c% X- B K& \& `* E
S; v# U* O7 Z. A9 S
裴健翔与“南海二号”合影。受访者供图
# Q! u; Q8 l! ?9 e9 R0 x7 B1 _ h
9 \/ {! A$ u4 n1 _# c
6 }' T: ~% s& H4 `! [ 1996年,是外国公司纷纷撤出勘探而自营勘探陷入困局的年代,而刚毕业的裴健翔带着简单的行李便投身到南海油气勘探工作,在多个项目组摸爬滚打13年后,裴健翔于2009年被任命为莺歌海项目组的项目经理,此时的莺歌海盆地勘探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 N# O% D2 ?! n
' F* O" ?. \6 t3 h; m( Z
9 a( C( A% V; l “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是一座亟待勘探人发掘的宝库,但南海海底地形崎岖,地下情况复杂,油气勘探难度大,同时由于平均水深较深,给经济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裴健翔说,莺歌海盆地在2009年时,浅层目标已经勘探殆尽,而中深层的高温高压领域,历时20年均未获商业发现。
+ M7 ~" N8 n1 P% W. w# r& D( Q
" Q8 s* K1 ^9 f
& Z$ x- K$ s$ K' r 怎么办?这对于裴健翔带领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裴健翔坦言,“高温高压,其实我也不怵,我就不信这个邪,定要擒下这头高温高压气虎。”但现实却给了他迎头痛击,他主导提出的第一口井虽有气层发现,但没有经济开发的价值。 , Z# F# U, R9 t1 K' j
/ P5 c$ [. u- T
- M* b G* ^: z1 n9 D 就这样,裴健翔遭遇了高温高压领域勘探的“开门黑”,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领域“见气不见田”的怪圈似乎无法打破。 3 f# d% d/ }3 v. ?! t
; ?6 c2 z5 g' J/ Q' H . x5 i4 ]( c; c, H: ~
问题出在了哪里?裴健翔开始系统分析该领域的关键难题,提出了岩性圈闭勘探新思路。 1 R0 |. p: I, t
! \* N3 g- e2 h/ C
; Y9 p; T7 K8 @$ Y
3 Y2 a5 J. B/ S- B ! U/ X0 l m0 o) [+ h' K8 v
9 X( q1 h+ i/ o4 \8 a
裴健翔在查看电脑数据。受访人供图
% r4 a* `2 C# N% K" L3 A
- T1 j' b# ]( x% J; h * P5 Q1 g( n4 t/ M% L: G5 j
“这个想法一提出,我便受到了团队成员的质疑,因为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大家都有点心里没底。”裴健翔说干就干,跟着成员们沿着新的勘探思路,组建东方区高温高压领域攻坚小组潜心研究,开始探索前人少有研究的西物源沉积体系,创新提出海底扇沉积新模式以及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发现一大批成群成带分布的有利圈闭。
& ^6 Q `6 _, w3 i
% E/ b: l; L; z / u) U# Y' ~. ~( q# z" R
好消息来得很快。2010年和2012年,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成功发现东方13-1、东方13-2两个气田,打破了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领域“见气不见田”的魔咒,裴健翔没有给自己放假,又开始研究起新的领域。
3 W3 M" Z, I3 N l3 I: L% S2 U ' R+ R2 J/ C: P" p
! i! x5 y2 e2 W% E' V& {
“对于勘探人来说,不能因为地理位置问题停滞不前,我们要迎难而上冲进勘探禁区。”裴健翔为了经济有效勘探开发深水气田,在将近400天的时间里,组织50余次的集中研讨看资料,不断优化井位部署方案,以追求用最少的井探明更大的储量。
1 h+ i4 S* D' ?9 C9 o
9 W N( I; j( A/ E' u$ [& Y 6 G ?/ g: o/ R& `9 Q
“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一般把水深超过300米的水域称为深水,把井深超过3000米的井定义为深层井。”裴健翔带领团队通过一轮一轮的研究、总结、讨论,终于首次踏足深水勘探领域,实现了用6口井,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方,成功发现“深海一号”大气田。而陵水25-1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钻探的第一口探井就是发现气层厚度近百米,实现了真正的价值勘探。 0 B5 A& s% @9 }9 R
# T% U5 s9 ^0 }: R; X: Z
N" N3 G2 ]9 Z: H) G 磨砺责任和担当 锤炼一流队伍
/ i3 w. I& v5 L+ {6 g5 T5 q/ u& Y
$ @! T9 v/ z% }' k5 b3 }; _ # U1 u0 T, P( {) Z3 z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又一座“海上钢铁巨人”相继投产,源源不断地将天然气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千家万户中,“拼命三郎”裴健翔感慨万千。
* K" H( [5 Q) ~! x ) f) j. }+ E5 C( X3 {
& S! s u0 x+ v “后续的储量接替在哪里?下一个气田的发现在哪里?我们怎么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我们一定要为未来多考虑。”裴健翔把目光转向了海南岛东南部海域深水区的宝岛21-1气田,准备再次尝试勘探。
/ ?6 n3 ^ a$ V8 H W9 U " b9 y5 O3 h) t& s% C
, E7 _) B. ^' h
! S7 d& v& ^' M% ^! }; _/ n9 J# \ " s# w; v) u$ p8 Q l
( S0 l/ n/ e* U+ g; }
裴健翔(左一)与同事了解YL10-6-3井随钻情况。受访人供图
4 g# Y7 s* E2 x: B& ] 8 Y* m0 J- m. M \ S* s; ?
. b0 }+ O2 D/ H. |" E. A 裴健翔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对外合作以来,中国海油四探“宝岛”,随着地层的加深,地震等基础资料品质就变差,储层预测、含气性分析、构造落实的难度成倍加大,钻井难度也大幅提高,但始终未找到规模发现。
; r* B+ z* X6 D( ~ / L \0 K2 ` Z$ S# `3 l% M/ v
; _7 |8 X* u2 w( a9 H4 t6 O 进入新时代后,裴健翔与其他海洋石油科技者一起,利用新的勘探技术,向更深层进发,五探“宝岛”,终于发现了一批新的有利构造。通过目标优选,发现宝岛21-1具有大型三角洲发育的构造背景,最有可能是一个大中型气田。
; [9 B! n# X7 I( P9 U
# k2 z+ W: i! s' P
$ q7 @0 U3 v9 }; c! Y2 ?1 z 通过整整一年的蛰伏,他带领团队部署的第一口预探井就钻遇气层113米,创下深水区单井气层最厚的纪录。最终,宝岛21-1气田评审批复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超300万立方米。“宝岛21-1的成功发现,不仅证实了宝岛凹陷的勘探潜力,也表明我国在深水深层勘探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对类似层系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裴健翔说。
8 X4 r }: }1 G# T ) e& d: \5 O' c9 j* l
8 C2 P$ q& H& X- W) `2 |' A “随着南海油气勘探向远向深进军,为端牢能源饭碗,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和我们一起,在祖国的南端挥洒汗水。”裴健翔从攻坚东方13-2高温高压领域勘探后,就开始尝试打破地质物探专业壁垒,培养出了一批综合型勘探人才;到实现深水区新的领域突破,他大胆启用骨干、新人,让他们独立承担专题研究,帮助他们成为专业领域的扛把子。 8 d( |; |, G a$ O* H; v2 `
1 e4 c. W' @; U8 I8 `
# Y6 T6 _1 D4 o “不用束缚自己的思想,勘探人就是要先会胡思乱想,然后小心求证。”裴健翔在跟年轻人交流时,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 f# z2 f' j$ h b3 L2 |& P: L. j( v% |& r
' l. E3 o& t5 _3 S& X; H " e' \* |: v I4 A5 r) t
/ r; A6 q' G9 z+ \( @
6 S" [0 A& L( R0 P& o) K 裴健翔(右二)在琼东南东区看壁心照片。受访人供图 + O( u+ w* l; s; v
& A+ T/ R @* |5 [: w- D
, O9 N' `* q" p" U 在这群年轻人眼中,裴健翔是一位严管厚爱的长者。“他的执行力非常强,在这方面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极为苛刻;但有时候对我们也很‘放纵’,那些看似不合理且天马行空的想法有时也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支持。经过他一点拨以引导,反而让我们豁然开朗。”
g, _6 R: ^6 s, ` / S) U% m$ U Y8 l) K
* ?- \# {4 h; [ 当看到宝岛21-1青年军荣获“海南五四青年奖章”时,他笑着说:“咱们南海油气勘探的这群年轻娃娃也成长起来咯。” 5 L* b2 ]2 f8 ?3 m
1 J9 u! D1 a& y: W
, V) w- Q" J T
如今,裴健翔依旧在战斗在南海油气勘探的最前沿,去攻克一个个勘探世界难题,去填补一块块勘探研究空白,去助力一批批有志青年成长。 . S% {8 t. t. P0 v# G# l
4 m3 L! U5 `; l C! j 5 E: \& e$ ^2 x
举报/反馈 + p$ x9 C! s( M% }( h+ f/ q* I
; Q G5 D0 s% b! y- c A* o& ?# Y4 z! ` \1 }7 z- K
4 I- z) c" k+ z6 G) p( I
; y4 t7 Y2 H& ?* S8 \. W% W. O* x$ d"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