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l2 ~* X, j \0 f1 S1 E
地球的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但是陆地上还有河流、湖泊等水域,还有冰川等固态水,说起来地球上的水还是很多的,数据统计显示,地球上的水资源高达13.86亿立方公里,但是我们又知道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为海水,占到了96.5%左右,地球陆地上的水资源中很多湖泊又是咸水湖,占据了地球水资源的1%,这样地球上的淡水就只剩下了2.5%左右,然而在这2.5%的淡水资源中,两极和高原高山上的冰川以及深层地下水又占据了一大部分,约2.175%,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量的0.325%,这么算下来,在占地球表面29%的陆地面积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平均下来是很少的。 8 A! A- f0 e, i9 L; x, i. }1 Z+ q, h! A
$ ?; p! |6 j# G
3 B$ F9 {; G- j$ \( z 但是在地球的陆地上,又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比如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非常干旱,中部的刚果盆地降水又很丰富;再比如我国,南方地区普遍降水比较充沛,西北地区就降雨较少,因此我国南方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西北地区就荒凉贫瘠,人烟稀少,经济落后。 0 l2 b8 Y+ [3 u3 M/ _
& Z$ W9 C5 C. `: X7 Q* l
那么既然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少,就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丰富的海水变成淡水就可以了啊!但是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依靠现有的海水淡化技术,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获取淡水耗资巨大,因此目前只有经济相对发达且非常缺水的地方还会用这种方法制造淡水。 . J/ f) l1 D+ R8 n
- ~3 R7 p* E! f) J: S8 u7 v 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是指将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得到淡水的工序,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D)和反渗透法(RO)等,工艺种类已有20多种,但造水成本都比较高。
, T E2 `# f) ]: I2 i ; g" G, I$ {3 }- E) Q1 r1 K) M
; z1 {1 k d! y. y1 p* U) d0 \' ~
8月10日西班牙媒体报道称《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有研究团队成功利用金属有机框架(MOF)和阳光实现了快速的海水淡化——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将微咸水和海水转化为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5 V. q) J: J6 R' B3 d6 V
8 Y8 ~" j9 I2 v+ u 研究者使用的金属有机结构是一类由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能形成一种晶体材料,具有相对于任何已知材料的最大表面积,而且对阳光敏感,所以这种海水淡化方法是一种利用阳光进行再生的新型吸附脱盐工艺,在实验中,其不仅能够过滤掉水中的有害颗粒,还实现了每天每千克MOF产生139.5升纯净水的高效治水效能,比目前的海水淡化方式更节能。 * f# i! l+ @5 `) T' N0 b$ k
" |0 j6 j( Z0 v 该研究的主要发起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王焕庭表示:“这项研究为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展现了利用太阳能来减少能源需求并提高水淡化的可持续性。”整体来看,这种海水淡化方式无论从能源利用还是从环境可持续角度,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或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H" Y8 \- g2 @8 i; U" }$ _ ) ^, n& W( K' F$ t1 I; {& Z* x
注:图片来自网络!
, s$ X4 H! m! b: r) h' Q$ |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8月11日文章《西媒:科学家发明快速淡化海水新方法》8 _: r8 K0 b/ e( W
( ]* r9 H, _( X
, ]$ z' t& e( O" r& w& R- w
$ p! j8 ~0 _/ S3 p& I* C6 F1 o2 b( `: J'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