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e& S& ]9 j, W: V9 X2 c 原标题:蓝色能源是一个宝库 碳中和可走海洋路径
4 N+ [/ W9 J. H( o$ P) \ 海底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区域,可以储存二氧化碳,因为在这里二氧化碳可以受到压缩,它的体积可以极度地减小 1 v1 {8 w8 m6 R& @8 g2 r
在各种能源中,煤炭能源还可再用179年,油能源还能使用44年,天然气能源也比较少。因此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化石燃料,要从化石能源转化到蓝色能源
( F+ A/ J1 y3 ~8 x1 ~ 神秘的“海洋呼吸”也是转化能量的一种方式。10%—30%的浮游生物会下沉到深海,并产生细菌、有机材料凝聚在海底,变成能量。海底的微生物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 & i% Z- |" y4 S# J [, E1 S
海洋是一个很重要的舞台,有很大的可行性,尤其是对碳捕获、碳消除有很大的潜力。如何在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恐怕并不十分容易。昨天,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引领蓝色变革”分论坛上,科学家们给出了支撑碳中和的海洋路径。 * Q* r/ K; d& v n0 o
如果把二氧化碳注入海底200米的深度,会是怎样的情形?“海底储存二氧化碳”是目前挪威正在进行的一项探索。2011年埃尼新前沿烃类奖得主、挪威科技大学电子系统系教授马丁·朗德罗介绍,海底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区域,可以储存二氧化碳,因为在这里二氧化碳可以受到压缩,它的体积可以极度地减小。 ' X5 ^4 r, L* z5 x4 }8 S3 ]
“我们发现,将二氧化碳注入海底200米,并不像注入罐体一样往上充满,而是在浅层有小的波段,然后在沙体当中逐渐往下渗透。”马丁·朗德罗补充道,2010年,挪威开始向海底注入7.2兆吨的二氧化碳,压缩以后的二氧化碳密度大大减小;到2012年时,注入了百万级别的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注入的二氧化碳是分层的,分成不同的层级,然后它会以公里为单位往四处扩散。 , A( Q0 `) O# Q+ [$ u' J( M
如何在海底监测注入的二氧化碳是否稳定?马丁·朗德罗介绍,可以用海底光缆,通过分布式声学传感器来监测二氧化碳。因为光纤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号,比如波动的信号、地震的信号,或者纤维中的一些杂质会出现变动。然后,通过计算机测量里边的声压,也就是声学传感器,了解这个波和你的距离是多远。 & q# w# ~& y' ~
目前,挪威每年排放32兆吨的二氧化碳,目标是到2038年将二氧化碳捕捉并储存在海底,实现“零排放”。为此,未来10年,挪威将建造200口二氧化碳封存井,到2050年达到1.2万口封存井。
5 [& _4 s! V1 K5 Z: n 调查显示,在各种能源中,煤炭能源还可再用179年,油能源还能使用44年,天然气能源也比较少。“因此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化石燃料,要从化石能源转化到蓝色能源。”2018年埃尼新前沿能源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抛出了鲜明的观点。
- y, @5 a5 e# W/ F 海洋可以给我们提供什么能量?
- e( H' p$ L; C5 s; e% d 热能、流能、潮汐能、波浪能等都是海洋能源。无论是现在的太阳能、风能,还是潮汐能,如果只有一种能量,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但是如果太阳能、风能,再加上潮汐能,这种“混合式蓝色能源”就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能源,解决我们未来的问题。就拿一立方米的水来说,每年能产生400千瓦每小时的电能,如果加上太阳能的话,20%的设备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 N! m6 K. x$ D
神秘的“海洋呼吸”也是转化能量的一种方式。维也纳大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部主管格哈德·赫而德介绍,10%—30%的浮游生物会下沉到深海,并产生细菌、有机材料凝聚在海底,变成能量。海底的微生物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
- j1 I6 Q8 B8 ^ 深海当中大于5毫米的粒子,对于氧气的消耗有很大的作用,被称为“深海呼吸”。比如,深海1200米的悬浮粒子和深海2500米的悬浮粒子相比,它们的周转时间不一样。观察发现,深海1200米的悬浮粒子周转时间更短,一般在25天。这也意味着,这些悬浮粒子帮助了深海有机物的代谢。(记者 李蕾) ' y; f8 }. s- z9 A9 n; G/ f
来源:解放日报 : d6 d1 D9 T$ q2 D* m( ^+ C! h' Q
/ n F8 Y# u* o" ?
举报/反馈 6 D @4 N4 ]" r$ N5 u: K3 Z5 o
/ o7 ^* q4 y( a1 M c6 { C
8 M* w3 h2 p3 v! I" M' j, l
7 E$ F- _: ~9 s! ?) D- F3 U: J( A, X+ k. K% m* D
, r+ k. ?6 a, }! E7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