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c2 z9 j+ b: Z7 q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 ^' k! y4 R: I: g$ o& o
9 N$ s4 C1 o1 R8 ]* _
4 R" a! A, ]/ a N# j ! {* V1 }& `# z( l
图说:李道季教授在野外采集海洋微塑料样品 采访对象提供 7 @4 T9 B! F1 k8 _
新民晚报讯 (记者 王蔚)全球海洋面临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严峻挑战。目前的国际法律和政策框架不足以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因此,制定全球塑料污染防治的国际新机制可能是未来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必由之路。
" ^7 u4 e; \: o 为未来应对防治海洋塑料污染全球协议提供基本判断和对策,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海洋塑料污染全球治理进程研讨会”日前在沪举行。华东师大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分“海洋塑料污染全球治理的挑战”和“塑料循环与创新前景”两个专题就建立塑料污染防治新机制、管理与政策法规、国际公约履约、循环经济创新解决方案、未来全球协议的必要性、可能涉及到的有关要素和阻力、机遇和战略等内容开展交流讨论。
2 \: O- o7 B0 N) S5 f 来自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和国际司、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塑料研究中心等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 , I' x8 z/ x, b8 S* @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巡视员裴相斌在发言中表示,在全球海洋面临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已经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这一环境问题,并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秘书长庞广廉代表我国石化行业就消除塑料污染采取的措施,以及企业的承诺和担当发言。 ) Q' K! m) V5 i
在“海洋塑料污染全球治理的挑战”专题报告中,李道季首先就 “未来防治海洋塑料污染全球协议的推进历程”作了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就“基于不同国情协议国家的潜在挑战与应对”“国际、区域间海洋塑料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行动计划”“企业应对未来趋势的塑料可持续策略和理念”“海洋塑料污染涉及相关国际公约的机制”和“新协议下的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交流。
( B! K. e2 _ q# m1 Z0 ^7 c 会议达成多项共识。目前我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制度层面。我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表明我国正加大力度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制定的适应我国国情的行动、计划和长效机制具有领先世界的治理水平。建议国内的利益相关方就潜在的国际新协议涉及政策框架、统一的标准、监测和汇报、支持机制开展讨论,为国家未来参与未来可能的谈判作更好的准备与贡献。应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塑料循环经济。在“双碳”背景下,塑料减量、塑料循环经济以及塑料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贡献核算仍需进一步研究。 4 K7 S$ w$ g1 d0 P% J6 E! E
# a) x/ B, i; g7 @
举报/反馈 9 r) b) T; v0 t6 a* J V: N2 N
; `' n, {/ H1 \ N6 j$ L% b5 Y- ^
( o' }" H ^% ` t# ^7 |* P8 x
$ p3 o3 u t- F: u: H-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