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海岸带地形地貌(三) - 沿海地形演变

[复制链接]
$ `( ~" w- E. s! T! Q

本人强迫症,6:13 推送;本文为原创,

. g, Y! b! N: F2 m& _) Y/ v( v4 c

(微专题和微考点除外)

0 [/ v- K# N' k, X' R3 s; m9 B: H

678地理工作室

: P5 }; R G1 l; P

海岸带地形地貌(三)

L5 Q- D4 O& i0 T

张玉刚

1 H% p3 i5 v3 s7 }. R

海岸带的地形地貌是海陆相互作用的结果。

# J+ C4 l* E( Q% W r. z

按照海岸带陆地地貌,可以分为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和生物海岸。

/ [7 p j7 U* S

平原海岸曾有“沙岸”之称,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这种海岸的岸线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浅滩,潮间带宽阔,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①由细粒的粉砂和淤泥质沉积物所组成;②有着极为低平而向海方向微微倾斜的地势,地面坡度很小,约在1/1000一1/4000;③其内缘往往与冲积平原相连接;④海岸动态十分活跃,岸线的冲淤变化很快,因此岸线很不稳定。

4 G1 x7 ?* [6 ]) s% p% A' X) x

平原海岸主要发育于构造沉降区,在波浪作用下形成各种各样的海积地形。潮流在海岸的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在比较大的潮差及强大的潮流作用区,常常形成淤泥质浅滩和三角洲。

8 I+ [# |$ Y% e! j+ }: Q; d2 L

平原海岸

1 R. v: ]% h6 P) I' _8 @

山地丘陵海岸的构成地貌基本为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为基岩,并且在地址构造影响下造成的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

7 j0 y2 R) _, g2 ]+ B& f% L, D

山地丘陵海岸

- U0 O8 ]+ g% U

生物海岸是主要由生物构建的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包括珊瑚礁牡蛎礁等动物残骸构成的海岸,以及红树林与湿地草丛等植物群落构成的海岸。

8 s2 V( [, ~% I9 P1 {; q

珊瑚礁海岸地貌,主要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3种基本类型。

1 M* Y' w5 e+ q6 w, f

岸礁:岸礁与陆地边缘相连,通常紧贴海岸发育,在近岸海域形成一片宽阔的浅水地带,随着珊瑚礁加宽,海岸线向海方向推移,如红海和东非桑给巴尔的珊瑚礁。

# V( s+ Q% E+ e- K9 n

堡礁:又称“离岸礁”。在距岸较远的浅海中,成带状延伸分布的大礁体,礁体与海岸之间隔着一条宽带状的浅海澙湖。堡礁的延伸方向与岸线几乎平行,外缘坡度很陡,如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堡礁。

* `% \/ Y3 f4 A( I

堡礁

: v! T5 w, G4 o- t

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礁湖。露出海面的高度达几米,呈圆形、椭圆形及马蹄形。环礁一般分布在珊瑚易于生长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比较典型的环礁是马绍尔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大多为环礁。

1 {, o: h) D6 i! Z7 t$ [/ n3 D( Q

环礁

5 a. N* s( s6 G' f) `: m

努库罗环礁

! j, N/ n5 k h

贝壳堤海岸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

) @$ A' \8 _; w" L0 E9 v/ c3 j

贝壳堤对于研究古海岸线位置、推断海岸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j0 C U0 f$ N% ~9 @5 J I! c

红树林海岸是热带、亚热带特有的耐盐的红树林植物群落构成的海岸。红树林分布在低平的堆积海岸的潮间带泥滩上,特别在背风浪的河口、海湾与沙坝后侧的泻湖内最发育。它常常沿河口、潮水沟道向内陆深入数千米。

* g+ n7 w! G" {

红树林只能生长在地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的潮间带,也就是说它只能生长在地球赤道两边,超过南纬40度和北纬32度以上的海岸带是不能生长红树林的。

2 @, A8 Y3 S9 T' w! G2 O; E

世界上的红树林遍见于亚洲、大洋州、美洲和非洲。中国的红树林见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和台湾等省区,其中,海南、广西、广东分布的最为广泛,占全国总面积的94%以上。

% Y1 I& |8 c9 C4 _

红树林和陆地上的森林一样,是绿色的。人们为什么要称这样的植物为红树林呢?这是因为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含有丰富的丹宁。丹宁是一种化学物质,当它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时,产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很快呈现出红褐色。所以,只要把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划破,自然就呈现红褐色来。红树就由此得名。由红树组成的森林,人们自然就称之为“红树林”了。

% F% k' _% Y) q2 u

小试一下牛刀吧

# a3 e8 m8 J) M. y% o

1.下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 P# f: y E4 @) ]! c4 w& Z7 i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3 l6 ` z5 c* h9 t& p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 Y% a o1 e# Q2 j% M. n" i

【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2~4题。

# r) C0 o! N$ A: P( U8 x

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3 W _/ L6 I, r1 e& H

A.向陆地方向推进

% i' c! T' Z; ~8 D

B.向海洋方向推进

+ V& v# L% j1 W5 N+ w2 e

C.位置稳定

! i/ p3 f+ G9 N' T7 @+ ~& O- d' I

D.反复进退

+ u$ J" S j2 b& M' B W

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3 @7 Q. `' \+ H2 d+ v( c: F

A.形成新的贝壳堤

0 A6 u1 d* S |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 l9 T; Y. K! G5 D4 c

C.形成河口三角洲

: y2 {( d% h( t, y

D.迫使河流改道

5 w* E, g* J: _% H

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Q2 `6 d7 ]. s* k.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 U$ ?( W# H/ {& l& L- r3 L$ N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5 l1 L* @* H4 b9 i* r( t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 K) q5 F$ b0 C) D# b" J& P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 o- X# i! y! f" N! W1 m. K: }

【答案】

! c3 U4 o8 n1 J* |: S" `/ ^

1.D组成沙滩的物质,是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的结果,但沙滩是波浪、潮汐等海水运动在向海回流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将大量的珊瑚碎屑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的。

1 H) [ b2 N, x

2.C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

( @& f& r% S) E# x

3.B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变大。

% ^8 z, D, x0 h" K5 f0 C; r; O. N

4.D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

0 b; L& R) k$ M6 z9 |5 y

大家对《微专题》一书的看法

( Q# F8 }" l' k$ t

详细说明请看下面两个链接

6 [5 @) y+ i. A1 d

欲购微专题请加微信详询

^1 Z; w* C a* o; {" i: Y' e

为了减小某一位老师的工作量,所以

6 t3 Y! {2 Y3 ] V

您的姓氏拼音

6 m4 B) Q }% E. |# [

ABC开头的,请加老丁微信121869236

_ @( C- E" t; ?% c

FGH开头的,请加牛老师微信736491854

9 |0 `. M4 p5 N. c

JKL开头的,请加林老师微信15833208809

; c2 V' a* C2 o/ k" Q$ h3 f# h

MNO开头的,请加马老师微信13932090535

$ x6 x2 [( X7 c* c1 [$ j

PQR开头的,请加秦老师微信13111361659

0 q# {5 a/ }! \4 k r9 P4 \3 C

STU开头的,请加李晨光老师微信dili100

( n( h1 V1 J0 I9 P% M8 _ v

VWX开头的,请加温老师微信13730040095

9 g8 _4 T- B$ k& n; ^5 {

YZ开头的,请加张老师微信13785036967

7 y5 J$ g p% L# a- B

DE I开头的,请加尹老师微信18531011777

* h7 n7 a/ L$ q9 J0 s4 b# s

·老丁·

, B. L+ K: [/ D, C4 B" s

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5 u) S/ m3 i$ L6 z

老丁 ∣一个教地理的小卒

) S! J. i8 o* w. u# h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1 k& e( e# j: k

2018年11月29日

y! E4 F; v9 h' g N8 m! ?1 T6 h7 \) ?$ W: q 3 I0 s# d9 o# q* m5 l3 h7 Y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為了你我愿給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