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J. J5 c" h2 T. W1 k( x 7月14日,执行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凯旋。在参加第五航段的9家单位中,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是组织单位和主力单位,有17名科研人员执行了航次任务。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队伍,迎着朝霞出海,伴着星辰采样,度过了充实而忙碌的40多天,圆满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让他们至今难忘,在大洋上磨砺成长、锲而不舍的奋斗情景常常浮现在脑海中。 1 [, _3 \) D- @1 P
忙碌的首席 中国大洋第39航次第五航段首席科学家是海洋一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石学法。首席科学家任务繁重,除了要完善工作计划、协调安全责任、组织航次作业,还要进行项目研究,为此,石学法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科考队员分为3个作业组,首席科学家助理、高级工程师杨刚在第二作业组,他也是航段安全执行人。杨刚每天巡视完全船安全落实情况回到宿舍,都在凌晨1点左右,他总能看到石学法的房门敞开着。“只要在工作,首席的门都是开着的。我怕打扰他工作,就悄悄地关上自己的房门,洗漱、睡觉。”杨刚说。 每当站位取样作业,石学法都会早早地赶到作业现场“坐镇”。2015年,在石学法的带领下,中国大洋第34航次第五航段考察首次在中印度洋海盆发现了大范围富稀土沉积区。今年,他又带领科考队在中印度洋海盆继续开展深海稀土资源调查,一方面对去年发现的富稀土沉积区进行加密调查取样,进一步细化海底稀土的富集区域;另一方面,扩大调查范围,将富稀土沉积的勘测区域向西南推进。 返航时,石学法又组织大家撰写航段报告,操持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活跃气氛,放松心情。 石学法说,本次调查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对印度洋海盆稀土资源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起了一支从事海洋稀土调查研究的队伍。每天工作虽然很累,但又很值得。中印度洋海盆区首战作业前合影 杨任屹摄
7 L# w. {1 k2 @# m 身兼多职的工程师 3 M5 N1 }# j+ {) }5 O
汪虹敏清晰地记着她离开青岛的那一天。 6月初,暖风微醺,汪虹敏拖着超大号的行李箱,坐上了开往机场的出租车。 司机好奇地问:“这么大个的行李,要出远门啊?” 汪虹敏笑了一下:“嗯,远门。” 汪虹敏口中的“远门”,是从上海出发飞越半个地球,抵达位于南半球的毛里求斯路易港,与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队汇合,乘“大洋一号”船奔赴中印度洋海盆作业区,执行第五航段科考任务。 这是汪虹敏第二次参加大洋科考任务。上一次是2015年执行大洋34航次第五航段任务,她曾因晕船而体力虚脱,饱受眩晕之苦。 6月11日,“大洋一号”船驶离路易港没多久,几名第一次出海的队友就开始晕船,有的起不了床,有的没有食欲,还有的“哇哇”直吐。汪虹敏见状,拿出饼干、水果、晕船药,分发给“晕友”,在帮助他们缓解痛苦的同时,送去了一份温暖。 “去年我晕船时,是重点照顾的对象,今年轮到我关心别人了。”对晕船已有“免疫”的汪虹敏像一位医生,分别给晕船的队友介绍抗晕的经验和治疗良方。 回到住舱,汪虹敏又成为兼职记者,采写新闻。理科出身的汪虹敏,从来没有写过新闻,一开始有点儿懵。一篇短短的消息,写了几个小时,还是被改得“满篇红”,以至于“到后来,一敲字眼就花了”。 虽然心里犯怵,但汪虹敏不服气,她一边静下心来翻看类似题材的新闻稿件,一边恶补新闻知识,重新整理思路,逐步摸出了门道。整个航段,汪虹敏用新闻的视角发现和捕捉大洋工作的精彩瞬间。双重的工作身份、全新的视野,给她的第二次出海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经历。
1 @. F0 c/ E4 d" l9 g- w 化学组的“三朵金花” 9 [! {3 d# p5 s# b' |
与汪虹敏同行的女同事还有张颖和白亚之。她们除了参加多波束值班,还是化学组实验员,从事样品的分析化验工作,被队员亲切地称为“三朵金花”。 每到一个作业站点,她们都要对采集到的沉积物和海水样品进行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现场测试,记录样品的原始状态,烘干、研磨部分样品,测量稀土元素含量。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压力、温度变化对样品造成的影响,只要样品一到,她们就马上展开测试,一忙起来根本顾不上是白天还是黑夜。 实验室工作要求反应快、测试准,还得有耐心、出力气。白亚之告诉记者,样品上来后,先要放在烘箱里烘干,以去除水分,两天之后再取出样品进行研磨。“样品烘干之后特别硬,常常要研磨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才能达到200目的实验要求。”“目”是描述物料颗粒大小的一个术语,200目就意味着要把坚硬的样品研磨得比面粉还要细。 研磨全靠手工,研磨工具只有一个手掌大小的玛瑙研钵。有时样品多了,取样组的队友就帮着研磨。3个女队员顾不上休息,争分夺秒地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分析报告。到航段结束时,化学组共完成了18个海底沉积物、30个海水样品的化验分析任务。首席科学家石学法(左二)与“三朵金花”汪虹敏(左一)、张颖(右一)和白亚之(右二)杨任屹摄4 }# m: N/ f: r$ d9 R( k, \4 a
通力协作的采样组
; Z7 W& G5 u7 H2 y “80后”山东小伙儿于淼,是重力柱采样组组员,负责采集海底沉积物样品。这是他第一次出海。 出海前,于淼详细了解了航次作业区域的地质资料,对大概能够取到什么样的样品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当然也向前辈请教过“防晕妙招”,但到了海上,于淼还是晕得一塌糊涂。 起航后,船上组织集体包饺子。于淼包了没几个,就感到头晕目眩,直冒虚汗,他赶紧往洗手间跑。同事劝他到甲板上走走,适当缓解眩晕症状。 度过晕船期,于淼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每一站样品取上来我们都特别兴奋,大家都暗中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取得更多的样品。” 在“无风三尺浪”的印度洋上,重达近1吨的重力柱被A架吊起后摇晃得厉害,全靠采样组的队员用力拽住止荡绳控制平衡。“重力柱取样器是海洋地质科考经常使用的器材,光有力气不行,队员之间还要通力协作,才能将它安全地投放到4000多米深的海底并回收。”于淼说。 无论何时,只要船抵达作业站位,就要马上开始取样。有时是烈日当头的中午,有时是冷风瑟瑟的午夜,一次作业五六个小时,对体力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每次取回的样品,队员们都小心翼翼地保存好,生怕出现什么差池。“国家的船开到那么远的地方,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每一份样品都可算得上‘寸土寸金’,我们像看待宝贝一样珍惜它们。”曾多次参加大洋科考的海洋一所胡利民副研究员说。重力柱取样作业现场 黄牧摄: w. o- U# |3 {
“万能”的杨老师
7 l$ Z7 l h/ U8 j6 v% i1 q 此次是杨刚第6次随“大洋一号”船出海执行科考任务。作为有着丰富出海经历、应对过许多技术难题的老队员,他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作万能的杨老师。 “万能”是指能够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本航段中,科考队采用了革新后的沉积物重力取样系统作业,在重力取样器顶端增加了密封装置,底端配备了外层钛合金刀口和内层花瓣状防漏装置,构成‘双保险’。这项技术革新是由杨刚总结以往沉积物重力柱取样经验完成的,为海底取样作业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汪虹敏在报道中这样写道。 “万能”还在于他是年轻人眼中的主心骨。“每次取样前,相关仪器设备的调试都是杨老师负责的,我们操作起来就特别放心。”于淼说,每到作业站点,杨刚都会准时出现在后甲板,带领作业小组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深海取样任务。 本航段中,“大洋一号”船由于受海况影响,有3个站位未能取到样品,杨刚带领采样组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看到队友情绪低落,杨刚不断地鼓舞士气,告诉大家不要泄气。幸运的是,之后的站位,他们都成功取到了珍贵的样品。胡利民(左)、于淼(中)和杨刚(右)在“大洋一号”船上工作 杨任屹摄
1 K9 l1 p( c0 V! }7 B' m+ l 把思念化作动力
- v/ M8 |3 Y/ O% R% Z 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港时,正值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附近海域有华人举办了隆重的赛龙舟活动。队员们一边看着比赛,一边想着远方的家人。纵然有美丽的景色以及成群游弋的海豚陪伴,但身在异乡不能与家人团聚还是有些落寞。 好在“大洋一号”船安装了“海信通”系统,队员们借助这个平台与家人交流联系。“海信通和微信类似,有了即时通讯的便利,让我觉得和家的距离没有那么远了。”张颖说。 大洋浩瀚无边,美丽而深邃。于淼记得,有时半夜取完样品,与队友站在甲板上,看着满天繁星,吹着清爽海风,很是惬意。有一次,他们看到了北斗七星,很是诧异,“南半球也能看到北斗星?真是不可思议!勺柄所指的方向或许就是家的方向吧。” 对每个队员而言,大洋工作不仅要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单调的工作环境,还要承受思念之苦。 7月8日是白亚之儿子4周岁的生日,她又一次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白亚之说,作为一线科考调查人员,出海是义不容辞的工作,排解思念最好的方法就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 工作之余,队员们还积极参与船上组织的文娱活动。几个从没有握过球拍的女队员,闲暇时也学起了打球。平时很少运动的于淼,也报名参加了篮球比赛。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融入科考队这个大家庭。, D$ t. P2 ]( o$ B* h7 Z
丰收的成果 # ?3 `( u# i+ f5 g b( i% n
经过全体调查队员和船员努力,中国大洋第39航次第五航段圆满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结果。 科考队开展了沉积物重力柱取样、箱式取样、温盐深(CTD)测量、海水取样、大体积过滤器悬浮体原位抽滤等作业,同时进行了船载浅地层剖面仪和多波束测量,采集了大量样品。调查涉及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海洋微生物等多个学科。科考队员利用手持元素分析仪,对取得的部分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多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超常富集,具有显著的稀土富集矿化异常。本航段一方面对去年发现的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区圈划出了超常富集区域,另一方面将富稀土沉积区面积向西南方向扩大了10万多平方公里。 本航段是继中国大洋第34航次第五航段之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的第二个深海稀土调查航段。石学法表示,本航段和34航次第五航段有望成为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的里程碑。两个航段的调查结果证实了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印度洋海盆发育富稀土沉积的科学假设。 回首航段工作与生活的种种瞬间,每个参与的队员都感到这是一次难忘的科考经历,也为自己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海上青春,无怨无悔。(本文转自《中国海洋报2016年8月25日四版》)
0 j' H9 D1 e) G4 I* i6 m: b* H0 ~3 Q# {" ?
4 i; f$ z8 @/ v1 }4 V/ |& H
+ @# t. M% D5 }# U
4 w$ v# T; [7 I5 u& H4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