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万米深海科考取得多项成果 已制定深海“三步走”战略 - 深海科考设备

[复制链接]
) d- O4 f o* }( d6 c0 O5 w

& Q2 A$ o. L! b: v2 r

! \# s# j9 I1 a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日前搭乘“东方红2号”综合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万米深海科考任务,成功回收在马里亚纳海沟持续运行近一年的海洋仪器装备,并试验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波浪滑翔机和深水高清摄像机等海洋科考设备。

- b4 V; n% ^% P

  据新华社10月18日报道,航次首席科学家、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功能实验室教授田纪伟介绍,这个航次对海洋国家实验室构建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洋科学综合观测网资料进行了回收,观测网包含5套深海科学综合观测潜标、9套海底地震仪、1套深海海底边界层测量系统等设备,这些海洋仪器装备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持续运行近一年。

+ u0 h, w8 U" s3 P7 k

  此外,科研人员对4000米深海Argo浮标、远程自主式无缆潜水器(AUV)、波浪滑翔机、深水实时式/自容式高清摄像机、万米深水采样装置及深海万米重力沉积物采样器等8种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仪器与装备开展了系统化海上试验。

% B/ h* W* ?& ~; R/ }

  田纪伟介绍,科研人员还开展了马里亚纳海沟大断面全水深海洋环境调查、大体积水体采样和深海海底沉积物采样。

+ N3 r5 I, z; u% r) d. g

  海洋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栽毅说,这个航次是海洋国家实验“万米深海行动计划”的一部分。通过这个计划的实施,将使海洋国家实验室形成“深潜、深钻、深测”的能力。

* g, ~# \" o& {- K1 x$ u. C' m

  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介绍,海洋国家实验室已经制定了深海“三步走”战略:

% E+ D0 C6 K2 ]. v& C; q0 l! N 在重点海区投放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智能浮标,并在马里亚纳海沟等构建实时立体多学科综合观测系统。围绕板块运动动力学机理及欧亚大陆板块“俯冲黑洞”形成机理、深部碳循环、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过程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利用“蛟龙”号载人潜器等对西太平洋-印度洋重点海区进行全面考察,力争在上述前沿科学问题取得原始创新。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海洋国家实验室将推动中国大洋钻探船立项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实现深海与深地科学的协同发展,寻求地球科学的重大突破口。. y- M6 S4 i" O; \

延伸阅读-海底“天宫一号”:我国深海空间站三步走战略的首个深海移动工作站完工

h, _; ]6 R. i6 P: v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日报道,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透露,我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已完成总装,正在进行调试,并将于近期开展水池试验。

- T) A. E u; _# Z4 j" s

  深海移动工作站将主要用于进行海洋科学探索,被喻为海洋里的“天宫一号”。中船重工七零二所所长翁震平介绍,如果把“蛟龙号”比作神舟飞船,这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就相当于载人航天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它是中国未来深海“空间站”的雏形。

Y" `0 _7 ] C$ k0 r

$ ~$ {' @( C7 B' W* S5 K

  目前完成总装的这个实验平台为35吨级,工作潜深150米,生命支持时间72小时,总长13.1米,型宽3.6米,型深3.0米,正常排水量38吨,乘载员6人,海底工作时间可达12到18小时。该试验艇在完成水池功能试验和海上试验后,将成为小型浅海作业装备,用于水下科学考察与试验研究。

  中船重工七〇二所高级工程师邱中梁介绍:“这个实验平台底部装载着水下机器人,平台潜到海底后,驾驶人员可以释放机器人,遥控其进行独立航行作业。机器人最远可离开平台100米,工作深度最大可达1500米,可以完成一些物体的抓取和布放工作。”  海洋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近年来,世界深海探测发展迅猛。目前,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未来,深海移动工作站是世界深海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 7 {0 v% q) x% ~" z

8 V' N. W/ e+ e! M' z, p2 q: g

  “目前这个35吨级的实验平台主要用于验证、演示深海工作站具有哪些功能,下一步中船重工还将建造300吨级的实验型深海工作站,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研制出1500吨级和2500吨级的深海移动工作站。”中船重工七〇二所所长翁震平透露,未来的深海移动工作站除了在海底能够工作更长时间和更大范围,还可以像一个运载平台一样,配备有多类深海机器人,使更多的深海科学实验研究成为可能。

/ s5 \% W, j! A r# g

  2012年5月23日,实验型小型深海移动工作站模型也曾在北京科博会上首次亮相。该工作站外形类似一艘小型潜艇,但工作潜深远大于一般的军用潜艇,可达1500米;采用电池动力,可在水下连续逗留15—18昼夜,水下航速4节,最大载员12人,正常排水量260吨级,长24米,可携带多种水下机器人(ROV)、大型多功能作业机械手、重型水下起吊装置等。

: G1 _# a) A7 _) g! c1 x4 V4 Q7 ?+ y4 l

  该工作站研制成功后,可为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海洋观测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深海作业装备。它将与水面平台(6000吨级母船,可拖带工作站,支持其长期水下作业)、穿梭式多功能载人潜水器(往返于工作站与母船之间,具备输送、维修、通信、救生等功能)构成“一主两辅”的三元深海作业体系。

3 w% q' z/ G$ s7 N* j

  未来计划研制的2500吨级深海空间站主站的性能则更为强大。根据设计,该工作站工作潜深1000米,自持力达60昼夜。艇长60.2米,型深9.7米,型宽15.8米,正常排水量2600吨,可载33人。工作站使用核能作为动力系统,以模块化形式携带多种作业装备,具有较强的水下作业能力。

$ h# R3 y+ y) A9 F6 `7 }/ R

来源新华网  人民日报

中国海洋网通讯员招募令( N9 ^2 B) U* ?$ R! v

为了给广大海洋爱好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丰富中国海洋网的原创内容,现面向全国招募通讯员,并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约稿,我们将选取有价值的原创内容在海洋网及海洋网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同时,成为我们的通讯员后,您还将获得“中国海洋网通讯员”荣誉证书,参加我们定期举办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 `$ v6 Q1 e% M% P& v- I

了解详情请加工作QQ:2640898331

/ Z* E5 Y" \" C4 ~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 \. f7 |+ G3 ?( R- v

$ v& N$ E& P8 \8 g$ W6 v- b& K" o! ^: c" n% j/ \% _; x/ \ ' i7 c: x6 O- @+ Q0 f % J9 O2 ?, ^# [ |8 o$ p- p; B q$ g. R* [7 w+ Q6 x2 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来一杯吗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