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5 \8 r" W. p+ N1 L
原标题:DARPA PALS项目分析海洋生物行为 增强美军战略水域水下监视能力 - _# ~& o" |& L# f
' r5 E% P* U* ~4 f( Z W
; l1 O* O) X5 C 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持久性水生生物传感器”(PALS)项目资助的五个研究团队正在开发新型传感器系统,用于探测和记录大石斑鱼等海洋生物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解释,以识别、表征和报告在战略水域作业的有人无人潜水器的存在。这种以生物为中心的新型PALS技术将增强美国防部现有的基于硬件的海上监视系统,极大地扩展美军水下监视能力的范围、灵敏度和寿命。 $ s( i! S2 G' r* p- Y- n
背景
# c+ n; g5 P7 O% L 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于2018年2月首次公布PALS项目,项目为期4年,目的是将生物技术融入监控对手世界海洋活动的新解决方案。无处不在、自我复制、自我维持的海洋生物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高度响应能力,而海洋硬件属于自愿密集型,部署成本高,传感方式相对有限。PALS项目经理罗利·阿多纳托表示,利用海洋生物的灵敏感知能力可产生一套谨慎、持续和高度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在具有挑战性的水下环境中保持态势感知。
( `1 V, D+ O6 a. A e0 z 研究内容 % Q; N6 a3 M1 k) J- G i
DARPA资助的团队负责开发或应用可记录生物体刺激反应的技术,并开发一体化的软硬件系统来解释这些反应,筛选出误报信息,将分析结果传输给远程终端用户。这些团队的解决方案将包括水听器、声呐、摄像机以及磁性、声学、动能传感器等技术。团队及其研究计划为:
' l/ X9 i2 }! p7 N7 p2 O! a ①诺·格公司领导的团队,将在首席研究员罗伯特·西格尔的带领下记录和分析鼓虾的声音和生物发光生物体的光学活动。 3 @% z; G3 T1 o7 p; Y) a
②海军研究实验室领导的团队,将在首席研究员伦尼·滕德的带领下把微生物整合到一个传感平台上,以探测和表征天然微生物对水下航行器磁性特征做出反应的生物信号。
# Y' O# ]& W# k ③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在首席研究员洛朗·切鲁宾的带领下记录并分析热带和亚热带环境大石斑鱼的发声线索。
, S$ a5 {9 i% t# W% F, H& p ④雷声公司BBN技术分公司领导的团队,将在首席研究员艾莉森·拉菲利埃的带领下利用鼓虾作为远程探测、分类和跟踪水下飞行器的机会来源。
, v S9 W% u; a4 K- @% T ⑤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中心领导的研究小组将在首席研究员戴维·西科尔的带领下,利用传感器紧密跟踪黑海鲈鱼,追踪受水下航行器干扰的鱼群的深度和加速度行为。 . \8 d4 F5 a$ }1 R; Q) S+ t" d
此外,DARPA也资助了海军水下作战中心纽波特分部,该部将在首席研究员劳伦·弗里曼指导下开发一款海底系统,使用水听器阵列和声学矢量传感器,持续监测珊瑚礁环境中的生物声音,以发现异常情况。该系统将分析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群自然捕食-躲避反应所辐射的声信号变化,为近实时探测和分类水下航行器提供间接机制。
2 S v- \# Z( m( O! k4 D+ U/ r 来源:DARPA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 R* A# V3 \# h7 U( |7 e6 E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袁政英 7 [' w$ Z, ~# U2 U) o" g& ?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 m1 U7 L/ F/ k6 ~, m, b7 _6 B
人工智能 2 u5 _. Q0 y6 g4 N$ D
陆军 4 ^) L. t' F( F V2 k8 p8 z" `
海军 8 M5 n/ I+ K5 k. y- \+ W
空军 8 m- _1 N5 |2 y( h3 l
航天
, B) J7 k2 K. A" \8 @# G/ ^. G) j 网络空间 2 O8 I9 f( g6 N; y5 Y% c6 L7 e
电子信息 " h' N% t% c9 u7 T" _5 ~
核武器 9 E& u! p% Z- d6 y& x7 C$ Y5 P
精确打击 % t3 X! e4 {. b2 `6 o. H/ j# S4 N
新概念武器 + v! \# s; ~/ v
基础科学
; k0 f- @* M( K7 L7 ~7 Y, i 技术 8 j. g1 U7 z6 |4 C8 ^" F
与能源
8 N- X7 D& a/ Q0 c 与制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q+ J- Z7 y; f) s' m1 r9 @' u$ @& }" x- d
责任编辑:
/ x% @1 O& q4 [5 C7 b5 y
9 E5 t4 m k8 m7 f/ u3 C" L& S5 f3 X+ X/ m3 d; O" K" ?5 T
k8 A% D/ d7 `' H
, Z( O3 E" m$ g! N) l4 h A! O%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