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U" h ~: v9 r1 V
. v w4 i) u& G' v N! E 红星新闻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5月1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
, O0 d* R" F3 M% J! b. @ ! Q! p9 i" E5 K/ o8 W, U5 j) y7 Q
据介绍,2021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启动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在充分衔接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同步编制印发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在充分验证了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编制组结合实践广泛听取各部门、各地方意见,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印发稿。
x) k" C8 ?7 f% O' _* Q" r. \ 2022年,随着蓝碳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启动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试点工作,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碳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并在黄河口、曹妃甸等我国蓝碳生态系统重要分布区域进行了试点方法验证。 / ]4 v) X( A# g; m( J" i
据悉,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在充分吸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方法学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碳储量计算、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为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海洋的固碳作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6 E7 Y4 |3 l) n0 Y
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吴阳 北京报道 1 N" T) y, I8 l" j4 R* s2 L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张莉
3 B& U' ?* r+ ~. l5 _4 K
& T: G$ d4 Z% k! |
' \) b1 {* p8 w1 Q( N( Q r i! J" N& _( B! l' g( H( O7 A; a
5 C6 D1 `5 T3 S%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