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报道:中国建海底观测网护航“一带一路” -海底观测平台的组成及技术优势

[复制链接]
% @9 a1 h/ |& A- E9 R3 h" O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017年12月31日刊载文称,对于在海洋航线上巡逻的潜艇而言,中国新的高科技海底监测系统对任何地点、深度和时间的海洋温度及盐度进行测量及预测的能力将是无价之宝。

' w. c0 ?( t+ p1 z/ U% g* B! Z, Q

文章称,专家说,高科技系统将有助于北京保护其从南海到印度洋在内的日益扩大的利益及投资网络。

( |* x! Y2 `: v# i. o# y

文章称,新的水下监测网有望帮助中国潜艇更牢固地锁定目标,同时保护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利益。该系统业已启动,其工作原理是收集水下环境信息——特别是水温及盐度等信息,海军由此可以更准确地追踪敌方船只并提高导航和定位能力。

9 y3 [$ w! V& v5 v- w

文章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永强说:“我们只是在长征中迈出了一小步。”于永强说,即便在北京的主场南海地区,美军潜艇指挥官也比中国潜艇指挥官更了解温度和盐度等环境条件,因为他们在该地区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

W! i3 X4 f, b/ ~

文章称,据技术简报显示,中国的这个系统基于一个由浮标、水面舰船、卫星和潜航器等平台构成的网络,该网络收集南海、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数据。

0 o, v9 S7 i/ D9 i; P/ R

文章称,有关信息随后会传输给三个情报中心——南海的西沙群岛、南部省份广东以及南亚的一个联合设施——进行处理和分析。

* J: @7 x+ o9 g+ B* {+ w$ M

文章认为,对于在海洋航线上巡逻的潜艇而言——海洋航线是中国提出的名为“一带一路”的全球贸易和基础设施发展计划的重要构成元素,该系统对任何地点、深度和时间的海洋温度及盐度进行测量及预测的能力将是无价之宝。

+ B8 E3 ?1 d# v$ ?9 F. u% z

文章称,于永强说,除提高目标锁定能力外,新的监测系统还能大大提高潜艇在环境恶劣的水域的航行安全。

/ a1 D- A/ s4 M . k1 o( k; ?: W7 E1 z" b, Z - w" w8 Z: r8 g- h1 E" ~) w# z! s4 C2 s: b/ t8 r e0 p6 i / P3 k# u2 V/ F3 Y$ U A! V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春风里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